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驯化氧化亚铁硫杆菌从镍黄铁矿中浸出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从镍黄铁矿中浸出镍. 发现使用驯化菌比使用非驯化菌浸出效果好得多. 驯化菌种和非驯化菌种早期生长环境的不同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比较了可能影响非驯化菌在矿浆中生长情况的3个因素:Ni, Cu金属离子的影响、硫的影响、矿物颗粒剪切力,结果表明矿物颗粒剪切力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铁离子浓度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行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测定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高铁离子浓度下的生长曲线、溶液pH的变化、T.f.菌对亚铁氧化情况及溶液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规律. 实验发现T.f.菌在[Fe2+]<70 g/L及pH=1.6~2.0、接种量10%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时间为10 d后细菌浓度可以达到(0.8~31.6)′107个/ml.  相似文献   

3.
贾果  玉玲 《河南化工》2010,27(10):71-71
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T.f菌)在工业和环保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介绍了T.f菌的生理特性以及它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氧化亚铁硫杆菌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分离筛选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在生物滴滤塔的陶粒填料上,和循环液中的铁离子组成生物滴滤塔脱硫系统,本文研究了该反应系统脱除烟气中SO2的工艺条件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煤矸石作为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载体,考察煤矸石在不同添加量下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在生长周期结束后,分析煤矸石表面附着的生物量.结果表明,煤矸石作为氧化亚铁硫杆菌载体是可行的.煤矸石的存在对细菌生长过程中Fe2 氧化的影响最大,对pH变化的影响次之,对Eh变化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低温下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黄铜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诚  朱莉  罗学刚 《化工进展》2008,27(1):125-130
使用中温菌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在低温条件(8~10 ℃)下浸出黄铜矿.结果表明:经过90d的低温摇瓶浸出后,在无菌硫酸浸出过程中,黄铜矿可以自发氧化分解,最终浸出率为16.08%;在无菌高铁硫酸浸出过程中,由于Fe3 起到了一定的氧化作用,最终浸出率为21.3%;在有菌浸出过程中,氧化亚铁硫杆菌在低温下的浸出率可达37.96%.氧化亚铁硫杆菌在低温下浸出黄铜矿的最适pH值为2.0,在接种量为10%,矿石粒径为0.16 mm,矿浆浓度为2%时较为适宜.在低温浸出的初始阶段,当添加Fe2 的量为6 g/L时能促进浸出率提高最大,最终可达到53.51%.  相似文献   

7.
用单一的生物反应器处理硫化氢时,微生物容易受到硫化氢的毒害作用而使细胞活力受损,废气处理效率迅速降低。为此,提出生物和化学二级反应器处理硫化氢的新工艺,并对微生物的生长、分布、最适工艺运行条件和影响因素等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对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对硫化氢的去除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二级反应器工艺大大提高了硫化氢去除效率,反应的主要产物为单质硫,同时便于对硫沉淀的分离,在操作温度31℃,pH值1.5—1.8,水力停留时间2.5 h,进气质量浓度8 g/m3,硫化氢承载负荷2 000 g/(m3.h)以下时,系统可以稳定运行,硫化氢的脱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蒋磊  余刚  杨慧群  赵丹 《广州化工》2012,40(22):14-15,43
目前国内SO2污染形势严峻,相比传统的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的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能耗少、脱硫速率快,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优势,适合在生产实践中推广。氧化亚铁硫杆菌是生物脱硫中运用最广的细菌,本文介绍了该细菌在生物脱硫中的原理及其运用,并展望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汪智姝  陈晓  李万全  徐绍霞  张永奎 《化工进展》2007,26(10):1475-1478,1500
通过改变初始Fe2 浓度,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进行了研究。依据产物抑制的Monod方程,推导并建立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高铁浓度下的生长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Fe2 浓度的增加,底物抑制作用增加,导致细菌对底物的亲和力减小,Ks值增大。细菌比生长速率的实验值和模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表明该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高铁浓度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浸出难破碎的钴白合金,研究结果表明,A.f菌最适生长pH值为2.0,最佳生长温度为30℃. 对9K培养基培养的A.f菌进行了3种处理方式实验:(1)直接接种:合金中钴浸出完成需6 d,铜8 d;(2)从菌液中离心收集:合金中钴浸出完成需3 d,铜需7 d;(3)经适应性培养:钴浸出完成需2 d,铜需5 d. 浸出过程中pH值先增大后逐渐降低,电极电位随铜的浸出而增大. 经适应性培养的A.f菌浸出白合金,浸渣成分为极少量的黄氨铁矾,钴和铜的浸出率分别达99.5%和99.0%. A.f菌浸出钴白合金中铜的作用机理为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中度嗜热铁氧化菌浸出铁闪锌矿浮选精矿的浸出效果. 结果表明,两种细菌的驯化菌株都可以显著提高铁闪锌矿的溶解速率,且接种中度嗜热铁氧化菌时浸出效果更好. 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和能谱分析等表明,接种不同菌种浸出铁闪锌矿时所产浸渣具有类似的表面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 可以证明,采用中度嗜热铁氧化菌浸出铁闪锌矿浮选精矿可以在较高的温度和酸度下进行且具有更好的浸出效果,比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更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The feasibility of bioleaching for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dewatered sewage sludge using an iron‐oxidizing bacterium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was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seven process parameters including cell adaptation, total amount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sludg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Fe2+ and At ferrooxidans, and addition of inorganic nutrients and sulfur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 solubilization of Zn, Cu and Cr. When sludge‐adapted cells, addition of inorganic nutrients and lower sludge content were involved, higher yields of metal extraction were obtained. However, higher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At ferrooxidans and Fe2+, fine particle size of the sludge and S addition did not improve the metals' solubilization during an experimental period of 7 days. As a result of a long‐term (40 days) bioleaching experiment, 42% of Zn (1300–1648 mg kg?1), 39% of Cu (613–774 mg kg?1) and 10% of Cr (37–44 mg kg?1) in the sludge were leached into the solu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bioleaching process conducted under operationally optimal conditions can be effectively employed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 before land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
邓欣逸  薛勇  黄强 《洁净煤技术》2012,(1):38-41,48
利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典型川煤进行脱硫实验研究,考察了FeSO4质量、Tf菌接种量、处理时间、煤浆质量分数、煤粉粒度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煤系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煤系Tf菌)和非煤系氧化亚铁硫杆菌(非煤系Tf菌)的煤炭脱硫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系Tf菌最优条件为:FeSO4质量为0,接种量为9 mL,处理时间为28 d,煤浆质量分数为10%,煤粉粒度为0.150~0.075 mm,其脱硫率分别为43.35%、48.50%、49.36%、42.06%和57.71%;非煤系Tf菌最优条件为:FeSO4质量为1.12 g,接种量为9 mL,处理时间为28 d,煤浆质量分数为10%,煤粉粒度为0.150~0.075 mm,其脱硫率分别为20.60%、42.06%、50.64%、39.06%和53.30%。  相似文献   

14.
以活性炭作载体固定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构建固定床生物反应器,模拟溶浸采铀矿山吸附尾液全Fe浓度和溶液pH条件,对生物反应器氧化Fe2+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作载体比无载体时生物反应器氧化Fe2+速率增加了1.4倍,由0.5 g·L-1·h-1增大至1.2 g·L-1·h-1;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溶液中全Fe因生成铁钒而不断消耗,需要定期清理反应器中的铁矾和补充FeSO4以保持溶液中全Fe浓度;生物反应器最优的操作条件是:底部通气,Fe2+浓度为5 g·L-1时,溶液流量为1.2~1.4 L·h-1;Fe2+浓度为1 g·L-1时,溶液流量为5.4 L·h-1。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bioleaching of chalcopyrite is low cos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but the leaching rate is low.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 and improve its leaching rate,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manganese ions(Mn2+) and visible light on chalcopyrite mediated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errooxidans) were discussed.Bioleach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when both Mn2+ and visible light were present,the copper extraction was 14.38% higher than that of t...  相似文献   

18.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培养及其浸磷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安徽某煤矿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出能有效浸出低品位磷矿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对其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通过研究不同固体培养基成分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分离纯化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分离条件:9K固体培养基的Fe2+浓度为4.5 g/L,采用下层涂布异养菌(红酵母菌)、上层涂布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双层平板. 考察了培养基、能源物质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所选育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浸磷效果的影响,通过初步实验,浸磷率可达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