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黑蒜的生产周期漫长,一般为40~60d,文章对黑蒜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多瓣蒜为原料,采用变温发酵、恒温发酵和添加多酚氧化酶的方法对黑蒜工艺进行研究,以黑蒜的色差、总酚和还原糖的含量结合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70℃处理10h后进行恒温发酵的黑蒜总体评价要高于其他处理组,而添加多酚氧化酶处理后的大蒜组的褐变速度较快,且黑蒜在发酵35d时产品已成熟;由感官评价相关性分析可知,影响黑蒜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为还原糖,因此可结合变温发酵和添加多酚氧化酶以缩短黑蒜的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2.
鱼露的风味及快速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鱼露及鱼露加工生产的基本情况,从风味以及快速发酵工艺二个方面说明鱼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对鱼露中所含挥发性成份和非挥性成份风味成份的分析研究情况,指出快速发酵工艺给鱼露风味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新型无臭大蒜品种黑大蒜为主要原料,研究黑大蒜酱的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用黑大蒜制作黑大蒜酱的最佳配方为黑大蒜55%,蜜汁18.5%,柠檬酸0.02%,魔芋胶0.7%,果胶0.1%。  相似文献   

4.
大蒜酱的传统加工方法较多,但畅销的产品较少。采用清洗、热烫、除臭、粉碎、磨酱、炒制调配、装罐、封口、杀菌等工序加工风味富硒大蒜酱,用醋酸脱臭法对大蒜进行脱臭;定硫法测定大蒜素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含量;正交试验优化大蒜除臭和风味富硒大蒜酱配方。结果表明:大蒜的最佳除臭参数为食醋含量5%、温度90℃、除臭时间15min、食盐用量0.04g。风味富硒大蒜酱的最佳配方为大蒜和辣椒比3∶7,分别含大蒜15g、辣椒35g、食盐5g、蔗糖3g、油脂21g、豆酱15g、味精0.3g、食醋3g、姜粉和花椒粉各0.35g,获得嗜好性风味富硒大蒜酱产品。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发酵香肠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量绿茶提取液获得了一种具有绿茶风味的发酵香肠。以重量变化和pH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了绿茶风味发酵香肠最佳肥瘦比为3:7;通过感官评价和对pH值的影响确定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与猪肉比为4∶6;以绿茶风味发酵香肠的感官评价结果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发酵香肠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乳糖添加量0.75%,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h。并结合产品实际制定了绿茶风味发酵香肠的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风味大蒜辣椒酱的制作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风味大蒜辣椒酱的制作工艺颜栋美(广西大学轻工系食品教研室530004)1引言辣椒是群众喜食的蔬菜,营养价值很高,维生素C的含量在各种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还含有特殊辛辣味的辣椒素,少量食用,可使神经兴奋,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大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矿...  相似文献   

7.
黑大蒜粉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黑大蒜粉,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黑大蒜粉制备质量的进风温度、进料流量、黑蒜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β-环糊精添加量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进风温度210℃,进料流量28 mL/min,黑蒜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β-环糊精量6%.该条件下制备的黑蒜粉溶解性好、香味浓,干燥过程中不粘壁.  相似文献   

8.
核桃风味酸乳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部分脱脂的核桃仁、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研制核桃风味酸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混合乳(1∶4的核桃浆和鲜牛奶)中添加7%的白砂糖和0.4%的复合稳定剂(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藻酸丙二醇酯),再接入4%的生产发酵剂(经驯化培养的乳酸菌),42℃发酵4h,所得成品酸乳具有良好的质地和风味.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以乳清粉和黑枸杞为原料的黑枸杞乳清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黑枸杞乳清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黑枸杞乳清酒最佳发酵工艺为黑枸杞汁∶乳清液1∶3(V/V)、酵母接种量1.1%、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115 h,此条件下所得黑枸杞乳清酒的感官评分为90.2分。在检测到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以酯类物质为主,占全部挥发性风味物质的72.42%,主要成分是癸酸乙酯和辛酸乙酯,其次是醇类物质,占检出总量的24.76%,主要成分是异戊醇和2-甲基丁醇,其他成分如酸类、醛类、烃类和酚类物质等检出含量很少,总占比只有2.82%。  相似文献   

10.
将龙桑果汁与牛奶调配混合,经乳酸菌发酵,制成凝固型龙桑果风味酸奶,通过预先筛选和进一步正交试验确定龙桑果风味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脱脂鲜牛乳为基料,添加20%桑果汁、8%蔗糖、接种3.0%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42℃发酵3h,所得产品为紫色,凝乳较结实、口感细腻,有酸奶和龙桑果的复合香味,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1.
《酿酒》2017,(4)
以黑豆、黑米、糯米为原料酿造出的黑米酒具有酒体深红,酒味香醇的特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黑米酒发酵工艺中的接种量、黑豆添加量及黑米含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量0.7%、黑豆9%、黑米含量35%、发酵温度28℃及发酵时间48 h的条件下可获得感官评分较高的黑米酒。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杨梅酒颜色暗淡、风味不足等问题,以RV171菌为发酵菌,分析了SO2浓度、发酵温度和接种量对杨梅酒色泽和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SO2浓度在40120mg/L时,a*值和b*值逐渐减小;在30℃至20℃变温发酵条件下,杨梅酒的L*、a*、b*、C值均高于30℃时;随着接种量的增大,L*值减小,a*值减小后略有增大;杨梅酒中酸味物质主要为柠檬酸和乙酸,约占有机酸总量的83%和13%;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在较佳SO2浓度、发酵温度和接种量条件下成品酒样品,显示酒体中主要芳香成分为酯类和醇类,占风味物质总量的60.57%和23.77%,较佳发酵条件下得到的果酒色泽鲜艳,有机酸丰富,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杨梅酒颜色暗淡、风味不足等问题,以RV171菌为发酵菌,分析了SO2浓度、发酵温度和接种量对杨梅酒色泽和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SO2浓度在40~120mg/L时,a*值和b*值逐渐减小;在30℃至20℃变温发酵条件下,杨梅酒的L*、a*、b*、C值均高于30℃时;随着接种量的增大,L*值减小,a*值减小后略有增大;杨梅酒中酸味物质主要为柠檬酸和乙酸,约占有机酸总量的83%和13%;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在较佳SO2浓度、发酵温度和接种量条件下成品酒样品,显示酒体中主要芳香成分为酯类和醇类,占风味物质总量的60.57%和23.77%,较佳发酵条件下得到的果酒色泽鲜艳,有机酸丰富,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4.
15.
以茶叶浸提液和猪肉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进行发酵制备茶风味乳酸发酵香肠,分别研究最适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适配方为茶叶在85℃条件下浸泡3~4 min,茶叶浸提液与猪肉质量比为4:6(W:W),白砂糖2%、盐3%、味精0.2%、白胡椒粉0.25%;最适工艺条件为:乳糖添加量0.75%、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2 h.该产品具备天然茶叶清新风味,色泽均匀,有发酵型乳酸香肠特有的酸味,润滑的质构,口感舒适,质地较紧密,细腻.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以桑黄发酵液、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双歧杆菌1∶1∶1混合作为发酵菌剂,生产桑黄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桑黄发酵液添加量、奶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菌剂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桑黄风味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桑黄风味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桑黄发酵液添加量15 mL/100 mL、奶粉添加量17 g/100 mL、白砂糖添加量7 g/100 mL、发酵菌剂(8.4×108 CFU/mL)接种量5 mL/100 mL、发酵时间5 h、发酵温度42 ℃。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桑黄风味酸奶感官评分为92.2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86 g/100 g、0.6 g/100 g、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6%。  相似文献   

17.
以黑青稞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黑青稞米酒。主要以黑青稞米酒综合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黑青稞米酒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黑青稞与糯米质量比2∶1、酒曲添加量为0.6%(以混合米质量为基准)、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0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青稞米酒酒体呈清澈淡黄色,细腻醇厚,兼具黑青稞独特的香味和米酒典型的醇香,乙醇体积分数为7.12%,还原糖为20.41 g/100 g,总酸为0.39 g/100 g。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合均匀设计优化了非超声、不同超声场制备大蒜风味物质的工艺,考察了超声频率、超声强度、时间、液料比等因素对大蒜风味物质得率的影响。超声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双频交变超声28/40kHz,超声强度0.45W.cm-2,时间20min,液料比8∶1,制备能力值为0.061mg.g-1.min-1,相对于非超声、单频超声、双频复合超声制备能力值分别提高了144.0%、17.3%、84.8%。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混合均匀设计优化了非超声、不同超声场制备大蒜风味物质的工艺,考察了超声频率、超声强度、时间、液料比等因素对大蒜风味物质得率的影响。超声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双频交变超声28/40kHz,超声强度0.45W.cm-2,时间20min,液料比8∶1,制备能力值为0.061mg.g-1.min-1,相对于非超声、单频超声、双频复合超声制备能力值分别提高了144.0%、17.3%、84.8%。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