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水利发展研究》2014,(6):14-14
吉林省西部地区河湖连通工程是吉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吉林而谋划提出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是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与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后,此项目现已取得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规模浩大,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科学配置水资源的同时,应注意了解河湖连通前的环境背景和连通后的生态响应,解决诸如水化学环境变化、"死湖"生态恢复、候鸟栖息地保护、本底污染物的扩散与积累、地质"天窗"的影响与利用、农村及农业面源污染扩散、亚硝酸盐污染、深层污染地下水跃层影响、石油类污染、地下水水系对湖泡水质水量影响、盐碱土地碳汇调控、鸟类排泄物污染等问题,注重采用创新理念和创新技术,着重实效,统筹规划,科学实施。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合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需明确城市河道的生态需水量。文章阐述了河道生态需水量的概念,确定了河道生态蓄水量的计算方法和规模,并结合不同水源进行了分水,为城市河湖生态补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吉林省通过河湖连通建成或改善了水生态环境,镇赉县南湖、洮南市北湖、大安市"五湖"、白城市运河和生态新区鹤鸣湖等,已成为亲水平台的典范。2013年以来,白城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大力实施和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吉林西部生态屏障。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投资2亿多元,连通水库泡塘61个,增加蓄水量11亿立方米,工程已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建设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 增强地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农业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从水资源形势分析,亟需研究雨洪资源利用问题,提高供水保证程度。依据现有水利保障能力,城市及农村供水安全基本得到保证,农业生产需要加紧灌区等配套工程建设,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迫切需要改善生态环境。针对吉林西部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实际,依托西部自然河湖水系和已建河湖水系骨干连通工程,近期只有利用过境雨洪资源,建设西部河湖连通工程,使江河与湖泡连通,能够构建引得进、蓄得住、可调控的河湖水网体系,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修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吉林省伊通河生态需水量年内分配情况,采用流量历时曲线法分别对位于伊通河中下游的农安站及上游的伊通站的历史流量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伊通河农安站和伊通站的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 693.66万 m3和303.52万 m3, 分别占年径流量的15.46%和4.80%;同时采用Tennant法和最小月流量平均法对伊通河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验证。Tennant法估算得到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与流量历史曲线法较接近 。结果表明:在天然情况下,伊通河生态需水量的年内分配过程符合于实际水量分配过程,即多水时需水量多,少水时需水量少。农安段生态需水量可以有限地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而伊通段水生生物栖息地已经退化或贫瘠,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治理。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城市生态需水量计算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nnant法等计算方法,将沈阳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城市河道生态需水量,城市河湖生态需水量,城市绿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三部分分别计算.介绍了详细的计算情况和结果,对生态需水量预测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沈阳市生态用水匮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大通湖垸位于洞庭湖腹,四面环水,垸内湖泊水系密布,但由于垸内河湖水系和外江外湖不连通,垸内湖泊运河淤积严重,致使湖泊调蓄和河道过流能力下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文章在分析研究大通湖垸河湖水系不通引起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大通湖垸河湖连通生态水利建设的方案.对平原河网地区河湖连通生态水利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志佳  王斌  张勤  戴明华 《给水排水》2020,46(10):52-58
针对合肥市水资源紧缺、河湖水环境状况不理想等问题,结合合肥市再生水资源现况,以南淝河流域为例,从再生水水量、水质及补水路径等多方面,对再生水补给河湖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分析,对河湖生态需水量进行了优化配置。合肥市优化利用再生水补给河湖,可实现优质水资源的置换,并采取最少的工程措施,满足河湖景观水体的生态用水需求,从而改善河湖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最小生态需水量是维持湖泊系统和谐与稳定所必须消耗的水分,生态需水量的减少,将直接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采用最低生态水位法计算巢湖最低生态水位,由此初步确定巢湖最小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多项流域性重大专项规划和综合规划开展了一些工程建设,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原有的河湖连通状况,相应地带动了流域及区域工程调度模式的转变。在明确流域未来河湖连通工程布局变化状况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工程调度模式转变历程和未来发展目标,并结合未来工程布局变化,对河湖连通特性演变趋势作了初步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太湖流域内发生过的典型风险事件,从工程调度过程入手,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初步分析了太湖流域河湖连通规划工程实施后调度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与建议,以为未来充分发挥河湖连通工程的正面作用、规避不良风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程项目区位于大庆市东部低湿草甸草原区,湿草甸及芦苇泡沼发育,具有黑龙江省西部湿草甸及芦苇泡沼典型景观。根据风景质量评价标准,对项目区的风景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为B级,并用景观敏感度影响评价方法,提出合适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缺乏自然补水来源,银川市河湖现状主要靠黄河水补充,并且在非黄河补水期近乎一汪死水,在水资源总量刚性约束条件下,回用中水是解决河湖生态缺水的有效途径,可以改善河湖水动力、提高自净能力,利用中水置换部分黄河水并补充非灌溉期河湖用水是银川河湖水系成为四季长流、造福人民幸福河湖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城区河湖生态最小生态流量的标准、外江生态需水量、城区内较大的3座湖泊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5.
洮儿河河湖连通系统洪水资源利用边界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为洪水资源的引蓄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洪水引蓄过程中,安全与效益并重。基于洪水的双重属性,文章利用MIKE11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及相关的流量、水量计算方法对洮儿河白城境内的河湖连通系统洪水引蓄的安全值以及各受水单元(湖泡、湿地、灌区)的需水量进行了界定。结果表明:20年一遇及以下量级洪水可保证河道全线安全引水,河道最大安全流量为2 140 m~3/s;河道三个区间的生态基流分别为4.79 m~3/s、3.19m~3/s、2.97m~3/s;河道外受水单元需水量上限值为9.38×108 m~3,需水量下限值为5.60×108 m~3。河湖连通系统加强了河道内外的水力联系且河道内外供需水相互影响,边界阈值的确定将为洪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调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开展河湖连通研究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我国开展河湖连通研究有关问题,阐述了基本内涵,分析了开展河湖连通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研究目标和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需重点把握的几个关系,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孟家沟水库流域52年天然径流资料,分析水库下游河道的最小生态需水量、适宜生态需水量,为水库兴利调节中生态需水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江湖关系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洞庭湖区垸内和垸外水体交换的机会减少,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文章在调查研究洞庭湖区河湖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洞庭湖区河湖连通的整体布局方案,并分析研究了河湖连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洞庭湖区河湖连通工程在洞庭湖综合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东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过度超采、河道干涸、断流、河流水体污染等主要生态问题,分析了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王奔、二龙山两个水文站控制断面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  相似文献   

20.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世界各类型的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共有九大类型。各类型湿地的自然条件、状况不同。其生态需水量也因其而异。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湿地生态需水量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目前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多基于湿地的组成,将湿地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与计算,主要侧重于湿地组成的某个方面,而忽略了湿地生态系统更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特性,尤其对于湿地功能方面缺少了论述,因此,本文将湿地需水量定义如下:湿地生态需水量是指湿地生态系统达到某种生态水平或者维持某种生态系统平衡所需的水量,或湿地生态系统发挥期望的生态功能所需要的水量。对于一个特定的湿地系统,其生态需水量有一个阈值范围,具有上、下限值,超过上、下限值都会导致生态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