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脲是兽药呋喃西林的代谢物,常被认为是判断动物源性食品中是否滥用呋喃西林的标志。由于甲壳类水产品中常有氨基脲检出,但经过证实未使用呋喃西林药物,所以有必要对其中的氨基脲来源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可能来源,如甲壳类水产品中自然存在的以及来源于偶氮二甲酰胺的,并对避免非药物滥用导致的SEM污染的方法做了简介,在此基础上对甲壳类水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作为呋喃西林的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的结合物,难以代谢完全,人体摄入后会产生一些毒理作用。通常我们以氨基脲为检测目标来判别甲壳类水产品中呋喃西林的使用情况,但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已知的途径包括:环境摄入、 加工过程中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偶氮甲酰胺的分解以及内源性氨基脲的存在。在目前我国水产贸易中,甲壳类水产品中内源性氨基脲的天然存在为呋喃西林药物检测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干扰,致使无法准确的判定氨基脲的来源。因此本文总结了食品中氨基脲的各种可能来源,并介绍了现行的氨基脲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了有关内源性氨基脲的可能产生途径,以帮助确定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来源途径,从而准确检测氨基脲。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氨基脲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脲一直被认为是呋喃西林的特征性代谢产物.通过风险评估4个方面(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对食品中氨基脲残留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霉素是一类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抗生素,杀菌广谱,但残留在水产品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本文综述了氯霉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其他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微生物学法是根据氯霉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来定性和定量检测氯霉素,该方法灵敏度不高;酶联免疫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水产品中氯霉素筛选;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灵敏度高、准确,适合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是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最主要的分析方法,具有分离度高、快速、准确的特点。最后对氯霉素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威海地区主要出口甲壳类水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为做好出口水产品的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hina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CIQ)抽样检测情况,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出境水产品国外通报情况,采用定性定量方法对威海地区出口的甲壳类产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威海地区共出口甲壳类水产品25类571批,检出不合格情况47批,国外通报情况0批,分别占2016年出口批次的8.23%、0%。结论甲壳类水产品是国外通报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在检验检疫工作中应结合威海地区实际情况,应用风险管理加强检验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出口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全国6省市甲壳类水产品中铅和镉污染情况 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流通环节和养殖环节中甲壳类水产品重金属铅(Pb)、镉(Cd)污染现状。方法 2014年1~5月对全国6省市(安徽、福建、湖北、江苏、辽宁、北京市)来自养殖环节和流通环节的181批次甲壳类水产品(克氏原螯虾76批次、河蟹87批次、梭子蟹18批次)进行Pb、Cd含量的测定,并运用国家标准限量法、系统聚类法、单因子污染评价指数法、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单因素方差法等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的甲壳类水产品其肌肉、外壳和肝胰脏中的Pb、Cd含量超标率在30%以下,样品残留量均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限量范围内。结论被检地区甲壳类水产品Pb和Cd污染程度均为安全和清洁,本次被检的样品Pb和Cd的污染来源各异,无相关性。但不同组织间检测结果表明,Pb、Cd在肝胰脏中有明显的富集,且有少数残留量超标,需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芳  周国燕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1,57(4):106-112,121
甲壳类水产品捕捞后易腐败变质,低温是最主要的保鲜方式,为了提高低温保鲜效果,其辅助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本文总结了甲壳类水产品变质的现象、机理及其抑制方法,综述了甲壳类水产品的低温保鲜技术,对比了常用的两种低温保鲜方法,总结了低温保鲜的常用和新兴辅助技术,以期为甲壳类水产品的保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由于其对水产品疾病防治的高效性和低廉的成本而被广泛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剂和杀寄生虫剂,因此常见于水产品和环境用水中.但是,MG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也是有毒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有害.近年来,已经提...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色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甲壳类水产品中残留的草酸含量。样品经过超纯水超声提取30 min,杂质沉淀后,上清液首先通过聚二乙烯基苯固相萃取柱,然后通过包含银盐形式及H+型的强酸型聚苯乙烯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净化,经IonPac AS11-HC高容量羟基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氢氧根淋洗液发生器(EG)产生洗脱液进行梯度淋洗,外加水模式在线抑制,电导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草酸在0.05~10.0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033~0.041 mg/kg,定量限为0.11~0.14 mg/kg,回收率为75.71%~88.85%,日内精密度(n=6)为1.74%~3.61%,日间精密度(n=5)小于5%。该分析方法高效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甲壳类水产品中草酸残留量的检测确证,并为政府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以来, 各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发展迅速, 有机锡的产量也随之不断提高。海洋生物对有机锡有很强的富集能力, 因此在较低浓度下就能引起部分海洋生物累积性中毒或生殖逆向性变化, 对鱼类、甲壳类等水产品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水产品中有机锡类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上的研究进展情况, 包括前处理中的萃取方法与净化方法、检测方法2个方面,进而增加对有机锡类化合物的了解,为今后快速、简便、有效的检测水产品中的有机锡类化合物含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因其营养丰富,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加,水产品引发的食物过敏也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一个食品安全问题。随着食品加工技术及生物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过敏原性质的研究及过敏原分离纯化方法不断深入,利用食品加工技术降低食物过敏原致敏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低致敏性食品是水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很多研究学者对如何降低水产品致敏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水产品过敏原消减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简单介绍了水产品过敏的现状及主要过敏原,详细介绍了最常用的5种消除方法,分析了低致敏水产品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低致敏性食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在水产品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水产品常用保鲜方式的基础上,分别对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与抑菌机制予以说明,综述了壳聚糖在水产品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同时还对壳聚糖在水产品保鲜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水产品安全成为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水产品内源性危害如毒素、寄生虫、水产品过敏原以及水产品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涉及到的外源性危害如化学物质添加、农兽药、重金属残留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危害以及其他物理破坏等主要因子进行分析。针对毒素、寄生虫、渔药、重金属和微生物分别从色谱法、分子生物学、化学、免疫学、生物传感法等方面进行检测方法介绍和优缺点讨论。大多数新型检测技术拥有更好的特异性、准确性、快速性,但在各个国家的水产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尚未成为标准使用。随着水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加快推动国家水产品安全的标准化及法规化进程,确保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水产品在人类营养和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水产养殖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其市场和消费群体不断增多;由此水产品引发的过敏问题也逐渐增多,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水产品的主要过敏原是小清蛋白(parvalbumin)和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另外,卵清蛋白、胶原蛋白(collagen)、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肌钙结合蛋白(sarcoplasmic calcium binding pro-tein)等过敏原也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水产品过敏原致敏机制、过敏原的种类、水产品致敏性的消减方法,并展望了水产品过敏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甲醛是一种致癌、致畸的高毒物质。水产品在贮藏和热加工过程中自身可产生甲醛,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正视水产品中内源性甲醛的安全风险对食品安全问题和水产品贸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目前关于水产品中内源性甲醛的产生、测定方法、控制技术、风险评估及限量标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生物胺是一类低分子量含氮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氨基酸进行脱羧反应而产生,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水产品中。适量的生物胺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必要的,但是过量的生物胺摄入体内会导致食物中毒、过敏等一系列毒副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目前,食品中生物胺含量也是食品品质是否优良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水产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测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些年来对于生物胺的化学、毒理学以及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日趋增加。本文将介绍目前水产品中常见生物胺含量测定的色谱、光谱检测方法以及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保证。同时对水产品中生物胺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甜菜碱是水产品中一种重要的呈味物质,可以提供活性甲基,节约蛋氨酸和胆碱。主要存在于肌肉、肝胰腺等器官组织中,在维持渗透压平衡、促进脂肪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掌握甜菜碱在水产品中的含量情况,更好地探析甜菜碱在水产品中的呈味作用及机理,文章在梳理甜菜碱生理作用、营养功能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薄层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种检测方法及其在水产品肌肉、肝胰腺和性腺组织中的含量,并对随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虾蟹中风味营养物质等后继研究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