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星灿烂的一片蓝天——《日本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读后顾孟潮在日本现代建筑史上,80年代是日本建筑最丰富的年代,是40多岁以下建筑师崭露头角的时代……,读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日本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对主编布野修司先生此话体会更深。鉴于...  相似文献   

2.
我手边有一本题为《日本建筑的新浪潮》的小册子。它是1978年,当时由彼得·艾森曼主持的建筑,城市研究所(IAUS)举办的日本从30岁到50多岁的11名建筑师的作品展览会的说明书。书的开头,有肯尼斯·弗兰普顿的一篇文章,谈到70年代后半日本建筑的状况。虽然作者是从外部看的,却相当准确,使人很感兴趣。展出的11位建筑师,决不属于有同一志趣的集团。他们之间的建筑思想、创作途径各不相同。例如其中的象设计集团、伊东丰雄、安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师阿兰·菲利浦所著《工业建筑精华》一书的主要内容。工业建筑从19世纪到20世纪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与此同时工厂美学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使工业建筑构成了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建筑理论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本书图片丰富,内容详实,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建筑的设计手法,风格和流派,记述了众多建筑师的建筑言论和观念。  相似文献   

4.
今日意大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第9.10期《世界建筑》意大利专辑的主题是在当今意大利涌现的新建筑和新思想。它们既独特而又有相似之处;它们在这里或那里出现;它们出现在动态而开放的地理及文化的转变之中。这个专辑并不是对不今意大利建筑的一次快照;相反,它是对正在意大利发生的事件的一次共享性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是一朵花而不是一块石头──介绍国外著名建筑丛书《西萨佩里》吴宇江由艾定增、李舒俩同志共同编译的《西萨佩里》一书,作为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之一,已在建工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西萨佩里(CesarPelli)是当今美国现代建筑界最有影响的一位建筑师,素有"银色...  相似文献   

6.
田云庆 《园林》2014,(6):70-73
维尼奥拉(GiacomoBarozzidaVignola,1507-1573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的建筑师、园林设计师和建筑理论家,被称为那个时期手法主义和巴洛克大师,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就出自他手。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感受—下维尼奥拉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第11届国际建筑博物联盟大会于2002年9目22日至26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来自29个国家的100余名建筑博物、建筑档案、建筑图书、建筑中心的收藏者与管理者、建筑院系的教师、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和建筑研究院的历史学家等参加了这两年一度的盛会。会议由国际建筑博物联盟主办,维也纳建筑博物馆承办。大会分4个专题,分别有5位主持人主持,共18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大会还邀请了著名建筑师赫尔曼·切赫介绍了维也纳的建筑。此外,维也纳建筑博物馆还精心策划和组织参观了如奥特·瓦格纳、阿德尔夫·罗斯、约瑟夫·霍夫曼等国际知名奥地利建筑大师  相似文献   

8.
赵蕾  杨磊 《中外建筑》2005,(5):54-57
米歇尔·希斯科维奇(MichaelSzyszkowitz,1944-)和卡拉·科娃斯基(KarlaKowalski,1941-)是奥地利当代著名的建筑师。作为学者和建筑师,他们已经形成其独特的建筑理念,完成了大量优秀的建筑作品,尤其在住宅、改扩建和学校建筑等领域有突出的表现。文章主要介绍希斯科维奇&科娃斯基的建筑作品和设计哲学。  相似文献   

9.
潭涛 《世界建筑》2002,(3):37-37
设计:阿古斯托·马齐尼DESIGN: Agusto Mazzini2000年建筑石材奖(意大利)第一部分(外立面)并列一等奖之二该项目非凡的空间利用和各种材料特别是石材的和谐搭配,表达出了一种现代感,同时又保持了传统建筑的精神,充分展示了建筑师的技巧,创造了一种优雅而又符合功能的建筑形式,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优秀建筑作品。办公综合体位于城墙脚下的一个地区,该地区曾经是雷昂波丁铁路的终点站(1848年)。建筑覆盖了整个地段,在建筑内部包括了6个种树庭院、一个广场,以及为收藏和其它特殊用途考虑的空间。建筑实体(9.9m×4.2m的块为模…  相似文献   

10.
书评     
与上期介绍的《建筑师谈建筑师》一书有所不同,这本书从创意到内容更接近《贝聿铭与Gero Von Boehm的对话录》或《菲利普·约翰逊自述》。《工作室恳谈》由日本《GA》杂志主编,二川由夫先生采访15位国际知名建筑师,让他们自述生平及作品。它是一本一对多的合集,而不是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专辑。因此,讨论的话题相对要窄,在建筑师与作品的权重上,二川先生选择了建筑师, 这无疑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二川先生的采访内容主要由三方面架构而成为什么选择建筑专业;建筑教育和训练经历,其中对职业生涯影响深远的人和事;第一个对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1.
王明贤:此次学术展览研讨会是一个跨界的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当代建筑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对话。看过这个展览的建筑师都对此表示惊讶,惊讶于潘院长不仅水墨画画得好,做装置也做得很好,做建筑设计也表现得极为专业。  相似文献   

1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系,是UCLA的商标之一,Royce Hall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位于南加州的洛杉矶县内洛杉矶市的西方,靠近Santa Monica市。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伦敦设计杂志(壁纸)称,现代是设计界把目光转向中东的时候了,那里的艺术设计正刮着一股清新的风。该杂志在其关于2000年米兰国际设计展的特写中提出了这一论断。它不是无根据的,因为近年来以色列设计师们的确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何宛余 《城市建筑》2012,(16):32-33
"王澍的建筑以其强烈的文化传承感及回归传统而著称",这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对2012年获奖者王澍的描述,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什么是"文化传承感"以及"回归传统"。是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传承和回归,还是可进一步理解为关于中国性的回溯、演绎?人们提到中国文化和传统,最容易联想到的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物、古建筑、儒释道以及诸多民俗……近百年来社会的巨大变迁使这些文化和许多传统已经消失或衰落。从种族主义(racialism)的角度讲,文化与传统衰减的结果是民族性的衰减体现,这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不愿看到的,也正极力遏制的。唐人街的存在便是证明:生活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华人,聚集生活并修建唐人街,以维  相似文献   

15.
在这次专题的筹备过程中,通过观察与了解,我们发现当下国内的设计界关于竹设计与应用的现状存在以下三种人群特点,第一类,认可竹文化,但较少实际关注;第二类,出于环保追求或客户需要等目的,有意识地在设计中运用竹材,但缺乏技术与工艺支撑,面临诸多相关难题;第三类,专注研究竹材,解决工艺问题,有所创新并得到认可。这三种人群中,以第一类设计师群体数量较多,虽然对竹文化有一定了解并且认同,但并不主动关注;第三类则数量较少,除寥寥设计师之外,还包括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竹制品企业。当下,提及竹设计,很多人一致认为哥伦比亚、越南等其他国家的设计师相对做得更好,不过我们还是欣喜地发现,  相似文献   

16.
当代毯式建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毯式建筑这-20世纪中期盛行的原型,在20世纪末再次复兴,具有不同的语境。它可以作为特殊的策略和效应来重新阅读,作为前者。当代的毯式建筑延续了以程式弱化形式的策略。并发震出多样的手段,作为后者,当代毯式建筑更加注重表达的效应而非意义。既追求包容差异,具有生或潜力的基质效应;也追求截造开放场域,调和城市剧变的都市效应,最终形成建筑,景观和城市的渗透融合,体现了特殊的场地书写方式,可以视为扩展领域的地形学。  相似文献   

17.
在近期流行的建筑议题中,传统和乡愁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然而除了一般性的认识,是否还可以从新的角度来阐释建筑在传统和现代,历史与当下的处境?为此,本期评论特邀同庆楠老师就此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陈洁 《世界建筑》2007,(3):59-60
怎样才能把一栋工业建筑的首层转变为一间当代艺术画廊,而且还要在很低的预算下完成这项任务?这个项目通过一些插入工业空间之中的精致且生硬的独立体、最简化的结构以及一些功能和技术上的设备,解答了这个问题。它们和白色立方体非常相配:建筑所谓的中立性(其实并不存在)究竟要和艺术作品竞争到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9.
《世界建筑》2005,(1):110-111
针对当代建筑的Aedes论坛由1980年开始举办,它是欧洲第一个私人的建筑展览机构。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建筑文化领域的一个国际性商标,在这里举办了超过300个知名建筑师以及处于前沿的实验性建筑的展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