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影显示中的光学薄膜元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液品显示器(LCD)投影、数字光处理(DLP)投影和硅基液晶(LCOS)投影的显示原理及光学薄膜元件在投影中的应用情况,对隔红外紫外滤光片、二向色镜、减反射膜及偏振分束镜的光学性能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液晶投影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巍 《现代显示》1995,(1):35-41
通过对液晶光阀,光源及液晶投影显示系统实例的描述,对液晶投影显示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平板显示器件对彩色显像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对于纵深较长阴极射线管 (CRT) ,从“没有纵深的显示画面”这个意义上 ,产生了“平板显示器 (FPD)”这一说法。平板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 (LCD)、等离子体显示器 (PDP)、有机ELD、数字光投影电视 (DLP)、硅基液晶投影电视(LCOS)等。以PDP、LCD为主的FPD ,成为近年显示产业界发展最耀眼的产品 ,关于它对彩色显像管(CPT)的影响 ,在产业界、媒体和专家眼中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阴极射线管 (CRT)从应用上分为彩电映像用的彩色显像管 (CPT)和计算机监视器用的彩色显示管 (CDT)。本文主要就平板显示器件对彩色显像管 (C…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身边的移动电话、计算机、TV和汽车上看到显示屏,这些显示屏通常都是LCD或者CRT显示屏,偶而也有PDP或者投影系统。目前许多新兴的显示技术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硅基液晶(LCOS)、柔性显示、三维(3D)显示等正在不断涌现,或许某一天也会同样得以普及。它们会使画面暗淡、显示信息有限的平板显示器走向终结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5.
投影显示市场正经历着许多动态性变化。为争取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正投液晶显示器 (LCD)技术和正投反射 (主要是数字式光处理 ,DLP)技术在投影显示的应用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新型正投影仪仍在不断问世 ,新技术 (如硅上液晶、LCoS)、新产品开发 (如≤ 1 .4kg的投影仪 )和新供应商不断进入这一市场。在背投市场中 ,虽然背投阴极射线管 (CRT)技术在大型电视应用中仍保持优势 ,但基于背投的DLP、LCD和LCoS技术的新产品将从背投CRT技术市场夺走较大市场份额。基于过去 5年投影显示市场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这一市场的…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硅上液晶SXGA投影显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已开发出用于三片式彩色投影机的高集成化硅上液晶(liquid crystal-on-silicon)光阀.硅片是由0.35μm、3-金属和双压CMOS工艺设计和制作的,其空间分辨率为1280×1024象素.象素间距为12μm,开口率为90%,显示区对角线为0.7in.硅片上安装着混合扭曲向列型和双折射液晶盒.Vrms=5.5V时的典型对比度为2001.光学分系统利用装有三个硅光阀的三色棱镜来实现彩色的分离和复合.已演示过一种紧凑的高对比度的SXGA视频投影机.  相似文献   

7.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显示体是由多层大尺寸液晶光阀组成,高速投影光学引擎将对应深度的图片投射到对应深度的液晶光阀上成像,经过人眼合成即可实现立体显示,因此驱动显示体使其与高速投影光学引擎相匹配是显示立体图像的重要保证。介绍了单层液晶光阀驱动电路,该电路具有驱动能力强,响应速度快,可实现双极性驱动的特点。在解决多个上述电路并联引起振荡叠加的基础上设计了显示体驱动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在分析60Hz刷新频率下显示体闪烁的原因之后,基于传统驱动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驱动方式,解决闪烁现象。可以实现真三维立体无闪烁显示,对于单层48cm(19in)液晶光阀,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之和为0.5ms,实现了快速驱动。满足了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体驱动设计要求,为大尺寸液晶光阀驱动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液晶激光投影显示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显示技术与传统显示技术相比,具有色域大、颜色饱和度高以及功耗低等优点,已成为下一代显示领域的主要技术。利用激光投影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液晶激光投影显示系统。该系统使用波长为532 nm的激光作为投影光源,采用ARM微处理器对240×320分辨率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控制,实现了图像以及文字的投影显示。通过激光束匀光和激光散斑均化,提高了投影显示图像的辐照均匀性,抑制了激光散斑对于投影显示图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液晶激光投影显示系统对于激光投影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非成像理论中光学扩展量的传递规律为依据,给出了激光二极管(LD)阵列作为光源的新型激光投影显示系统中方棒照明光路元器件尺寸及入射光束孔径角的确定方法。选用3×8红光LD阵列作为光源,0.45inch(1inch=25.4mm)硅基液晶(LCOS)芯片为空间光调制器(SLM),应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给出了方棒照明系统的设计实例,包括LD阵列光源光束整形系统、方棒匀光系统、方棒中继系统的设计。结果显示方棒照明系统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及较好的光斑均匀性。由此得出较高光能传递质量的新型激光投影显示系统中方棒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科院微电子所硅器件与集成技术研究室(一室)微显示驱动课题组在杜寰研究员的带领下,依托863课题,与浙江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基于硅基液晶(LiquidCrystalonSilicon,LCoS)微显示芯片,分辨率为SVGA(800×600)彩色的微型投影显示器。  相似文献   

11.
贾正根 《现代显示》1995,(4):19-22,18
无滤色器彩色液晶投影显示是一种新原理,新结构的投影显示,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光利用率高,亮度高,成本低,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2.
LCoS显示芯片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确定了三片式投影用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显示芯片器件物理结构及其电路组成框图,接着从芯片整体角度介绍了设计方法,详述了运用Cadence EDA工具设计LCoS显示芯片的具体策略和相应步骤,给出了LCoS显示芯片的实际设计结果——芯片版图,最后给出了在国内流片LCoS显示芯片的实际试片结果,并对其光学参数作出测量。  相似文献   

13.
首先确定了三片式投影用硅基液晶(LCoS)显示器应具备的显示性能参数,进一步提出LCoS显示芯片器件物理结构及其电路组成框图。从芯片整体角度介绍了设计方法,详述了运用CadenceEDA工具设计LCoS显示芯片的具体策略和相应步骤,给出了LCoS显示芯片的实际设计版图。  相似文献   

14.
刘浩 《光电技术应用》2011,26(6):11-13,32
光引擎是硅基液晶(LCoS)投影显示系统的核心部件。为了掌握LCoS光引擎各组件的实际工作情况,了解实际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以被广泛使用的三片式ColorQuadTM结构LCoS光引擎为例,介绍了一种通过在光学平台上搭建系统光路来进行LCoS光引擎成像测试的实验方法。先进行光源模组、分光合光、投影成像这三...  相似文献   

15.
增强现实技术是元宇宙重要的人机交互平台,其中光学成像部件和微显示屏是成像质量的关键。目前有5种微显示器件:硅基液晶、硅基OLED、硅基micro LED、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激光扫描振镜。将着重介绍不同微显示屏的组成结构、工艺流程、硅基驱动方式、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在硅基驱动部分,将从像素驱动的不同电路和不同驱动电路的优缺点入手,分析不同显示技术在硅基部分的设计和指标挑战。对目前不同技术所能达到的指标进行汇总比较。讨论硅基背板的设计关注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不同微显示芯片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去年秋季,笔者在浏览某网站家庭影院论坛时,看到了一个讨论非常热烈的话题。讨论的主题,是当时刚问世不久的LCoS(硅基液晶反射显示技术)背投电视机。有一位参与者欣喜若狂地说道:LCoS将会把DLP挤出市场,LCoS  相似文献   

17.
投影显示发展近况(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影显示是实现大屏幕显示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各种投影显示技术的目前水平与发展趋势,对于投影CRT与各种光阀的特点,竞争关系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硅基微显示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使用硅基微显示技术制造的显示器具有尺寸小、低功耗、图像大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移动式个人显示器的投影系统。在各类硅基微显示器中,硅基液晶微显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介绍了主要微显示技术及其应用产品,同时分析了微显市场,概述了微显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汽车HUD系统中的液晶显示器(LCD)、数字光处理(DLP)HUD以及激光扫描MEMS投影系统,通过比较,激光扫描MEMS投影系统比基于帧的DLP或LCD显示系统更适用于汽车增强现实HUD.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光取向已成为主流的液晶取向技术。除了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之外,光取向技术在液晶非显示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南京大学液晶与微纳光学研究组利用一种偶氮苯类光取向剂进行图形化取向,进而实现了液晶光开关、特殊光场产生与调控、退偏器、太赫兹波片等元器件的制备、胆甾相液晶螺旋轴空间排列的控制等非显示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