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以不同树龄段漾濞泡核桃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探讨其营养价值,为核桃古树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漾濞泡核桃氨基酸含量不同,氨基酸总量随着树龄增大而增加。以FAO/WHO氨基酸模式谱为标准,中龄树漾濞泡核桃必需氨基酸含量最接近推荐值;以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评价,古树与中龄树漾濞泡核桃SRC值接近,均超过70,比奶粉(67.31)的高。随着树龄的增大,漾濞泡核桃中鲜味、甜味及苦味氨基酸含量增加,而鲜甜味与苦味氨基酸的比值古树最高。不同树龄漾濞泡核桃药用氨基酸含量相差较大,古树核桃药用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01.18 mg/g,食用古树核桃对人体营养保健功能优于中幼龄树。  相似文献   

2.
采集云南17个产地的核桃仁并测定其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通过氨基酸分类、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聚类分析法综合考察氨基酸模式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各地的核桃仁都富含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检测),氨基酸总量为3.35%~5.1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13%~1.76%,药效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67.47%~68.63%,呈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6.86%~40.63%。所测核桃仁氨基酸模式中必需氨基酸搭配不均衡,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核桃仁的比值系数分为61.48~69.54,其营养价值相对较好。经聚类分析得出,云南17种核桃仁中娘青(漾濞)、鲁甸大麻1号(昭通)、宁香(昌宁)、寻倘1号(寻甸)、庆丰3号(昭仁5)产地的核桃仁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阿克陶县玉麦乡引种栽植的5个果桑品种的成熟桑葚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不同品种间的氨基酸组成、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及支链氨基酸含量的差异,采用RAA、RC、SRC等氨基酸评价指标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5个果桑品种的成熟桑葚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0.802~1.323 g/100 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最低,不同品种之间EAA/TAA差异不显著(P>0.05);8632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红果2号次之;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比较得出,除蛋氨酸+胱氨酸之外,其它必需氨基酸接近或符合FAO/WHO氨基酸模式要求;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定可知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不同品种的SRC评分依次为红果2号>8632>台果>大10>果选2号,红果2号和8632的SRC分别为84.863和82.859。说明5个果桑品种中8632和红果2号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作为新疆地区推广的果桑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5种市售坚果中氨基酸组成,比较不同品种坚果间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方法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样品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纸皮核桃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6.264 g/100 g,花生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2.622 g/100 g。使用模糊辨识法对贴近度进行计算得出,FAO/WHO模式蛋白质贴近度为0.840-0.933。结论坚果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显著。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胱氨酸。东北松子的FAO/WHO模式蛋白质贴近度最高,最贴近人体所需蛋白质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13个果桑品种果实中氨基酸组分。对比了不同样品间的氨基酸组成差异,采用RAA、RC、SRC等氨基酸评价指标进行营养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3种果桑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冰糖椹总氨基酸高于其他12种果桑,通过与WHO/FAO氨基酸模式谱(%)的比较得出,果桑果实中缬氨酸和亮氨酸这两种必需氨基酸符合FAO模式,其中韩国大白珍珠的必需氨基酸除蛋氨酸+胱氨酸和赖氨酸以外,均符合WHO/FAO氨基酸模式要求。果桑果实氨基酸评分评定可知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为第二限制氨基酸。冰糖椹、韩国大白珍珠2个品种从氨基酸营养角度值得关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果桑的深层次食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籽粒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本文通过化学分析法研究了67个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特性。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1.86%;18种氨基酸中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丰富,而色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较少;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65%和11.68%;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之比为31.2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蛋白质总量之比为30.78%;氨基酸评分表明,赖氨酸和蛋氨酸+半胱氨酸的氨基酸评分平均值最低分别为47和70,因此赖氨酸和蛋氨酸+半胱氨酸分别为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平均值为60。67个小麦地方品种中7个品种其赖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赖氨酸的氨基酸评分都在60以上;11个品种的必需氨基酸指数较高、均大于65,具有较为平衡的氨基酸组成;13个品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之比超过36%。是蛋白较为优质的小麦品种。结论:与WHO模式比较,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中存在部分优质营养品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闽产食用菌的氨基酸组成特征及其营养价值。方法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食用菌氨基酸含量, 利用鸡蛋蛋白模式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系统评价各食用菌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 食用菌至少包含18种氨基酸, 包括8种成人必需氨基酸、2种儿童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酸味类氨基酸、甜味类氨基酸、苦味类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增香与着色氨基酸、伯胺基氨基酸含量等特殊功效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9%~10.90%、4.51%~16.24%、1.73%~7.77%、2.09%~7.39%、3.03%~9.73%、0.55%~2.30%、4.84%~17.16%、1.30%~4.86%、2.90%~12.06%、3.94%~14.89%, 品种间含量差异明显。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和营养指数依次为40.86%~48.72%、69.10%~95.00%、46.19~88.18、58.37~83.43、7.12~24.53, 品种间营养价值差异明显。蛋氨酸+胱氨酸均相对过剩, 缬草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表现严重不足, 而苯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各品种表现不一。通过聚类分析, 样品可分为3大类: 高、中、低品质蛋白组。结论 18种食用菌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有不同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对薏米及薏米糠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全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薏米及薏米糠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并与其它高蛋白食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薏米及薏米糠蛋白含量与鸡蛋、核桃相当,高于牛乳;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花生相当,高于核桃、大豆和鸡蛋;薏米中赖氨酸为第一限制级氨基酸,薏米糠中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一限制级氨基酸;用必需氨基酸指数表征薏米为可用蛋白源,薏米糠为良好蛋白源;薏米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36.88,薏米糠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2.88,薏米糠中氨基酸较薏米中氨基酸更接近标准模式,营养价值更高,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马关县不同产地草果中氨基酸含量与组成。方法 采用Biochrom30+型氨基酸分析仪检测5个乡镇产草果中氨基酸。结果 草果M2、M4、M5检出17种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草果M1、M3检出16种氨基酸,未检出蛋氨酸,且不同产地草果的氨基酸具有差异。草果TAA为36.02mg/g~45.79mg/g,EAA为14.71mg/g~16.42mg/g,以谷氨酸(6.67mg/g),天冬氨酸(4.72mg/g)含量较高。氨基酸比值系数法显示草果中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均为不足,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均为过剩,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草果中呈味类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分别占TAA的89%、64%。SRC比值系数分显示草果M2得分最高,为65.40。结论 不同乡镇产草果中的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的是草果M2。  相似文献   

10.
7种云南野生食用菌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分析及 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产自云南本地的7种野生食用菌中的17种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和营养评价。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处理样品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计算7种野生菌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比值系数分,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颁布的理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式谱对7种野生食用菌中的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7种野生食用菌中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的是鸡枞和干巴菌,接近理想蛋白质的要求;虽然羊肚菌的各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6种野生菌,但其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较低;除羊肚菌外,其他6种野生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20%,其中块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达28.65%;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在7种野生食用菌中均相对不足,并且亮氨酸是其中5种野生菌的第一限制氨基酸;甲硫氨酸在除黑鸡枞以外的其他野生菌中均相对过剩;鸡枞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85.9,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羊肚菌的比值系数分仅为15.15;7种野生食用菌中赖氨酸的平均含量是WHO/FAO模式谱的1.40倍。结论各类野生食用菌中的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有必要对更多种类、不同产地的食用菌的氨基酸配比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澳洲金鲈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方法采用色谱法和常规分析化学法检测出澳洲金鲈鱼种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含量,并对肌肉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澳洲金鲈鱼种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未测色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赖氨酸,含量最低的是蛋氨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67%;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和胱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8.5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9.64%;澳洲金鲈的蛋白质营养符合E/T应为40%左右和E/NT应为60%以上的参考蛋白质模式标准。澳洲金鲈含有22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亚油酸次之;不饱和脂肪总量为64.4%。结论澳洲金鲈具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等特点,可以作为我国优良品种引进及产业化开发的淡水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湖南省石门当地7个品种鸡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差异,并对其进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采用相关国家标准测定7个品种鸡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鸡肉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ood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O/WHO)标准模式谱对不同品种鸡胸肉和腿肉蛋白质分别进行营养学评价。结果 7个品种鸡胸肉、腿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71.20~74.97 g/100 g、72.65~76.22 g/100 g,粗灰分含量分别为0.90~1.38 g/100 g、0.91~1.28 g/100 g,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15~0.64 g/100 g、2.30~7.74 g/100 g,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29~24.61 g/100 g、19.00~21.80 g/100 g,不同品种、部位间存在差异。7个品种鸡肉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为最高;胸肉氨基酸含量高于腿肉(除壶瓶山鸡),其中青脚鸡胸肉和壶瓶山鸡腿肉的...  相似文献   

13.
澳洲坚果粕营养成分测定与氨基酸组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分析澳洲坚果粕营养成分的含量与组成。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凯氏定氮法及蒽酮-硫酸法等方法对澳洲坚果粕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澳洲坚果粕含脂肪17.22%、蛋白质24.90%、碳水化合物24.78%、氨基酸17种,总量为17.8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的标准,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SRC)为86.95。结论:澳洲坚果粕营养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均衡,是有利于人体氨基酸营养平衡的优质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产地文冠果种仁为材料,对文冠果种仁营养物质、脂肪酸、活性成分、氨基酸等组成与含量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中粗脂肪的含量为56.2%,蛋白质的含量为25.9%,粗纤维含量为10.4%,灰分含量为2.4%。文冠果种仁含有丰富的P、Ca、K、Mg、Na、Cu等多种微量元素。文冠果种仁中含有13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约为91.74%。文冠果种仁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黄酮、甾醇等活性物质。文冠果种仁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24.27%,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为8.44%,亮氨酸含量最高,为1.8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WHO/FAO)的标准,其氨基酸的比值系数评分(SRC)为77.55。文冠果种仁营养物质、活性成分丰富,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并且含有独特的功能性脂肪酸-神经酸,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优质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5.
大麦在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及其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端莉  桂余  方国珊  刘雄 《食品科学》2014,35(1):229-233
通过测定发芽大麦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还原糖、β-葡聚糖、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VB1和VB2的含量,研究发芽时间对大麦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总干物质有一部分降解,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均呈下降趋势;但可溶性低分子糖类、含氮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有很大提高,其中还原糖含量上升2.78%~14.36%,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8.15%,且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逐渐增加,赖氨酸增幅最大(32%)。与未发芽大麦相比,VB2含量增长了17.8倍;VB1含量变化不大;β-葡聚糖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膳食纤维增加。发芽过程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值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增加,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更加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标准计划,第一限制氨基酸由原来的赖氨酸转变为蛋氨酸+胱氨酸。结论:发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麦的营养价值,但对其在利用β-葡聚糖相关功能特性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杂交肉牛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不同杂交肉牛背最长肌肉氨基酸含量。试验选择年龄、体质量和体况接近的安格斯、利木赞、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公牛18头;按不同杂交牛种分为1组(AG×L)、2组(LM×L)、3组(SM×L),每组为6头,各组随机选择3头屠宰,取其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肉牛粗蛋白(CP)及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风味系游离氨基酸(FAA)含量为试验1组>2组>3组;其氨基酸组成即EAA/TAA和EAA/UAA(非必需氨基酸)为试验1组>3组>2组(P>0.05)。2)氨基酸评分,根据FAO/WHO模式比例,其蛋氨酸、缬氨酸是限制性氨基酸,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标准值。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红花苗的营养价值,分析了国内外30种红花苗的蛋白质、粗纤维、抗坏血酸、可溶性糖、氨基酸、矿质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通过与油菜、白菜等6中常见蔬菜对比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综合评价红花苗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红花苗的蛋白质、抗坏血酸含量均明显高于6中常见蔬菜,属于高钾高钙低钠食品。红花苗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范围分别为17.49 g/100 g~20.03 g/100 g、6.650%~7.613%和10.483%~12.413%,变异系数分别为5.23%、6.40%和6.05%。30个参试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大多在36%~39%之间,略低于FAO/WHO理想蛋白标准;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大多在58%~62%之间,接近并略高于FAO/WHO理想蛋白标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60.25~76.40,蛋白质相对于鸡蛋标准蛋白的贴近度为0.90~0.9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均接近1。属于优质蛋白源。His、Ala、Arg、Asp、Glu、Phe这6种氨基酸使得红花苗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参试红花苗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可食用的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