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液化气船液罐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某液化气船的一个C型双联圆筒形液罐进行了应力分析,建立了液罐内部液体压力(静态和动态)的算法,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最后给出一个典型液罐应力分析的主要结果,并按规范要求做了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2.
油罐应力分析的新方法及其计算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把油罐边缘板与整个罐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应力分析的新方法,用其对实测过的10万m3油罐进行计算,计算应力值与实测应力值一致。该方法克服了将边缘板和整个罐壁分开考虑而忽略下节点与罐壁变截面相互影响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变截面油罐罐壁搭接时,变截面处和搭接处的应力分析对整个罐壁应力分析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给出了罐壁搭接处应力的精确计算方法和简化计算方法。简化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搭接处的转角与未搭接时的自由转角相同,这已得到精确方法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精确计算值和简化计算值差别较小,即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罐壁搭接处应力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洁净、便捷能源,在环保的大环境下,LNG在船舶上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本文以60m3LNG船用液罐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对罐壁进行应力分析确定测定位置,在内部水压试验加卸载过程中对罐体结构进行了应变测量,为评估60m3LNG船用液罐的应力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十万立方米浮顶油罐罐壁板应力测试的实测结果,运用应力分析程序,对罐壁板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调整罐壁板的厚度,使新设计储罐的罐壁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相似文献   

6.
以16万m3液化天然气全容罐内罐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并运用其模态分析模块和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块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时考虑了液体与罐壁的液固耦合现象。结果表明,液化天然气全容罐内罐的自振频率较低并且分布密集,罐壁的固有振型呈环向多波现象;典型部位的3个代表节点的位移和应力时程响应显示水平地震波对液化天然气全容罐内罐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储油罐在地震中的破坏会导致严重的直接、间接损失和灾害,因此,有必要对储油罐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建立了立式圆筒形储油罐模型,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对考虑液固耦合效应的储油罐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了储油罐储液晃动和罐液耦联振动的周期和振型,并与规范法计算得到的周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在数值上接近,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输入地震动时程曲线进行储罐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了储液晃动波高和液动压力的分布特征,同时分析储油罐在地震作用下的有效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液面晃动波高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基本成正比,规范法在计算储油罐液面晃动波高时是保守的;由液体晃动产生的液动压力不可忽视,距罐底1m左右位置处液动压力最大;地震作用下储罐最大有效应力在靠近罐底的下部罐壁处。在储罐抗震设计时,应加强和提高底部罐壁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罐底接触模拟的大型立式原油储罐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5×104m3原油储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采用接触单元模拟罐底与地基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该储罐进行水压试验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发现最大沉降梯度发生在混凝土环墙附近区域,并在底板边缘附近引起了较大的径向和环向的应力,而罐壁最大环向应力出现在罐壁中下部,并且沿轴向的应力变化和液柱静压力已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立式圆筒形储罐罐壁强度计算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立式圆筒形储罐的设计中 ,罐壁的强度计算是重点。各国油罐标准中 ,罐壁的强度计算理论和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只是在有关参数 (如罐壁材料的许用应力、焊接接头系数等 )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文章通过计算实例较详细地分析了材料的许用应力、焊接接头系数、储液密度和厚度附加量等对罐壁强度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 ;对我国储罐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害对储液罐的危害巨大,储液罐的抗震研究非常必要。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锚固式储液罐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了储液罐的前10阶固有频率,给出了三维主振型图。各阶振型的x向、y向最大应力及主要变形均发生在罐体上沿,说明由于振动产生的罐体破坏容易发生在罐体上沿,因此罐体顶部的抗震加固非常重要,抗震加强圈应靠顶部设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大直径拱顶罐拱顶结构的受力特点,这种结构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特性,其工作状态为立体工作状态,其罐边支座处的应力变化较大。通过分析认为在这种结构设计中应以许用应力控制其强度而不必拘泥于经验和规范的约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2000m^3球罐实际运行一年后的应力状况,对球罐的残余应力及工作应力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型圆筒形储罐有限元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钢筋混凝土环梁基础上的大型储罐,当承受液体静压时,罐底板与最底层罐壁板连接处的应力状态十分复杂。文章按弹性地基梁假设,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提供的双线性杆单元(LINK10单元)等效替代罐底的单向弹性基础,对其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得到了较为精确和直观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充液大型储罐自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是大型储罐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给大型储罐的地震动力响应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100dam3的大型储罐装有不同原油量时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液罐耦合作用,对罐内原油的晃动特性和液罐系统耦合自振特性进行计算。分析表明罐内原油高度对液罐系统的振动频率有影响,液罐系统本身的某些高阶振频率受到激发而产生共振效应,是矮胖型大型储罐罐壁底部在地震中遭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储液罐固液耦合下的自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储液罐的固液耦合问题,从理论分析出发,利用Ansys软件对算例进行合理建模和模态分析,较为精确地分析了罐液体系的自振特性。此方法可为罐液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振动情况下的安全校核,为结构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分析罐液系统的动力响应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锥底罐可以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对罐体中的油砂进行收集和排出,实现油水混合物的沉降分离。在介绍锥底罐结构形式和载荷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支柱支撑的锥底罐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支柱位置、外径、壁厚、根数和排布圈数对锥底罐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支柱距离锥底罐上部罐壁距离的增加,锥底罐整体应力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整体应力水平变化不大,建议取支柱距离锥底罐上部罐壁的距离为0.05 m;随着支柱外径的增大,锥底罐上的Mises应力和补强板上的Mises应力不断减小,当支柱外径增大到一定值时,最大Mises应力不再变化,建议支柱外径取为900 mm。  相似文献   

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精制组合工艺,属于气体精制领域,涉及一种炼油厂酸性水汽提装置产生的含硫化氢和水的气氨精制,根据本发明将含硫化氢和水的原料气氨,经冷却器冷却到5~10℃进入第一分液罐分液,第一分液罐顶流出的气氨进入洗涤塔与浓氨水接触洗涤,洗涤塔的操作温度控制在-10-0℃,自洗涤塔顶流出的气氨经第二分液罐分液后再进入吸附罐吸附,吸附后的气氨经压缩机、第三分液罐和精脱硫罐后,经液氨冷却器进精制液氨成品罐。  相似文献   

18.
移动式压力容器中的低温罐箱常用于运输低温液化气体。低温罐箱采用双层结构,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惯性力载荷作用导致整体结构应力分布不均,传统的力学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低温罐箱应力强度分析。基于静力学理论,应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分析了低温罐箱整体应力。对低温罐箱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及3D响应面分析,总结出内筒体应力受内筒体厚度影响最大,加强圈应力受八点支撑区域加强圈高度影响最大。使用ANSYS响应面优化设计模块,对低温罐箱内筒体和加强圈进行结构优化。优化之后内筒体厚度减薄20%,八点支撑区域加强圈厚度减薄50%,内筒体减重17%,低温罐箱整体质量减少0.8 t,低温罐箱结构应力满足JB 4732—199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2005年确认)》要求,达到了安全性与经济性兼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除氧器上部蒸汽上升时流速不至过大,一般除氧器上部会设置液包,同时液包的开孔尺寸也较大。PVELITE在建模计算时只能将下部卧罐和上部液包单独建模计算,这就无法准确分析液包和卧罐连接处的强度。由于上部液包承受风载、内压、液体静压力,且上部的这些载荷也会传递到卧罐处,为了计算液包与卧罐连接处的最大危险工况,笔者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液包与卧罐连接处的强度可靠。  相似文献   

20.
张举  文绍牧  冷一奎 《天然气工业》2006,26(12):158-161
大天池工程中9套脱水装置的再生气处理系统中均设置了再生气分液罐,即天然气经过脱水处理后,再生气经过加有保温层的管线进入再生气分液罐,一部分水蒸气和携带的少量甘醇在分液罐中冷凝出来后,剩余气体进入灼烧炉进行燃烧处理,冷凝液则直接进入污水池;但是由于分液罐排出的冷凝液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物质,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烃类、甘醇及其变质产物,同时冷凝液中部分物质的析出,散发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对生产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也对站场及周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为此,必须对再生气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造,即取消再生气分液罐,重新安装再生气管线,并安装电伴热带和保温层;改造后消除了再生液的排放。文章对装置运行情况和各项消耗指标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证明此次对再生气系统的技术改造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