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天然深加工食品是指符合该类食品的过程控制和产品安全标准,农产品原料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不添加有机合成物质,天然度≥99.3%的食品。阐述建立天然深加工食品生产监管体系的意义,提出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食品"天然度"的检测方法,并论述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天然深加工食品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2.
食品添加剂作为改善食品风味和品质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巧克力、果冻等食品中。为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保障食品的质量以及食用者的生命安全,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测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在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的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且容易造成实验误差。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磁性固相萃取技术(Magnetic-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作为一项新兴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因其具有分离过程快速、操作简便高效、吸附效率强等特性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文章主要综述近年来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检测技术,以及利用不同类型磁性纳米材料制备的新型磁性吸附剂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以期针对不同食品中的各类食品添加剂,选择不同类型的磁性材料制备磁性吸附剂。同时讨论研究磁性固相萃取在食品添加剂检测分析中的最新应用,为其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蜜饯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为蜜饯中食品添加剂超标情况的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并探讨添加剂超限量的起因和危害,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对浙江地区蜜饯类食品进行随机采样,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蜜饯合格率96.51%,防腐剂、甜味剂的超标率分别为2.32%和1.16%。结论:浙江地区的蜜饯产品总体情况较好,个别产品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暨第二十四届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会(FIC 2014)于3月25~27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本次展会由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食品添加剂》杂志社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轻工行业分会主办。此次展会吸引了1223名海内外的参展商参展,来自五大洲7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观众共同参与。展会上共展示了23类食品添加剂和35大类食品配料及各种食品加工助剂,同时展出了大量的生产应用设备、检测仪器和各种解决方案。展会围绕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科技发展创新、食品安全及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等当前行业和社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完善,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方法也随之改进。离子色谱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其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很好的弥补了传统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主要讲述了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的应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的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品》2011,(22):92-92
今年内,我市将抽取餐饮环节的食品样品12000组.对20类食品进行全面检测。“市食药监局副局长石存玉介绍.这20类食品全部都是可能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高风险品种.包括凉拌菜(含沙拉)、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水产类加工食品、盒饭、乳制品、食用油.火锅底料.食醋、辣椒酱等。  相似文献   

7.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使用时,可以有效改进食品的口味和使用性质,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超范围使用与超剂量使用的添加剂滥用事件也浮现了。食品添加剂的定性与定量检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酒类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量通常在(μg/L~mg/L)范围内,这对检测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酒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酒及相似基体中着色剂、甜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最后比较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武汉市小型餐饮单位热干面调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采集武汉市小型餐饮单位热干面调料共251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含量。结果 251件热干面调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均有检出和超标,总检出率为72.9%,总超标率为26.7%,4类不同样品中3种食品添加剂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热干面调料中3种添加剂超标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武汉市小型餐饮单位热干面调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存在超限量滥用现象,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该类食品中3类食品添加剂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现有的常用检测方法往往具有操作复杂、分析速度慢、成本高、损伤样品等缺点,这就要求我们发展更先进的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方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先进检测技术,它具有样品量少、操作简便、快速、可进行无损检测等优点,克服了常规拉曼光谱灵敏度低的缺点,提高了物质检测能力,在快速分析食品添加剂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按照不同食品添加剂的类别: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和其他,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分析限用/违禁食品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亚硫酸盐因其具有漂白、防腐、抗氧化、抑制细菌生长、控制酶促反应等作用,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亚硫酸盐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列举了各国检测标准及常用检测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为不同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提供了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检测痕量重金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所具备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检出限低、多元素同时检测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复杂基质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该文综述了近年来ICP-MS在食品基质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现状,对其检测原理、运行参数及应用领域等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展望了ICP-MS在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包装材料中重金属检测的发展趋势,以期为ICP-MS技术在食品重金属检测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检测斱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等领域。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日益成熟,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収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多致力于简化实验操作程序,提高检测效率,扩大应用范围,完善已有检验检测斱法。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食品添加剂、多种农药残留、生物性毒素以及食品中营养素的研究迚展,为提高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领域的迚一步应用及新检验斱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Methods of analysis for four additives (two antioxidants, IRGANOX 245 and 1035; an ultraviolet absorber, CHIMMASORB 81; and an 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 UVITEX OB) in olive oil are reported. These additiv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migrate from food-contact materials into the European Union fatty food simulant olive oil, which is the most difficult matrix for analysis. The additives were chosen because they differed in their chemically active groups, had different functions within the polymer, have low proposed specific migration limits and are commonly used in food-contact materials such as polystyrenes and polyolefins.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ethods for the additives are simple, rapid, inexpensive and also broadly applicable to the aqueous food simulants. All methods were evaluated by constructing calibration curves, measurement of recovery and precision, and determining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Most of the methods involve direct injection of an olive oil solu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with ultraviolet-visible or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he methods allowed establishment of additive stability and measurement of migration of the selected additives into olive oil at different time-temperature conditions used in migration studies into food simulants.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各国食品贸易往来加剧, 不同国家或区域对同类食品中同一目标微生物存在不同的标准检测方法。各国标准方法正式版本发布前要进行方法比对研究, 新版标准方法的各项性能参数要优于旧版标准方法才对外公布并作为官方认可的标准检测方法。针对食品中同一目标微生物, 基于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原理新研发出的检测方法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但必须要与传统的标准检测方法(基于培养法)进行科学系统的比较性验证研究, 只有取得等效性评价结果后才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检测方法; 另外, 不同国家针对同类食品中的同一目标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由于检测流程不同也同样需要进行等效性评价, 两种检测方法的等效性评价结果能够为食品在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的高效放行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本文阐述了基于食品中同一目标微生物不同检测方法比较研究的进展, 分析讨论并总结了不同检测方法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的流程和要求, 介绍了ISO 16140和国际标准方法委员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 AOAC)指南的原则以及其在方法比对研究中的应用情况、需考虑的因素等。此外, 本文也讨论了方法比对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该文为今后研究开发与采纳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提供了系统科学和全面的方法比较和确认的说明, 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安全的保健食品越来越受欢迎。在此情况下,一些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使保健食品效果显著,向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了各种化学物质,使得保健食品掺假,以及各种非法添加物的检出等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为打击非法添加的不良现象,加强对保健食品的市场监管,非法添加物的研究及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该文对近几年易于添加非法物质的保健食品种类进行了简单概述,并且对非法添加物所涉及到的前处理方法,检测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目前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焦点。在食品行业的发展中,化学添加剂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食品中,这加剧了食品化学污染程度,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因此,对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是食品工程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快速、高效地对食品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对不同类型检测方法的应用原理和结论加以阐述,并对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进行展望,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食品污染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正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对其含量进行快速准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快速检测技术比通常的检测技术具有更快的检测速度,且装置便携、易于实现在线现场检测,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残留检测中的运用,包括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残留、重金属残留、生物性污染物残留等,对检测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做了透彻的分析,并展望其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快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检测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及违法添加物快速检测中的最新研究状况,并展开讨论,以期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llergic responses to food components are an increasing problem all over the world.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protect people who are vulnerable to food allergens against accidental and unintended consumption of products containing allergic ingredients. The meat industry commonly uses various allergic additives in the production of processed products, such as legumes (soy, peas, beans), milk and egg preparations, cereals containing gluten (wheat, rye, barley and oats), and spices (celery and mustard). These meat additives have specific technological properties, which help to create a texture or flavor profile, or affect the nutritional value, although some of them, such as soy, mustard, milk and egg white proteins, can cause severe allergic reaction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recently established methods of detection of allergenic additives in processed meat products – for instance cold cuts and sausages. The new methods are based mainly on protein, DNA, and isoflavones or phytic acid analysis. The article also characterizes the lates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methods that would enable quick and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targeted allergens in meat products. © 201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