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枣样本的LOC112491224基因序列,设计枣源性成分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为检测市售食品中枣源性成分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方法:将提取好的DNA 10倍稀释至0.0001 ng/μL,进行荧光PCR反应,确定其检测灵敏度.对苹果、梨、香蕉、草莓、葡萄、杏、樱桃和橘子等8种常见的非红枣植物样品进...  相似文献   

2.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物中榛子过敏原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榛子是最常见的食品过敏原之一,选择针对榛子不同基因的引物和探针,进行验证、比对和条件优化,建立榛子过敏原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经实验比较,针对榛子热休克蛋白设计合成的引物和探针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性,检测限可达0.11ng DNA,而且和常见的食物种类无交叉反应,适于榛子过敏原的检测。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食品过敏原的标识管理,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进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榛子是最常见的食品过敏原之一,选择针对榛子不同基因的引物和探针,进行验证、比对和条件优化,建立榛子过敏原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经实验比较,针对榛子热休克蛋白设计合成的引物和探针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性,检测限可达0.11ng DNA,而且和常见的食物种类无交叉反应,适于榛子过敏原的检测。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食品过敏原的标识管理,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进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貉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手段。方法根据貉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扩增反应体系进行实时荧光PCR(RT-PCR)扩增,产物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此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可达到10~(-4)ng貉源性DNA的量。在混合或纯肉样品以及常见的肉制品中均可检测。结论本方法可以满足实际工作中肉类掺假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芝麻酱中的芝麻源性成分,以鉴定预包装产品的真伪。选取3份市售芝麻酱产品,其中1份标示不含芝麻成分,利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法检测结果与产品标签相符,建立的检测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实时荧光PCR检测饲料中鸭源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的鸭线粒体DNA基因片段序列,用Primer6.0软件设计针对鸭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及探针,建立一种检测鸭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方法.以鸭、鸡、鹅、牛、羊、猪、马、鸽、水貂、鱼、猫肌肉组织DNA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只有鸭具扩增曲线,其余样品和空白对照则无扩增曲线,说明该引物及探针只对鸭有特异性.对不同含量的鸭肉粉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结果表明灵敏度约为0.01%(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的家常蔬菜,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过敏原。针对胡萝卜抗冻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验证和条件优化,建立胡萝卜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经实验比较,针对胡萝卜抗冻蛋白设计合成的引物和探针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性,检测限可达1 ng DNA,而且和常见的食物种类无交叉反应,适于胡萝卜成分的检测。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食品过敏原的标识管理,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进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S建立一个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有效检测猪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S以猪雌激素受体基因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液氮研磨结合试剂盒抽提的方法提取猪肉中的DNA,分别以300S,30S,3S,0.3S和0.03Sng为模板量进行梯度反应,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SYBR法)建立检测方法。结果S以Ct值作为纵坐标,以lgXS(X为DNA的量,ng)的值作为横坐标,得到标准曲线方法Ct=30.473-3.542lgX,SR2=0.9997;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2 Spg。结论S该猪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简单快捷,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作为市场监督和检测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掺假掺杂是当前食品检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了鉴别腊肠中植物成分的方法,和常规PCR比特异性强,简便快速,同时实验采用完全闭管检测,降低了污染机会,为腊肠中植物成分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28个样品分别进行鹅、鸡、鸭、猪源性荧光PCR扩增反应,结果表明市售的鸭血制品中均有鸭成分,未发现直接以别的动物血制品冒充鸭血产品的情况,但在鸭血制品中掺入别的动物血液的情况较为普遍.28个样品中只检出鸭成分的样品有9个,同时检出3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样品有1个,其余样品均检出2种动物源性成分.在掺假的鸭血制品中,掺...  相似文献   

11.
12.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中总砷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中总砷污染水平,为开展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中砷污染状况的评价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30种野生食用菌品种,按GB/T 5009.1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所采集的野生食用菌中的总砷,根据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30种171件新鲜野生食用菌中总砷含量范围为0.05~4.91mg/kg,其中楚雄松茸的总砷含量最高,为4.91 mg/kg;野生食用菌的平均超标率为11.1%,而松茸超标率为100%。结论本次调查选取的野生食用菌中大部分样品的总砷含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应加强对超标野生食用菌的监测,同时也要开展对野生食用菌干制品中污染物的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常见肉类中鸭源性成分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筛选引物、探针体系,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常见肉品中鸭源性DNA的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线粒体基因设计50对引物探针,以鸭DNA为模板,利用PCR和荧光PCR方法筛选引物探针并确定反应条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试验,最终确定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引物、探针及反应条件。结果当样本含量为0.1%时,本方法仍可特异、灵敏地检出鸭肉成分,检测Ct值可稳定在20以下。结论建立了常见肉品中鸭源性DNA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可用于肉类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野生食用菌研究开发浅析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20多年来我国野生食用菌的研发情况,重点从野生食用菌资源及分布、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目前野生食用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云南省常见新鲜野生食用菌中硒含量水平。方法 收集云南省9个州市常见新鲜野生食用菌共计26个品种189件, 按照GB 5009.93-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中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所采集的新鲜野生食用菌中的硒含量。结果 189件新鲜野生食用菌中有188件样品中检出硒, 检出率为99.5%, 硒含量范围为0.5~2670 μg/100 g, 平均值为126.0 μg/100 g, 中位值为35.0 μg/100 g, 其中硒含量最高的是昆明的干巴菌, 为2670 μg/100 g。结论 本研究为云南省常见新鲜野生食用菌中硒含量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双歧杆菌属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序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鉴定食品中双歧杆菌属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体系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最后采用该方法对市售25 份标示含双歧杆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特异性检测双歧杆菌属细菌,对近缘的乳杆菌属、链球菌属及食品中常见菌群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均无扩增。双歧杆菌DNA检测绝对灵敏度可达到2 pg,相对灵敏度可达到104 CFU/mL。重复性测试表明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同时进行了杂菌干扰检测实验,在培养物水平和纯基因组DNA水平上将青春双歧杆菌ATCC15703与大肠杆菌ATCC25922混合进行检测,检出Ct值较纯菌检测时无显著影响,表明建立的荧光PCR方法抗干扰能力良好。对25 份市售实际样品进行测试,有5 份标识含有“双歧杆菌”的样品未检测出双歧杆菌成分。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法能准确、快速检测食品中双歧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云南产6种野生食用牛肝菌的氨基酸组成及氨基酸评分、多酚提取物及其抗氧化活性、多糖制取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种牛肝菌中17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氨基酸总量为23.13% DW(B. bicolor)~30.69%DW(B. speciosus),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疏水性氨基酸所占比例较高;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半胱氨酸是含量最高的氨基酸种类;以总氨基酸为基础,6种牛肝菌氨基酸评分较高,为0.59(B. speciosus)~0.94(B. bicolor)。6种牛肝菌中多酚含量丰富,为1.20 mg GAE/g DW(B. Sinicus)~10.32 mg GAE/g DW(B. speciosus);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特别是B. bicolor和B. craspedius表现出显著高于BHT的抑制脂质体过氧化的能力(p<0.05)。6种牛肝菌水溶性粗多糖得率较高,为11.67% DW(B. craspedius)~20.00% DW(B. speciosus);粗多糖中的60%醇溶组分和40%醇溶组分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表明6种野生食用牛肝菌的营养价值高,多酚及多糖等功能性成分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是潜在的抗氧化物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野生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本实验以我国北方三省(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群众喜食的几种常见野生食用菌为材料,与市场上常见的平菇和香菇作对比,以比较不同食用菌间的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11种野生食用菌在灰分含量方面大大高于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综合评价方面平菇(CK1)和香菇(CK2)高于吉-2、吉-3,低于其他地区食用菌。在多糖、粗纤维方面,平菇(CK1)和香菇(CK2)处于中等水平。总体来说,尽管野生蘑菇营养成分差异较大,但与栽培食用菌相比野生食用菌开发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