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针对泥沙最小危害粒径选择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的现状,首先对影响水轮机磨损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说明目前国内泥沙最小危害粒径选择方法不够准确。在补充设计水头、水中泥沙含量、水流相对流速等水沙因子综合因素修正基础上,通过不同泥沙最小危害粒径的沉沙池投资和水轮机磨损维修费分析,进行泥沙最小危害粒径选择,并将此方法在麻子河一级水电站应用。结果表明:泥沙最小危害粒径越小沉沙池投资越大,水轮机磨损维修费越小,当泥沙最小危害粒径0.25 mm时,沉沙池投资与水轮机磨损维修费合计费用最少,因此沉沙池泥沙最小危害粒径选择0.25 mm合理的,充补水沙因子综合因素修正选择泥沙最小危害粒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大盈江四级水电站流域泥沙含量大,蓄水坝区库容量小,汛期泥沙得不到有效沉积,大量泥沙流入机组,造成水轮机过流部件磨损严重,严重影响电站安全运行。通过修建沉沙池、优化水轮机过流部件结构设计并对其进行喷涂抗磨层等措施,很好地解决了水轮机泥沙磨损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大盈江四级水电站水库库容小,不能起到有效调沙作用,电站机组投入运行一个汛期后,发现水轮机因泥沙磨蚀受损严重,设计单位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在输水发电系统增设沉沙池的补救方案。沉沙池投运后,对电站进水口与厂房尾水含沙量、泥沙级配以及沉沙池泥沙沉降率、泥沙颗粒级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沙池沉沙效果显著,沉沙作用明显,大大降低了机组过机泥沙含量,减少了泥沙对机组的磨损。经对导水机构过流部件检查,未发现明显磨损。  相似文献   

4.
在无调节(或调节能力差)的多泥沙河流上引水发电,为了防止水中有害的或过多的泥沙进入水电站引水系统,减少泥沙对水道的淤积和对水轮机的磨损,常修建沉沙池.目前,国内设计沉沙池尚无规范可循,大都参照前苏联等国规范或工程实践设计.因而,设计沉沙池时有关泥沙处理标准国内没有作硬性规定,尤其是选定处理泥沙的危害粒径的大小.实际上,危害粒径选定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沉沙池本身的造价,而且还关系到水机磨损带来的后期运行维修费用,以及因水机磨损带来的出力下降所造成的电能损失费用.下面将介绍沉沙池设计中的泥沙危害粒径标准的选定.1…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水电站水轮机磨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泥沙处理措施,在大坝设置排沙底孔、拦沙坎及冲沙槽,防止大量的推移质泥沙大量进入水口闸,大大减少粗沙通过水轮机含沙量。沉沙池降低挟沙水流中泥沙颗粒大于设计沉降粒径的悬移质泥沙、降低水流中含沙量。压力前池是继大坝、沉沙池后的第三道防沙,防止泥沙进入水轮机,造成水轮机的磨损。注重运行时管理水平和及时维修。  相似文献   

6.
新型微灌沉沙池沉沙效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骅  宗全利  吴均  刘焕芳 《人民长江》2008,39(19):78-80
沉沙池是一种重要的泥沙处理工程措施,其作用是沉降含沙水流中有害粒径的泥沙.对沉沙池,评价其运行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是沉降效率.新型微灌沉沙池属直线型非冲洗式沉沙池,专门用于微灌系统,主要对悬移质泥沙进行处理.以物理模型试验资料为依据,探讨了微灌用新型沉沙池内悬移质含沙量及淤积物粒配的沿程变化规律,试验表明,该新型沉沙池的沉沙效率较高,可以作为处理微灌用水源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机组防沙问题非常重要,在枢纽布置时应对沉沙池设置进行必要性论证。首先必须根据有关规范进行初步判别,然后针对工程本身进行专门研究分析,从泥沙来源、泥沙含量、水库泥沙分沙比、机组防沙标准等多方面着手,最终还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8.
莫里.  P 《水利水电快报》1997,18(7):6-10
在斯里兰卡库库利水电厂设计过程中,研究出一种经济上最优的沉沙池尺寸选择方法。为找到最经济的沉沙池尺寸,将沉积各种沙粒的沉沙池造价与因泥沙磨损导致水轮机检修、更换和停机的费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水源泥沙含量大对高扬程泵站机泵磨损、灌区渠道淤积的影响十分突出,沉沙池是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扬范泵站条形沉沙池的设计、运行效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水电工程的沉沙池大都为布置于枢纽首部的无压式地面沉沙池,实际工程中限于地形地质条件,在有压式隧洞内设置沉沙池可能更加经济合理。以尼泊尔尼亚迪水电站有压隧洞内沉沙池为例,采用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对有压隧洞内沉沙池泥沙沉降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条件下,进入水轮机发电水中总含沙量为0.625 kg/m3,其中粒径不小于0.2 mm的泥沙含量为0.062 5 kg/m3,大于等于设计沉降粒径的泥沙沉降率为84.55%。分析结果证明有压式隧洞内设置沉沙池可实现沉降悬移质泥沙的功能,可为其他工程有压隧洞内沉沙池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猴场水电站水轮机选型及抗磨蚀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泥沙河流的水电站,进入水轮机的水流含有不同程度的泥沙,这些泥沙对水轮机的过流部件常常造成严重的磨蚀,使水轮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和稳定运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减轻水轮机泥沙磨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设计阶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而不是泥沙对水轮机进行破坏后修复或治理。为此,首先在对电站进行水工枢纽设计时,就要合理布置水工建筑物,减少过机泥沙;其次,要优选机组号数和优化机组结构设计,以及采用优质母材和提高制造质量等。  相似文献   

12.
三门峡水库汛期浑水发电优化调度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润亭  王桂娥 《人民黄河》1995,17(12):11-18
通过对1989 ̄1994年三门峡水电站汛期浑水发电试验期间水库水沙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水库汛期的优化调度方式为:在汛期发电开始前,应先利用洪水或通过降低库水的办法使水库近坝段冲出0.5 ̄0.6亿m^3的调沙库容;在发电运行期再根据机组运行情况来水来沙情况,昼多用底孔泄流,增加底孔出流比例,从而达到过机含沙量和细化过机泥沙粒径的目的。汛期发电水库运用水位可按如下方法控制:汛期发电开始后,库水位按305  相似文献   

13.
由于黄河泥流较多,大峡水电站在水轮机设计制造中把防止含沙水对水轮机的磨蚀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水轮机各过流部件在材质选用、工艺设计及型线精度、波浪度、表面粗糙度等方面,采用了经实践证明较为有效的措施,形成了有一定的抗磨蚀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夏特水电站所在克孜河中游含沙量高,是典型的多泥沙河流电站,高含沙量对电站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泥沙磨损影响很大。详细分析了电站泥沙的形成及输沙能力以及电站泥沙颗粒级配情况,对夏特电站可采用的水轮机进行了沙水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关键过流部件泥沙磨损试验,预估了水轮机的泥沙磨损情况,并提出了抗泥沙磨损的措施。研究结果为夏特水电站水轮机的抗磨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廖姣  张兴  张文明 《人民长江》2017,48(7):83-87
针对泥沙直径对混流式水轮机蜗壳和导水机构内部流场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固液两相流模型对某电站的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通过单一变量法来研究不同来流泥沙的直径对蜗壳和导水机构内部压力及泥沙分布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清水相比,含沙水流会不同程度地使蜗壳和导水机构内部的水压力载荷增加,在相同工况下,蜗壳底部、蜗壳鼻端、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头部的泥沙浓度较大;小直径下泥沙分布均匀,随着泥沙直径的增加,泥沙浓度的梯度变大,泥沙分布更加集中,从而会使磨损加剧。该研究成果可为在含沙水流中运行的水轮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特性,对水轮机进行沙水流动数值模拟,分析水轮机转轮部分沙水流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转轮内叶片进水边及出水边靠下环处是泥沙分布的主要区域.研究结果对水轮机泥沙磨损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龙口水电站装设4台单机容量100 MW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及1台20 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预测建库后多年平均过机泥沙含量6.80 kg/m3,最大泥沙含量283.9 kg/m3。水力机械设计的关键:一是防止泥沙对水轮机的磨蚀及机组技术供水,保证汛期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二是非汛期发挥高效能,多发电。  相似文献   

18.
小浪底水电站水轮机抗磨蚀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浪底水电站水流含沙量高,水头较高,水轮机抗磨蚀问题严重。为了减轻水轮机的磨损,设计制造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优化水工布置,过机沙量;优化水轮机参数,降低相对流速;改善部件结构;采用优质材料,提高制造质量 敷防护材料等。  相似文献   

19.
Sediment flow through hydro turbine causes erosion of hydraulic components resulting in drop of turbine efficiency, particularly in hydropower plants of the Himalayan region. The measurement of erosion and monitoring of sediment flow in turbine are major concerns in erosion study.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study erosion mainly in Pelton and Francis turbines. In this study,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has been presented to measure erosion in a Kaplan turbine of a run-of-river scheme Chilla hydropower plant in foothills of Himalaya. Recent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measure sediment parameters like concentration, size, shape and mineral content. A standard erosion model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erosion in Kaplan turbine blade, runner chamber and draft tube cone. A calibration factor has been proposed to apply the erosion model for site specific condition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outer trailing edges of the turbine blade and upper runner chamber are most erosion prone zones. Sedim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ffective operation can reduce erosion in turbine components. The estimated erosion values from model are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measured values.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design improvements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erosion affected hydropower plant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