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在导电玻璃ITO上原位制备了聚苯胺(PANI)/氧化石墨烯(GO)复合物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PANI/GO复合物呈颗粒状分布在ITO的表面;通过UV-vis光谱证实了GO和PANI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充放电测试表明,PANI/GO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特性,最高比电容可达265F/g,且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聚合度2000的聚乙烯醇(PYA)为原料,采用干湿法凝胶纺丝制备PVA初生纤维,经拉伸、热定型后,在苯胺(ANI)溶液中浸渍聚合制备PVA/PANI导电纤维,研究了导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干湿法制备的PVA初生纤维在常温下拉伸2倍,经ANI溶液浸渍聚合,得到的PVA/PANI导电纤维的体积电阻率达34Ω·cm,该导电纤维直接热定型后断裂强度达2.8 cN/dtex。  相似文献   

3.
牛丽丽  陈明暄  张帅 《安徽化工》2021,47(2):38-42,45
以植酸为掺杂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制备SBS/PANI复合电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和恒流充放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BS的加入很好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当SBS的加入量占苯胺单体质量百分比为25%时,SBS/PANI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比电容较高、循环寿命较长以及倍率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含有0.2 mol·L-1苯胺的0.5 mol·L-1 H2SO4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以扫描速度50 mV·s-1;扫描电位为-0.1~0.9 V;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CNT/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通过CV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并结合电子扫描显微镜和红外谱图对制备的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CNT/nanoTiO2-PAn)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复合膜电极对抗坏血酸(AH2)的电催化性能;发现该复合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原位聚合沉积制备聚苯胺/聚酰亚胺/聚苯胺复合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酰亚胺(PI)膜为基体,采用分散聚合原位沉积方法制得聚苯胺/聚酰亚胺/聚苯胺(PANI/PL/PANI)三层复合膜.复合膜表面PANI层外观质量优异,电导率达10~0S/cm.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高浓度空间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调整氧化剂(过硫酸铵,APS)和介质酸(盐酸)的用量可制得表面质量和电导率高的复合膜.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稳定剂质量浓度4%,APS与苯胺(An)的物质的量比为2:4,盐酸浓度为0.5 mol/L.  相似文献   

6.
李平平  黄金田 《塑料》2023,(6):39-43+87
以可降解的聚乙烯醇(PVA)和单宁酸(TA)为原料,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复合膜,分析了不同TA含量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亲水性、微观形貌和官能团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添加TA后,复合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当TA的含量为4%时,与纯PVA膜相比,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97.17%;另外,复合膜的抗氧化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其抗氧化性与参与反应的TA含量成正比。复合膜中的PVA与TA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后生成了新的氢键,与纯PVA膜相比,复合膜表面的最大接触角增大了123.36%,最大吸水率降低了53.21%,这表明,TA改善了复合膜的耐水性。综上所述,PVA/TA复合膜在包装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在含有0.2mol/L苯胺的0.5mol/L硫酸溶液中,以50mv/s的扫描速度,在-0.1-0.9V的范围内实现了苯胺在Ti基碳纳米管/纳米TiO2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并用循环伏安(CV)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对制备的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CNT/nanoTiO2-PAn)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进一步对该电极的充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条件下得到的PAn膜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同时具有疏松、多孔的网络结构;充放电测试研究表明,基于CNT/TiO2基体上的PAn膜的面积比电容在放电电流密度为2.5mA/cm^2时达到了833mF/cm^2,说明有很好的电容性能,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淀粉与聚乙烯醇(PVA)复合膜的制备工艺,考察了二者的配比、交联剂的种类及用量、交联温度和时间对复合膜拉伸强度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IR)对复合膜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产生了较好的交联,淀粉与PVA最佳质量比为5:3,交联剂为三偏磷酸钠与硼酸(两者质量比为1:1),交联剂总用量为0.2g,交联温度为130℃,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9.
《塑料科技》2019,(12):29-33
以植酸为掺杂酸和凝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CNTs/PANI复合水凝胶电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手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水凝胶的比电容值;适当增加植酸用量,有利于提高复合水凝胶的电荷储存能力。  相似文献   

10.
SA/PVA可降解复合塑料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薯原淀粉进行乙酰化改性,合成低酯化度的木薯淀粉醋酸酯(SA);经增塑、交联后与聚乙烯醇(PVA)合成可降解的SA/PVA复合塑料膜,重点研究了PVA、甘油、乙二醛的用量及SA的酯化度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VA质量分数为40%,甘油质量分数为14%,乙二醛质量分数为4%时,可以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复合塑料膜;与原淀粉/PVA复合膜相比,复合膜致密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结晶度下降,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PVA复合薄膜水果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复合膜作为生物保鲜膜,分别研究了草莓、香蕉在PVA膜保护下的保鲜效果,分析了PVA膜保鲜作用机理,并与聚乙烯(PE)薄膜的保鲜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VA薄膜在水果保鲜上可以降低失重率,延缓水果衰老,降低水果的变质率,延长水果贮藏期和维持良好的贮藏质量,PVA薄膜创造了"低氧气,高二氧化碳"环境,将草莓的保鲜期延长了5 d以上,达到了很好的保鲜效果。PVA薄膜对香蕉的保鲜效果不太明显,但在其保鲜期内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  相似文献   

12.
邓浩  项爱民 《中国塑料》2008,22(4):70-73
采用溶液成膜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纳米二氧化硅(SiO2)碘系复合偏光膜,并研究了复合偏光膜的结构、偏光性能和热性能。紫外分析表明,随Si场含量的增加,偏光膜的透过率先增加后减小,而偏光率先减小后增加。红外分析表明,纳米SiO2加人后与PVA分子中的-OH发生了相互作用。XRD分析表明,加人纳米SiO2后PVA偏光膜的结晶度下降。TG分析表明,加人纳米SiO2后PVA偏光膜高温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种在镍基板上涂覆聚乙烯醇(PVA)膜,通过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复合膜的方法,再将该复合膜剥离后覆于IT0导电塑料上,考察了其电致变色性.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确定了电化学法制备PANI/PVA复合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nssA/nH2so4=1∶1,激发电压为1.10~...  相似文献   

14.
王婧  苑会林 《中国塑料》2004,18(12):29-32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蒙脱土(MMT)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为剥离型或部分剥离型结构。热重测试、电子拉力试验和水溶性试验结果显示聚乙烯醇/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与纯聚乙烯醇相比,其加工热稳定性、综合力学性能以及耐水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过硫酸铵(APS)和FeCl3为复合氧化剂,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导电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胺(PEDOT/PANI)复合材料,研究了苯胺浓度及加入时间、复合氧化剂配比和复合乳化剂配比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PEDOT/PANI复合材料合成的较佳工艺条件为:3,4-乙烯二氧噻(EDOT) 0.6 mol/L、复合氧化剂 0.6 mol/L(FeCl3:APS=1:2, mol)、复合乳化剂 0.4 mol/L(SDBS:CTAB=2:3, mol)、复合掺杂剂1.2 mol/L(H2SO4:SSA=4:1, mol)及苯胺0.8 mol/L, EDOT聚合2 h后加入苯胺溶液继续反应8 h.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结晶性和热稳定性比纯导电聚合物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聚乙烯醇(PVA)直接卤化取代,筛选出Cl,Br等卤化剂,催化剂,并优选出合适的体系,使其既保持PVA的高阻氧性,又能保证加工性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聚苯胺综合性能的方法.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溶解性较好的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分析重点研究了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聚苯胺能够在聚乙烯醇基体上均匀的聚合,且结构致密.  相似文献   

18.
通过酯交换反应将乙酰乙酰基引入聚乙烯醇(PVA),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酰乙酸酯用量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试验发现:随乙酰乙酸酯用量的增加,乙酰乙酰化程度逐渐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乙酰乙酰化程度先逐渐提高,后趋于稳定;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乙酰乙酰化程度提高,2.5h后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的公开文献,综述了聚乙烯醇(PVAL)与几种常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淀粉、木质素、纤维素、海藻酸钠、大豆蛋白)复合的制备工艺,对PVAl/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指出了上述复合材料今后发展的方向,最后对PVAL/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are discussed for poly(vinyl alcohol)(PVA)/silica composites prepared through the sol‐gel process. The composites became stiff and brittle with increasing the silica conten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changed drastically at around the composition of PVA/silica = 70/30 wt %. For example, there was no large change in the Young's modulus above 30 wt % of silica content (Pure PVA: 31.8 MPa, silica 30%: 52.6 MPa, silica 50%: 55.2 MPa). Consequently,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of silica could be formed in the composite with more than 30 wt % of silica in PVA. From this behavior, it could be considered that the crystal growth of PVA was remarkably inhibited by silica network.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74: 133–138,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