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某飞鸟式钢管混凝土桁式拱桥为背景工程,建立考虑钢管混凝土桁拱不同脱粘程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半跨均布荷载工况作用下,不同脱粘长度及不同脱粘位置两个参数对钢管混凝土桁拱受力性能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脱粘长度和不同脱粘位置,脱粘均使得弦杆钢管轴力增大,核心混凝土轴力减少。脱粘长度越大,桁拱L/4截面的最大挠度越大,且极限承载力降低。不同脱粘位置(L/8脱粘长度)对桁拱的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小。建议将脱粘处钢管的应力作为工程实践中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存在声波短路现象,但在脱空界面会发生声波断路现象。由于目前无法解决钢管混凝土的脱空,如何解决声波断路现象成了检测的关键。工程实践证明,在脱空层注入裂缝修补胶后,可采集到有效波形、准确判读首波,有效解决声波断路问题。  相似文献   

3.
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关键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钢管混凝土缺陷检测领域一般认为,超声法存在超声波短路和结合面脱开后超声波在界面的传播问题这两种不足,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为此,进行了声速试验和结合面试验两个分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探头布设方式下,超声波以横波在钢管中传播,速度约为3 200m/s,存在超声波短路的概率很低;钢材与混凝土结合面脱开后,波形杂乱,采集不到首波信号。这就要求工程质量检测要在混凝土浇筑后尽快进行。  相似文献   

4.
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的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波  张绍原  王振宇 《混凝土》2008,(4):108-111
叙述了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的特点、判定方法及工程应用,并且提出了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在遵循CECS21:2000(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如何更有效地应用超声检测技术,为控制和监测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较为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的测试原理、前提条件及工程应用,探讨了在遵循CECS21:2000《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如何更有效地应用超声检测技术,为控制和监测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较为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兰丽萍 《山西建筑》2003,29(7):29-30
介绍了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的测试原理 ,通过钢管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并以具体工程为例 ,指出超声脉冲对穿检测法是一种直观、可靠、简便、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清元  谈桥 《山西建筑》2004,30(3):63-65
针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特性,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内部缺陷、钢管与混凝土胶结脱空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工程实测表明,超声波检测技术测试钢管混凝土内部质量是可行的,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灌注后结构出现异常振动的现象,分析了此现象产生原因。基于钢管和混凝土之间位移关系的分析,提出钢管混凝土脱粘临界判别公式。通过对振动时结构状态数据的采集,结合钢管混凝土脱粘临界判别公式,得出脱粘可能是导致结构产生振动的原因。采用超声波探测仪对拱肋振动后的脱粘进行检测,证实脱粘是结构产生振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方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超声法检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混凝土》2008,(3):105-107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与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超声法检测的区别,指出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超声法检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超声波检测的历史和原理。并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对方钢管混凝土的检测中去,通过对不同检测结果的分析,指出了可能存在的缺陷部位及相应的补救方法,并提出了应用超声波技术检测方形钢管混凝土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将压电陶瓷片制成嵌入式压电功能元预埋入模拟了局部界面损伤的钢管混凝土柱试件内作为驱动器,在试件钢管外壁粘贴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器,驱动器在信号源产生的电压信号作用下产生激励信号,测量钢管混凝土柱试件的监测面上不同位置上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小波包总能量和小波包能量谱对界面剥离损伤进行了识别,分别定义了两个界面剥离损伤指标EI和WVWPES,为监测钢管混凝土柱内部混凝土与钢管壁界面粘结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内配方钢管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轴压工作性能,基于合理的钢材和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轴压荷载-变形关系曲线进行了计算。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叠合柱轴压工作性能进行较为细致分析,包括轴压破坏模态、轴压荷载-变形全过程关系、应力发展规律以及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钢管混凝土桁架新型节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对6个圆形钢管节点板式节点和6个钢管混凝土节点板式节点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空钢管试件在达到极限荷载时,节点板下空钢管发生严重局部屈曲而丧失承载力;钢管混凝土节点则在节点板下只发生轻微局部屈曲现象,具有较高的承载力。相比之下,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明显高于空钢管的承载力,并具有更好的延性性能。在钢管混凝土桁架中采用节点板式节点可比相贯节点更加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4.
共进行了9根无明显屈服台阶的钢管混凝土短柱和2根有明显屈服台阶的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对两者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荷载-应变曲线及荷载-组合材料的泊松比曲线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者破坏的形态具有剪切破坏的特征,且有一定的延性破坏特征.若定义无明显屈服台阶钢材拉应变达到2000ug时对应的应力为名义屈服应力,应用已有的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公式,所得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钢管混凝土桁梁受弯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针对钢管混凝土桁式受弯构件的整体受力性能,设计并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桁梁试件,进行了四分点对称加载,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桁梁的变形与应变分布模式、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桁梁变形比实腹梁小很多且主要集中于边段;桁梁节点受力复杂,节点承载力是结构承载力的控制因素;弦杆填充混凝土可增大弦杆的径向刚度并约束节点变形,避免发生弦杆钢管塑性失效,从而提高节点承载力。四分点对称荷载作用下,全焊桁梁腹杆实际分担的轴力值小于铰接桁架的计算值,弦杆承受了较大的弯矩;节点破坏前桁梁试件边段腹杆有较明显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16.
黄玮 《结构工程师》2022,38(1):134-139
采用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桥塔可减轻桥塔自重,设计出更轻盈多样的结构造型,为分析桥塔抗风自立状态的抗风性能,采用MIDAS软件对该桥塔进行了抗风性能数值分析,并制作1:100的缩尺气弹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桥塔的涡振、驰振和抖振响应.结果表明:在该桥塔自立状态风洞试验中未发现明显的涡振和驰振现象,紊流场中桥塔抖振响应也很...  相似文献   

17.
对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填充圆形钢管柱在集中荷载下的破坏形态进行了研究。对比了4种测量试件轴心变形的方法。采用17个试件试验来分析混凝土强度、有凹口的洞或孔、不同加载条件对柱的极限承载力以及荷载变形曲线的影响。讨论了这些短柱在约束条件下的性能。 对于全截面承载的构件,不同规格的应变仪能够记录钢管应变;有一定量程的电子位移传感器可以记录轴向位移。采用高强混凝土时,对于全截面承载试件,极限承载力显著增加,但是,破坏后的残余力几乎恒定。然而,一旦钢管带凹口,试件的轴向压缩刚度减少;在某些情况下,极限承载力也减低,钢管起到横向限制的作用而不是轴向的约束。对于没有凹口、用普通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填充的圆形钢管柱,当试件全截面承载时,欧洲规范4预测出了合理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8.
汪博  邢葳葳田收 《建筑施工》2014,(3):256-257,260
钢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密实度缺陷问题.针对该问题,采用超声技术进行检测,发现了钢管混凝土局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钻孔压浆处理.在尽量不破坏钢管完整性的前提下,采用了多处开小孔的方法促使砂浆填满钢管,并通过超声法复测证实,该方法有效改善了钢管混凝土的密实度.  相似文献   

19.
L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进行了四根有加劲和二根无加劲的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对试件破坏过程及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宽厚比和内部有无加劲肋对试件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形钢管混凝土柱延续了钢管混凝土的特性,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当钢管宽厚比不大于60(即短肢柱)时,加劲肋虽然对L形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没有明显的贡献,但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延性;而当钢管宽厚比大于60(即长肢柱)时,加劲肋对L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及延性均无明显影响。最后,在选择合理的钢材和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BAOUS建立了轴压荷载下L钢管混凝土柱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构件的荷载一变形关系,计算表明,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