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大大高于农村居民;消费顺序存在差距;产品消费级次的差距以及质量档次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严重的城乡差别政策;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三是城乡消费环境存在差距;四是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存在差距。今后我国须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变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导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施城乡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等方面努力,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养殖产品消费演变和结构变化基础上,应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研究了我国城乡居民养殖产品需求趋势。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养殖产品消费年增长率快于城镇居民,但由于其消费起点较低,城乡居民养殖产品消费差距并没有缩小;奶及加工品、水产品、禽类在城乡居民养殖产品消费结构中增加幅度明显,而猪肉消费比例有较大的降幅,表明养殖产品消费结构逐步趋于多元化;肉类、禽类、蛋类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水产品、禽肉加工品成为城乡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但农村居民的奶及其加工品的消费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
消费结构变化一直是国外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基于消费结构变化理论,根据1991~2006年我国农村部分收入和消费数据,分析了农村地区基础性的食物消费与其他消费的关系及各自所属层次,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是按层次结构发展的,农村居民肉类消费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已经形成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收入结构的特征,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各种收入比例得到合理的调整,为农民收入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形成具有优势的收入结构。这种多元化的收入结构特征,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加强农民内生增长动力,完善农村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多元化收入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分析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人口结构、消费方式以及所处的市场环境等肉类消费影响因素,可以判断出未来农村居民肉类需求增长潜力巨大,是将来畜牧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总量未来将继续增长,品质消费将占据重要地位;猪肉消费仍将占据主导地位,禽肉、牛羊肉消费增长空间巨大;城乡居民肉类需求多样化趋势日益显著,市场细分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6.
利用对福建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的感知现状,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感知对城乡居民猪肉、鱼肉和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传统的收入、价格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外,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感知也会影响居民对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选择,并且这种影响较为复杂,一是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存在差异,二是对不同动物性食品消费的影响也不相同。当面临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时,居民不应简单地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而是更加理性地调整动物性食品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7.
运用2003~2008年间国内部分省市城乡居民养殖产品及其加工品消费支出与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面板数据,结合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养殖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消费趋势。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后对肉类、水产品、禽类等养殖产品消费的增长空间较大;而城镇居民则对肉禽加工品、奶类及加工品需求更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回顾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了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几个主要因素,如经济收入、食物资源、消费环境、城镇化、社会风俗与消费观念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释放城镇居民消费潜力、提高其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收入分配视角出发,在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变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禽肉及蛋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等消费支出受收入的绝对数变动的影响在减弱;食品消费支出已从生存性消费逐步转向发展享受性消费。经预测可见,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额绝对额仍呈增加趋势,然而,随着收入差距的减小,并不会对消费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食物当量统一量化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结合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探讨了居民食物消费种类的变化;通过进一步比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和不同收入阶层食物消费性支出,对比分析中国城乡居民及不同收入群体间的食物消费支出差异。研究发现,居民消费的食物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种类趋于多元化;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逐年降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持续增加,未来我国食物安全问题将转变为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安全问题;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及饮食结构相似的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目前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已达到要求,肉类食物的摄入量略高于标准,但奶类的消费量还远远低于营养目标,食物消费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收入增加激发了居民消费潜力,居民消费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农村居民消费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新兴消费群体,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与消费模式变化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消费协调视角对农村居民新阶段的消费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如何优化农村居民消费模式,改善消费结构,使农村居民消费模式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国民经济绿色发展大战略相协调,构建消费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食品消费关系社会民生,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06—2012年全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收入数据,运用ELE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拟2013—2017年各食品的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水产品长期具有高档食品特征,对收入变动十分敏感,其与奶制品是今后食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肉禽和蔬菜基本需求逐期递增,收入弹性具有收敛趋势;受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的影响,粮食、蛋类等低价食品的消费需求增加;生存型消费支出约占30%,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向膳食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北京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将不断发生变化。本文根据北京市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情况,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消费需求现状进行基本需求、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需求弹性分析,并据此提出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1999年6月,受农业部畜牧局的委托,我们对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四川、广东6个省(自治区)进行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调查。每省设计调查规模为110户,实际收回涉及省、地级市、县城、乡镇和村各个层次的城乡居民有效样本共633户,其中城镇居民359户,农村居民274户。利用这些样本我们估测出了我国1998年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量和消费结构,并对城乡居民的畜产品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 一、城乡居民畜产品的消费总量 (一)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已达较高水平 根据调查,扣除头、蹄、尾、下水并按市场零售量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我国农村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影响因素,利用1982—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农村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等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多种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就消费量的四段异常波动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与农村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消费习惯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模型中城市化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30,农村居民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11,消费习惯的弹性系数在0.70以上;误差修正模型中只有消费习惯通过t检验,其弹性系数在1.1以上;突发事件是造成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短期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这又会随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消费习惯的黏性而逐渐回归正常。长期来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对其食用植物油消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短期来看,消费量的变动主要受消费习惯影响,而与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性不强。基于上述结论,就当前农村地区食用油摄入过量问题,提出注重城市化建设质量、加快乡村振兴实施步伐、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健康消费习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据     
《印刷工业》2015,(Z1):35
<正>7.4%在2015年1月2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首次对外公布了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2014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元,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滑落至1990年以来的新低。以美元计,则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同时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3倍城乡居民收入比在2014年再度回落。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村居民纯收入989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首次降至"3"倍以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安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为研究农村居民口粮消费与经济因素的关系,探讨家庭收入和价格变化对中国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的影响,以及价格变化对口粮间的消费替代研究,本文对全国2003—2009年的省级农村消费数据进行了整理,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确定AIDS消费模型的类型,并得到了口粮消费的自价格弹性、互价格弹性、支出弹性等。结果发现,随着收入的上涨,居民倾向消费更多的是水稻;小麦和水稻之间有较强的替代性。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将推动口粮消费的变化,尤其促进水稻消费增长,因此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先重视发展水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肉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畜产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研究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特征和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畜产品消费的分省数据,运用系统方程似不相关估计方法,得到城乡居民牛肉消费不同变量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牛肉消费影响较大,牛肉价格和城市化水平对农村居民牛肉消费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入户跟踪调查,采用3d 24h膳食记录结合称重法,获得江苏省139户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定量分析现阶段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的食物消费结构与特征,并比较地区、收入水平及年龄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数据可知,江苏省农村居民肉类消费过量,而对奶类、水果、杂粮等食物消费明显不足。建议提高农村居民营养认知水平,加大对农村居民营养知识的普及,引导居民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2年、2013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数据,以全国、多区域及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营养状况。研究发现,2012年我国各地区、各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粮食消费减少,禽蛋奶水果等副食产品消费增加;能量摄入量高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规定的目标值,但谷物供能和蛋白质摄入量低于目标值,但差距正在缩小,脂肪供能比低于30%但逐年上升,脂肪摄入量过多且不断增加,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