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东商丘一带是河南的白酒“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宋河、张弓等豫酒品牌,安徽的古井、双轮池、种子酒,湖北的稻花香等都在这里不断烧起战火。同时.这里是河南白酒新生力量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新食品》2012,(3):60-61
自1952年至今,中国名酒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六十年.迎来了辉煌灿烂的今日,人们似乎淡忘了,在黄淮名酒带,还有宋河、宝丰等名酒企业所代表的豫酒这样一个白酒群体。在新食品杂志社组织的“中国名酒六十年”活动中,带着诸多疑问和思考.新食品杂志社总编辑向宁与宝丰酒业董事长王杰士坐而论道,探讨与整理豫酒的发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3.
王朝成  周丹单 《新食品》2005,(13):20-20
在本刊第12明的《从价值链看裸价(一)》中。我们探讨了名酒裸价作为市场事实。是属于“末端强迫上游型”。那么,市场中另外两种类型企业——小厂家和二名酒,在裸价模式上又是会因循怎样的商业逻辑呢?  相似文献   

4.
朱浪 《新食品》2005,(16):27-27
行进在复苏道路上的豫酒各个企业,当然不会放过广东这个白酒市场“要塞”。只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它们对广东的谋划,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团作战,未来的广东白酒市场,将更加热闹。  相似文献   

5.
艾民 《中国酒》2007,(6):5-5
本来《酒国忧思录》这组文章是想把各酒种的事说一遍就行了。可是最近白酒的一件事却鸹噪大作,面对各种匪夷所思的高论,使人不能心静,也罢,咱也来说几句不中听的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冯柯桦 《新食品》2014,(10):65-66
白酒行业中的“一三线”,指的是100—300元的价格带——在低中价格大行其道的白酒市场大环境下,这是一个格外引人瞩目的价格区间。在各名酒、地产企业重视、抢占“一·三线”的今天,活跃于其上的产品,往往具有企业核心战略产品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张茜  黄玉芳 《新食品》2011,(12):66-67
郎酒和洋河,这两个二线名酒阵营最活跃最耀眼的明星品牌,在各个区域市场“狭路相逢”。近日,记者在走访广西市场时,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郎酒和洋河在广西市场的发展和较量。  相似文献   

8.
廖琼  ;钟小成 《新食品》2008,(21):72-73
没有名气、没有背景、没有消费者认知的一款白酒新品,如何能在名酒林立的区域市场中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北京德俊丰业商贸仅用三年时间,就让名不见经传的冬虫夏草酒在唐山创下年销售额几百万的业绩。这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9.
郭晓霜  郭斌 《新食品》2005,(B10):30-30
毫无疑问,名酒已是白酒市场当然的主角。但是,怎样为高档白酒树立真正的门槛?传统名酒企业正面临怎样挑战?如何才能确立名酒的价值体系?……这些问题仍促使名酒企业不得不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10月16日,2008全国秋季糖酒会前夕,由河南省酒业协会主办的“‘豫满中国’河南展团新闻发布暨答谢酒会”在星城长沙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廖匀勇 《新食品》2012,(21):46-46
名酒要做好,从本质上来说,应该少做“名”文章。这里所说的“名”文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不陶醉、不意淫、不安枕于企业曾被评为中国名酒的历史:另一方面是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旁门左道”来粉饰和美化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白酒行业经历了最为严酷的一场寒流。然而对于豫酒来说,这一年却是重生的一年。各种“门”事件并没有影响到豫酒的发展,反而在这一年实现了突破性的增长。各个豫酒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便是如何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松子 《中国酒》2013,(5):81-81
据悉.在已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里.酒企仍是“高光”板块。虽然酒企的利润增长普遍超过50%,但业内人士表示.“白酒闭着眼睛赚大钱的日子过去了”.在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环境下.名酒将摆正态度拓展大众市场。  相似文献   

14.
邓波 《新食品》2007,(2):66-66
“茅五剑”是中国传统的白酒前三强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的简称。不过,如果我们以销售量为唯一考核目标,把这个排名放到以省为单位的评判区域时.在大多数区域.我们都难以看到我们熟悉的“茅五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区域名酒的持续崛起。处于黄淮名酒带的苏鲁豫皖四省白酒峰会越开越有感觉。从2004年的首届峰会至今,从最初的少数企业聚会到今天的大规模联盟.苏鲁豫皖白酒峰会已经走出了口水战的包围圈.真正在制造板块背书和日益频繁的交流互助中,共同进步。这对于习惯以板块和产地划分的中国白酒行业来说,四省白酒逐步趋同的认知默契给川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刘彬 《新食品》2007,(2):71-73
白酒市场进入全国性名酒和区域性名酒正面竞争的阶段,决胜区域市场成为全国性名酒的战略问题。决胜区域市场,必须从企业战略管理到组织结构进行一系列变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刘贵洪 《新食品》2011,(21):72-75
随着海外与国内资本不断觊觎名酒市场,地方保护主义对一些区域市场给名酒制造重重障碍,随着啤酒、红酒、黄酒不断蚕食着白酒的市场占有率事件逐步增多,代表中国悠久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名酒。目前正在不断地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朱琴宇 《新食品》2013,(5):187-187
经过了2012年的洗礼,行业的竞争热度不减反增,只是今年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的细分化进一步催生出全国市场被多品牌切割的局面,加剧了区域品牌的集中度,这有利于区域性名酒的发展。而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一年中为政策、形势所桎梏,名酒受到一定打压,这也更加证明了区域名酒复苏的态势,但这其中更多的是指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实力的区域性品牌。有业内人士预测,2013年会是行业调整变动的一年,那么地产酒就需要抓住这个机会突围,充分发挥内外优势,合理有效地运作市场,在竞争中发扬优势。  相似文献   

19.
陈生柏 《中国酒》2004,(5):44-46
说到“品牌保鲜”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对老品牌企业发展的思考。我国曾经评出十七大名酒,但是到现在这十七大名酒除了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外,有几个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发展?最初黄鹤楼破产、接着西凤酒出卖未成、还有古井准备找婆家……。这些企业除了体制问题外,市场品牌老化而又无新的活力补充造成的。按照市场规则,缺乏生机的品牌企业将被逐渐淘汰。对此曾经多年服务于国外企业、具有多年品牌开发管理经验的陈生柏先生发表看法“我国的企业品牌建设存在六大误区”。  相似文献   

20.
季克良 《酿酒科技》2003,(2):101-104
茅台酒厂成立于1951年,历经50多年的发展,产量从当初年产27吨到2001年的7300吨,增长100多倍,企业总资产从1.万元发展到50多亿元,增长40多万倍;茅台酒质量稳步提高,婵联历届国家名酒之冠,树立了“政治酒”,“外交酒”地位,确立并巩固了“国酒”地位,2001年利税突破10亿元,成为白酒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企业,特大型企业,搏取唯一的“金马奖,金球奖”双奖企业,1997年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兼并贵州习酒总公司,1999年控股遵义啤酒厂,同年成立股份制企业--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公司股票上市,募集资金20亿元;建立和完善了营销网络,1999年起利税在我国同行业跃升为第二位;员工收入2001年人均突破2万元,已整体步入小康社会。50年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证明:企业要发展,必须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理念,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产质量,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以人为本,继承创新。要“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稳健经营,理性扩张”,走资本经营的道路,进军高科技行业,与时俱进,实现茅台企业形象和价值观念的伟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