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易丹  李金河  张宇 《人民长江》2010,41(20):32-34
为了解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堆积体边坡的变形规律和保证边坡安全,在堆积体上布置了比较齐全的安全监测项目,包括内、外部变形,渗流和支护锚索荷载的监测。通过对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边坡的变形规律与安全现状。结果表明:左岸堆积体边坡变形较治理前有收敛趋势;边坡排水系统的运行及锚索锚固的效果良好。但堆积体边坡未完全稳定,需加强监测以保证坡体及电站进水口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池沟配水枢纽工程建成运行期间,滑坡失稳滑塌会妨碍河道水流下泄,对分水池的正常运行构成间接影响。文章通过查明滑坡区工程地质概况,结合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采用极限平衡法,基于Rocscience-Slide二维边坡稳定分析计算程序对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判断位于黄池沟分水池左岸的1号堆积体现状条件下整体稳定性较好;该堆积体整体稳定及局部稳定计算成果表明,在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均满足规范要求。为监测边坡施工期及运行期安全情况,可在该堆积体布置表面变形测点监测表面变形,并对河道采取护岸防止河水淘刷堆积体坡脚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谷肩堆积体边坡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治理难度火。为防止堆积体产生变形破坏,采取削坡减载、排水降压、支挡结合、地表防渗等综合处理措施;并对重点部位进行表面变形、深层位错、渗流渗压及锚索荷载等进行监测。综合治理完成后,堆积体表断变形、深层位错年变化速率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边坡排水系统的运仃及锚索锚固效果良好。总结溪洛渡水电站左岸谷肩堆积体边坡治理及监测的方法和程序,对类似上程具肯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勘测成果,H8堆积体分为Ⅰ区、Ⅱ区和Ⅲ区。几十年来Ⅰ区的前缘受河水冲刷,处于缓慢蠕动变形阶段,Ⅱ区和Ⅲ区处于稳定状态。自2016年工程开工,大坝的施工严重影响了H8堆积体的稳定,直接导致Ⅰ区在短期内产生滑坡,Ⅱ区和Ⅲ区暂稳定。通过现场实时调查及变形监测发现,Ⅰ区经历了Ⅰ_1区蠕动~Ⅰ_1区滑动~Ⅰ_1+Ⅰ_2滑动3个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实际揭露的滑动面特征和反演计算,确定符合实际的滑动面参数,对H8堆积体Ⅰ区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Ⅰ区产生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该研究可为H8堆积体后期的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支持,为类似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前堆积体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对汶川县雁门乡雁洛村发育的大型堆积体的基本特征、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较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雁洛堆积体为残坡积、崩坡积、类黄土堆积以及滑坡堆积等4部分组成的复合堆积,平面上可分2个大区、6个次级区;结合侧缘基岩变形迹象以及UDEC数值模拟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其变形破坏模式为弯曲-拉裂模式;雁洛堆积体演化经历早更新世宽谷期黄土堆积阶段,中、晚更新世峡谷期谷坡卸荷变形阶段,峡谷区滑坡形成阶段,全新世堆积体复活变形阶段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近坝库岸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对电站的安全运行及其上居民安全影响至关重要。以西藏某水电站近坝库岸滑坡堆积体为例,针对该滑坡堆积体蠕变、蠕滑进行了专门的勘察与监测,通过勘探、物探、试验及变形监测等资料,采用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查明了堆积体的稳定边界条件,验证了滑坡堆积体的变形破坏形式与实际相吻合。结果表明:堆积体整体处于临界失稳状态,预测其破坏形式将以蠕滑塌岸的方式调整至稳定,不会产生大范围的高速滑坡,同时也不会堵塞水库。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用传统工程类比方法获得的单一静态变形监测预警指标无法表达岸坡在库水位变化过程中动态变形特征的问题,以土质堆积体岸坡为研究对象,考虑库水位变化引起岸坡岩土体的流固耦合作用,提出了一种动态反映库水位变化条件下岸坡变形特征的监测预警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三峡库区泄滩污水处理厂土质堆积体岸坡在不同库水位变化阶段的变形监测预警指标及其大小进行确定,并对其在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安全状态进行了动态判别,通过该岸坡现场变形监测与所提方法预警结果对比,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相似文献   

8.
针对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库区堆积体厚度巨大、距离坝址近、面积广、总方量大等实际情况,通过对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堆积体变形破坏特征、堆积体成因机制等进行分析,采取定性、定量稳定性计算和边坡监测,得出了堆积体稳定的结论,节省了大规模治理费用,为电站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某大规模堆积体变形较大,库区左岸上游约1~2km处变形堆积体规模巨大,达3400×104 m3,分布在高程990~1662 m之间,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和历史监测数据分析堆积体的变形机理,采用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和三维数值差分模型分析评价堆积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坍塌堆积体是许多水利水电工程中难以避开的工程地质问题,其稳定与否事关水电站坝址选择、建设成本、运行安全等,是设计中必须特别关注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室内和现场试验手段确定坍塌堆积体力学参数难度极大,为可靠评价其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以西部某水电站坍塌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监测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大量的资料分析和反演计算研究,得到了堆积体的强度和变形参数以及湿化变形参数,预测了蓄水过程中边坡的变形趋势并计算了正常和非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安全系数以及各工况下边坡失稳的变形阈值,为依据边坡位移监测资料判断其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白云山水库1984~2004年20年间的左岸土石混合体变形监测资料,在历次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该土石混合体边坡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变形监测资料分析,分析了该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变形性态.为寻求水平位移的空间变化规律,对顺河流方向和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位移进行了空间矢量合成,明确了崩坡积区和残坡积区的主滑方向,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库水位(含前期平均库水位)、温度和时效等因子,建立多因素时变统计模型,找到了影响变形量的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了解了其变形发展规律及稳定程度,同时也为该工程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位变动易引起边坡破坏,造成巨大损失。合理评价水位变动条件下边坡安全性需要阐明其破坏机理,为此进行了水位变动条件下土坡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位变动首先在坡体中下部引起局部破坏,该局部滑裂面向上发展至坡顶形成了完整滑裂面。土坡破坏不是瞬时发生的,水位变动过程引起的变形局部化累积是土坡发生破坏的本质原因。水位变动导致土坡变形局部化程度单调增加,此外局部破坏在其附近引起新的变形局部化并在坡体内扩展。水位变动条件下土坡表现出变形局部化累积与破坏过程的显著耦合特性,这是土坡破坏分析方法需要合理反映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发现于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软弱碎屑岩地层之中、人们在三峡库区库岸稳定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斜坡变形破坏形式——"坠覆体"——的概念。通过对浙江省中部某近坝库岸的大范围堆积体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发育的硬质岩高陡边坡,由于受卸荷松动和风化作用的综合影响,也会产生"坠覆体"堆积。探讨该"坠覆体"堆积的形成机理。对软、硬岩层的坠溃变形情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和PFC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含石量堆积体的剪切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含石量对堆积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控制作用,随着含石量的升高,堆积体剪应力-位移关系曲线由应变硬化型向应变软化型转变,即高含石量堆积体剪应力-位移曲线具有显著的应变软化特征,采用Weibull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堆积体的剪应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SDT-20型双向动三轴仪对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动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定性分析了不同试验参数对原状和重塑黄土动剪切模量和动剪切应变累积特性的影响。基于小应变前提,忽略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径向应变,并利用其轴向动应变推算出试样在动力加载过程中的孔隙比变化,作出e-σd曲线并分析了黄土试样的动力压缩特性。分析发现,和静力压缩不同,黄土的结构性在动力压缩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来,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经历相似的形变过程,其e-σd曲线均存在明显的拐点,原状和重塑黄土均存在临界动应力σdc。当σd<σdc时,黄土的动变形发展缓慢;而当σd>σdc时,黄土的动变形急剧增大并迅速发生破坏。此外,提出双曲模型对黄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变累积特性进行了描述,并利用差分进化法求得模型参数,发现双曲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黄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累积特性。  相似文献   

16.
岩体开挖是一个不断卸荷、变形损伤、质量劣化的动态力学过程。卸荷状态下,拉剪复合断裂是岩体断裂中最危险的一种情况。现应用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对裂隙卸荷损伤岩体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总结拉剪应力状态下裂隙岩体损伤力学模型,分析得出:拉剪应力状态下裂隙裂化、损伤积累,损伤演化表现为"动态损伤";而后以某水电站边坡的开挖卸荷为例,验证了岩体裂隙损伤贯通直至破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考虑徐变变形的材料内裂纹尖端实际能量释放率,研究持续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微裂纹应变能累积规律,认为在相同应变能累积情况下,长期持续荷载和单轴荷载下微裂纹扩展演化状态相同.基于柔度张量等效假设建立了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模型,实际应用表明,此模型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非线性徐变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反映混凝土损...  相似文献   

18.
万州区金金子滑坡是三峡水库右岸涉水覆盖层滑坡,在降雨、人工活动等诱发因素影响下,局部发生了较大的变形破坏。该滑坡于1996年发现变形迹象,2003年库区大坝蓄水后仍存在变形,滑坡近20 a来变形持续,2016年滑坡体局部发生了变形破坏。在深入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从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滑坡成因及变形破坏规律展开研究。通过地质调查发现,斜坡区大量松散崩坡积物堆积于下伏近水平粉砂泥岩上,斜坡形态呈阶梯状,其上冲沟发育,大片覆盖人工种植苗木。滑坡监测数据显示,位移变形曲线存在突变,突变后趋于平缓,在突变前期研究区内有明显的降雨过程。分析认为:滑坡整体仍存在持续变形,局部区域变形失稳后趋于平缓;阶梯状斜坡上覆的松散堆积体和下伏的软弱地层为滑坡变形的地质基础;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则为该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PFC3D离散元软件,开展雅砻江唐古栋滑坡1967年失稳堆积堰塞坝的反演模拟,并基于反演参数对强变形A区失稳堆积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① 通过开展唐古栋滑坡1967年失稳堆积堰塞坝的反演分析,校核得到一组合理的细观力学参数;② 强变形A区失稳并整体下滑约1 600 m后在河谷堆积形成堰塞坝,堰塞坝形态呈中部高两边低的梯形形态分布,坝顶宽437.91 m,坝底宽994.39 m,坝高92.65 m;③ 堰塞坝在3种不同来流量下发生溃坝,其洪峰流量均远大于楞古水电站拟选坝址校核洪水流量。通过模拟发现,PFC3D软件对于模拟滑坡堰塞坝堆积过程及堆积形态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获取堰塞坝堆积的三维形态和较准确的坝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