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和收入增长对我国食品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一、“十一五”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1、城乡居民收入总量及结构2006年-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59.5元增至17174.7元,4年中绝对额增加5415.2元,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3.5%。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3587.0元增至5153.2元,绝对额增加1566.2元,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8.3%(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3.
地方官员的行为对于一个地区收入增长水平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建立地方官员特征与收入增长水平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运用2010~2014年的数据,结果表明地方官员的不同特征对地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完善官员选拔制度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家庭收入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的连续3d 24h回顾法的食物数据、"称重法"记录的家庭油脂消费量数据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城乡居民谷类和薯类食物消费量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均随收入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肉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畜产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研究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特征和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畜产品消费的分省数据,运用系统方程似不相关估计方法,得到城乡居民牛肉消费不同变量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牛肉消费影响较大,牛肉价格和城市化水平对农村居民牛肉消费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收入增长对营养需求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了收入与营养需求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与营养需求间的关系呈非线性。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实证研究了在不同营养摄入水平上收入对营养摄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对营养需求的影响在不同营养摄入水平上存在异质性,处于高营养摄入区域家庭的营养收入弹性小于处于低营养摄入区域家庭的营养弹性。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应采取差异化的营养政策,同时应重视宣传教育,引导科学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8-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计量经济模型,以国内旅游收入作为因变量,选取国内旅客人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旅客周转量、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国内旅客人数和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对国内旅游收入影响最为显著,且两者均与国内旅游收入显著正相关。最后,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消费总支出反映了旅游业发展速度及居民生活水平程度,分析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5年间陕西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和旅行社数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关于陕西省旅游消费总支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结论,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了解居民茶叶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对保持产业供求平衡有重要意义,且对于茶叶经营主体制定茶叶营销策略也有参考价值。本文基于12城市居民茶叶消费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估计了城市居民茶叶消费收入弹性系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茶叶消费收入弹性为0.23,说明茶叶消费在我国城市居民生活中具有必需品的性质,且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消费收入弹性系数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基于此,提出了茶叶营销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VAR模型的视角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奶业发展受到成本抬升和进口依存加大的双重挤压对我国奶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成本、进口奶粉量价与奶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从脉冲响应看,历史期的牛奶产量和奶粉进口量对奶业增长的作用主要是正向的,且具有长期的波动性;而饲养成本和进口奶粉价格对奶业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的约束作用。从方差分解看,影响牛奶产量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其自身,其次是饲养成本、进口奶粉价格和奶粉进口量。  相似文献   

11.
选取植物油中典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LA)和α-亚麻酸(ALA)为原料,分为7个不同摩尔浓度配比实验组(组1,LA;组2,10∶1 LA/ALA;组3,5∶1 LA/ALA;组4,1∶1 LA/ALA;组5,1∶5 LA/ALA;组6,1∶10 LA/ALA;组7,ALA)体外评估不同比例n-6/n-3 PUFAs对HepG2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60μmol/L各实验组均可降低HepG2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TNF-α和IL-6水平,提高抗炎因子IL-10和抗炎介质LXA4水平,其中组4(1∶1 LA/ALA)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释放城镇居民消费潜力、提高其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收入分配视角出发,在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变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禽肉及蛋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等消费支出受收入的绝对数变动的影响在减弱;食品消费支出已从生存性消费逐步转向发展享受性消费。经预测可见,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额绝对额仍呈增加趋势,然而,随着收入差距的减小,并不会对消费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1995--2010年城镇居民粮食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现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二者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如果短期波动远离长期均衡,就会以0.7652的调整力度快速回到均衡状态;我国城镇居民的粮食消费支出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即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经济水平的提升却不是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福建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的感知现状,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感知对城乡居民猪肉、鱼肉和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传统的收入、价格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外,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感知也会影响居民对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选择,并且这种影响较为复杂,一是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存在差异,二是对不同动物性食品消费的影响也不相同。当面临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时,居民不应简单地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而是更加理性地调整动物性食品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往国内在研究食品安全风险来源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探寻风险来源的渠道以及可能的控制方法上,而对于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食品安全影响因素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问卷的形式对全国城乡755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来源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调查。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卡方检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并检验了不同类别的消费者特征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政府对烟草产品长期实行重税政策在增加政府收入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分析了政府对烟草产品征收重税的基本理由是增加政府收入和减少烟草消费,找出了在减少烟草消费方面效果并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烟草税收对各级政府的内在激励、卷烟价格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卷烟承载的社会交往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一个强大的销售流程对推动收入增长至关重要。贵公司是否也有一个强大的销售流程呢?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和实现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目的,以拓展的消费价值理论为依据,选取在扬州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探析美食消费价值与游客行为意图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中目的地美食形象与美食态度所发挥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美食消费价值不仅对游客行为意图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能通过目的地美食形象与美食态度的中介效应及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三条路径,对游客行为意图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美食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理论,对旅游饭店管理者以及美食从业人员改进营销措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VAR模型的视角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奶业发展受到成本抬升和进口依存加大的双重挤压对我国奶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成本、进口奶粉量价与奶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从脉冲响应看,历史期的牛奶产量和奶粉进口量对奶业增长的作用主要是正向的,且具有长期的波动性;而饲养成本和进口奶粉价格对奶业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的约束作用。从方差分解看,影响牛奶产量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其自身,其次是饲养成本、进口奶粉价格和奶粉进口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啤酒市场具有年消费量超过4000万千升、产值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但由于啤酒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消费量,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持续多年。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扩产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啤酒市场到底还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即消费量的最大限度是多少、每年到底还会增加多少消费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