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魏艳梅  于湛  王莹  魏亦 《食品工业》2022,(1):315-317
随着对食品安全重视的加深,人们对蔬菜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也越发关注.试验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白菜和酸菜两种样品中的10种微量元素(As、Cd、Cr、Cu、Fe、Hg、Se、Sn、Pb、Zn).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白菜和酸菜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十分丰富,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泰国、越南、柬埔寨3国香米矿物元素含量差异,并对产地进行鉴别.方法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泰国、越南、柬埔寨3国75份香米中Cr、Ni、Cu、Zn、As、Se、Cd、Hg和Pb 9种矿物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元素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或毒性并不是简单的与元素总量有关,主要取决于元素存在的化学形态。食品中元素的形态分析对食品安全控制与营养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联用技术融合了2种或2种以上分析技术的优点,是目前最重要的形态分析方法。依据近年来有关元素形态分析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的研究报道,分别介绍离子色谱(IC)、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在食品中砷、汞、锡、硒、铬和溴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硒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不同形态的硒对人体的功能不同, 其中有机硒在抗氧化、抗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对人体有重要作用。人体获取硒的途径主要通过膳食摄取, 如食用天然富硒食品、人工合成有机硒产品及有机硒强化剂等。市场上的富硒食品质量参差不齐, 为合理地评价食品中硒的摄入形态和水平, 对食品中硒的形态及含量的检测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对食品中有机硒检测分离、形态分析以及含量测定等进行了综述, 并对以液相萃取法和酶解法为主的分离方法, 以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GC-ICP-M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HPLC-ICP-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以及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CE-ICP-MS)为主的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以期对食品中有机硒的检测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促进食品中有机硒检测标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ICP-MS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铬、镍、砷、硒、镉、汞、铅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了85个烟叶样品中的铬(Cr)、镍(Ni)、砷(As)、硒(Se)、镉(Cd)、汞(Hg)和铅(Pb)含量。结果表明:①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回收率96.34%~106.7%,检出限7.974~147.8ng/L,相对标准偏差1.41%~9.78%;②烟叶中的Cr、Ni、As、Se、Cd、Hg和Pb含量随品种和产地的不同差别较大,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烟叶的差别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水产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HNO3-HClH2O体系消解样品,通过在溶液中加入Au标准溶液消除系统的Hg记忆,普通/ORS混合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水产品中Li、Be、Al、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Ag、Cd、Sn、Sb、Te、Ba、Tm、Hg、Tl、Pb、U等28种微量元素。经标准物质和加标样品检测验证,测定结果与推荐值(或加标值)基本相符,回收率85.3%~110%,相对标准偏差RSD10%。28种元素的检测限(LOD)为0.001~0.022mg·kg-1。本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开展水产品中28种微量元素的同步检测。  相似文献   

7.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丰富的化学形态,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不同硒形态对人体的生物活性不同。无机硒主要包括硒酸Se(Ⅵ)、亚硒酸Se(Ⅳ),有机硒主要包括硒蛋白、硒核酸和硒多糖等大分子硒,及硒代胱氨酸(selenocystine,SeCys2)、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nonine,SeMet)、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thyl selenocysteine,MeSeCys)、硒代乙硫氨酸(selenoethionine,SeEt)等小分子硒化物。无机硒不易吸收,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有机硒易吸收,适当摄取对人体有多方面益处。准确测定食品中不同硒形态及具体含量,对人体按需摄入硒元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食品行业中硒形态检测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果蔬、水产、药食同源的中药、茶叶、谷物等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提取、分离、分析技术,重点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在不同食品中检测硒形态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硒形态分析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畜禽肉中10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曦 《肉类研究》2014,(8):15-1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畜禽肉中Cr、Ni、Cu、Zn、As、Se、Cd、Sn、Ba、Pb等10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体系对样品进行消解,基于氢气和氦气混合的碰撞反应池技术有效地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待测元素的干扰,选用Sc、Ge、Y、Rh、In、Re等元素为内标混合液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方法的检出限在0.003~0.780μg/L之间,Cu、Zn的线性范围0~200μg/L,Cr、Ni、As、Se、Cd、Sn、Ba、Pb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L,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皆大于0.997,加标回收率84.80%~131.4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红菇中微量元素Pb、As、Cd、Cr、Se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微量元素在红菇菌盖和菌柄中的含量存在差异。该方法检出限在0.006 42μg/L~0.021 2μg/L之间,该法加标回收率在95.4%~102.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4.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贵州芸豆主产地28份芸豆样品中Na、Mg、P、Ca、Cr、Mn、Fe、Cu、Zn、As、Cd、Hg、Pb 13种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贵州...  相似文献   

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用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了近十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的最新联用技术进展,主要阐述了ICP-MS与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流动注射(flow injection,FI)、电热蒸发(electric heating evaporation,ETV)、激光烧蚀(laser ablation,LA)和氢化物发生(hydride,HG)的联用技术研究进展,对各种联用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归纳,最后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技术,并将ICP-MS技术与传统无机分析技术进行比较,发现ICP-MS技术具备多种分析优势,基本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大多数缺点,是进行元素分析的理想方法。通过实际的查阅分析,发现在近几年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中,已逐步将ICP-MS检测方法增加到标准中,使得该方法规范化标准化。在食品监管过程中,食品安全标准中的ICP-MS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食品检验中,主要在食品中的重金属分析、元素形态分析、稀土元素分析和营养元素分析等方面应用。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包装饮用水的检验中存在着标准使用不准确的问题,并从合理使用标准方面提出了加强标准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发展和仪器分析技术的进步,微量重金属元素As、Hg、Se等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民众关注,在各种“超标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元素形态分析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联用技术集高效分离与高灵敏度检测技术于一体,是形态分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围绕As、Hg、Se元素的形态分析对现代常用的仪器联用技术及相应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未来元素形态分析的发展前景,为研究者检测元素形态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习淦  李洋  陈岚  魏月  马晶军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0):340-347
砷以多种形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毒性也因形态存在差异,暴露于食品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分析食品中砷的形态尤为重要。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PLC-ICP-MS)是当前元素形态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优点。本文详细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在不同食品中砷形态上的应用,以期为日后食品中的砷化合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ICP-MS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回顾了2008年以来国内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述了ICP-MS在食品重金属残留及形态、食品中稀土元素、食品营养元素、食品包装接触材料中有害重金属、食品中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砷是一种公认的有毒有害物质,现在相关研究中常涉及的砷形态包括亚砷酸盐(arsenite,AsⅢ)、砷酸盐(arsenate,AsⅤ)、一甲基砷酸(monomethyl arsenic acid,MMAⅤ)、二甲基砷酸(dimethyl arsinic acid,DMAⅤ)、砷甜菜碱(arsenobetaine,AsB)以及砷胆碱(arsenocholine,AsC)。砷的形态与其生物可给性、毒性密切相关,烹调过程能够影响食品中砷的形态,进而可能影响到砷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性。因此,建立食品中砷形态分析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砷的形态分析的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溶剂提取及微波、超声辅助提取等前处理方法以及砷的形态分析方法在食品中的应用,同时对砷的形态在烹调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中,色谱及其联用技术以其准确度高、分离效率好、简单快速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白酒产品的分析检测。文章主要综述了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白酒风味成分、塑化剂、甜味剂、农药残留及其他成分分析中的最新应用;此外,还对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白酒分析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综述HPLC-ICP-MS联用技术在有机砷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并对HPLC与ICP-MS联用接口技术、有机砷形态的HPLC分离(包括离子交换HPLC、离子对HPLC)进行介绍。随着HPLC-ICP-MS联用技术的发展,在有机砷形态分析中应用将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我国不同区域代表性的野生可食用蘑菇进行前处理,再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和质谱法测定消解液中代表性元素含量并对部分元素进行形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电子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检测常见元素(钾、钙、钠、镁、锌、锰、磷、铁和铜),检测的线性范围均为0~500 μg/mL, 得到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检出限在0.1~7 mg/kg之间;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和质谱检测重金属元素(硼、铝、钛、钒、铬、钴、镍、砷、硒、锶、钼、镉、锡、锑、钡、汞、铊和铅),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0 μg/mL,得到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检出限在0.0001~2 mg/kg之间;同时,确定了对砷和硒的形态分析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并分析无机砷和无机硒的占比,该方法能够满足日常分析检测,并为科学评价野生蘑菇中常见元素含量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作为一门发展成熟的技术在物质组分及含量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是食品营养组分及质量安全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文章对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营养成分分析、风味物质、新鲜度、农药和兽药残留、环境富集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合物检测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在肉类检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