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0~6岁儿童血砷水平及饮食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上海市6个区抽取的居(村)委会0~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全血标本采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全血砷元素进行检测,并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饮食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饮食研究因素中,海鱼海虾、淡水鱼淡水虾及贝类分组:≤3次/月、1~3次/周与4~6次/周;主食米、面及牛奶分组:<50、50~100与≥100 g/d。结果 此次调查儿童总人数为2 263人,血砷浓度范围为0.12~27.94 μg/L,中位数(P25,P75)为2.26(1.63,3.09) μg/L。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米、面、海鱼海虾的摄入量越高,儿童血砷水平越高(P<0.05),淡水鱼淡水虾高摄入组血砷水平反而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次调查92.4%(2 091/2 263)的儿童血砷浓度处于正常范围(<5 μg/L),与对照组比较,米、面、海鱼海虾的摄入量越高,儿童血砷水平越高,而淡水鱼淡水虾的摄入量越高,其血砷水平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生长发育较早,当今儿童体型与以前的同龄儿童体型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儿童体型的变化影响童装的设计生产。以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接触式的测量方法获取大量与服装有关的部位的体型数据,并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当今儿童体型特征,并与国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一、3-6岁儿童的生理特点3-6岁儿童身长和体重的增长相对来说比婴儿时期减慢,但四肢的增长比例却加快,体形逐渐变得细长(6岁儿童的腿长可占身长的44.6%),2岁以后的幼儿平均每年约增体重1-2公斤。学龄前儿童骨骼的化学成分与成人相比,骨胶多,钙盐少,因而骨的弹性大,硬度小,受压时,易弯曲变形,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需要充足供应,3-6岁幼儿处于长牙及换牙时期,乳儿从6个月开始出牙,20个乳牙最晚到2-3岁时出齐。6-7岁左右萌出恒牙,虽然最初的一个恒牙在6岁左右开始长出,但它的钙化过程却早在出牙前已经开始,因此及早地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学龄前儿童胃肠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如胃的蠕动能力较弱,胃腺数目较少,胃腺分泌的消化酸度低,消化酶的含量比成人少,消化食物的能力较弱,应 相似文献
4.
《饮食科学》2018,(20)
目的 :通过调查湘西地区0~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为本地区合理补充维生素D_3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在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就诊的0~6岁儿童52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0~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_3平均水平为(58.53814.154)noml/L,维生素D_3缺乏及不足者486例,占92.05%;男、女童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1~3岁和3~6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组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3~6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土家族组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与土家族及苗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水平严重偏低,因积极加强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对于体弱儿家长及少数民族家长的宣教力度,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从而减低维生素D_3缺乏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学龄前幼童继续处于较旺盛的生长发育期.这个时期身体发育的特点是:体重增加较慢了,身长增长仍然较快,乳牙和恒齿的交替由蕴育到开始进行,特别是统帅全身器官的神经和大脑更成熟.在5周岁时,大脑重量要达到成人的90%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10)
目的:了解南京市3~6岁入托幼儿营养状况,膳食选择与饮食习惯的现状,为儿童科学合理的饮食和制定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辅以现场观察的方式获取南京市入托幼儿的营养状况、膳食选择、膳食习惯等相关信息。结果:南京市入托幼儿营养状况存在营养不良状况,超重肥胖率较高,营养不良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南京市入托幼儿主食、蛋类、奶类的摄入较为充足,粗杂粮和豆类摄入不足,蔬菜、畜肉、禽肉、水产、水果和饮水的摄入情况一般;南京市入托幼儿基本能够养成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和甜饮料的饮食习惯,食用甜零食与营养补剂班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大班幼儿食用甜零食比小、中班严重,大班和中班幼儿食用营养补充剂比小班多。结论:南京市入托幼儿营养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由于营养摄入不均衡、饮食习惯不合理所致的营养不良、低体重及超重肥胖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南京市幼托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指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8.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我区涞源县农村贫困山区221名三岁以下儿童血清维生素A含量的正常分布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求出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涞源县三岁以下儿童血清维生素A含量普遍较低,调查221名儿童中维生素A营养不足的占32.6%、<10ug/dl者为8.6%,为维生素A缺乏地区,应该提起重视,并为今后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3~6岁儿童正处于幼儿阶段,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儿童表现出活泼好动、行走稳健以及跑跳相对稳健的特点.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童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生产出来的服装要具有穿着舒适性,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更受家长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A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A醇及其酯类衍生物的特殊结构,使维生素A成为生命体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物质和化妆品常用添加剂。维生素A醇及其酯类衍生物中5个共轭双键及羟基或酯基的存在也使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光、氧、热等因素作用下极易发生氧化、脱水和聚合等反应,导致结构变化而降低其保留率及生物利用率。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乳化或者包埋处理维生素A来隔绝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与上述影响因素的接触。本文对维生素A醇及其酯类衍生物在光、氧、热和溶剂等因素影响下的稳定性及其结构和保留率的变化,反应机理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高维生素A的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了解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对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郊区某小学一、二年级6~8岁学生294名,男女各半,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干预,两组保持日常饮食,干预组每日补充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250 ml。采用连续3日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学生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检测学生血清视黄醇水平。结果 干预后男、女干预组及对照组维生素A的摄入量均低于国家推荐标准。干预后干预组维生素A摄入量增加(P<0.05)。干预前,男、女干预组和对照组间血清视黄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北京市郊区6~8岁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素的摄入量不足。补充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提高了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3~6岁儿童气质发育现状及特点,探讨3~6岁儿童气质特征与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平房乡5所幼儿园832名3~6岁儿童及其1名主要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问卷的方式调查3~6岁儿童的一般状况、养育情况等;分别采用《中国3~7岁儿童气质量表(CPTS)》《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调查评价3~6岁儿童的气质发育特点和饮食行为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气质特征与饮食行为的关系。结果:832名3~6岁儿童气质类型分布情况为平易型23.2%(193名)、中间近平易型32.3%(269名)、中间近麻烦型15.4%(128名)、发动缓慢型15.3%(127名)、麻烦型13.8%(115名)。积极型气质(平易型和中间近平易型)占55.5%,消极型气质(中间近麻烦型、发动缓慢型和麻烦型)占44.5%;不同气质类型和气质分类的3~6岁儿童在挑食、食物响应、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外因性进食、情绪性进食和主动进食能力等儿童饮食行为维度的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消极型气质的儿童主动进食能力得分较低,其余维度得分较高。Logis...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部分城乡居民血清维生素A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安徽省部分城乡地区6周岁以上居民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通过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合肥市某区和安庆市某农村年龄在6周岁以上居民468名,于2010年8月至2010年10月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血清视黄醇浓度水平,同时测定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对象血清维生素A缺乏及边缘性缺乏率为15.6%(血清视黄醇0.3μg/mL),维生素A正常率为84.4%(血清视黄醇0.3μg/mL)。调查对象的维生素A水平在地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均年收入、BMI、DBP、SDP、TC和TG分布上存在差异(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视黄醇浓度水平与地区、年龄、受教育程度、BMI、DBP、SBP、TC、TG和Hb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视黄醇浓度水平与地区、年龄、TC和TG呈正相关。安徽省部分城乡地区6周岁以上居民存在一定比例的维生素A缺乏状况,并可能受地区、年龄、性别、TC和TG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调查评估中国1~6岁儿童膳食结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纳入11个省和2个直辖市的2 036例1~6岁儿童。以面对面访谈形式,采用辅以食物量化图片的在线膳食日记法收集膳食和营养素补充剂信息。基于《中国食物成分表》进行能量和营养素换算。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评估。结果:该群体膳食结构不合理,不同月龄儿童均存在蔬菜、水果、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不足,小于推荐量的人群占比为74.55%~95.13%、67.86%~85.84%、74.11%~82.74%、60.03%~91.15%、86.28%~94.25%。在营养素方面,不同月龄儿童在蛋白质、铁、磷、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方面均较为合理;而其对碳水化合物、钙、镁、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9的摄入量均偏低,小于平均需要量的人群占比分别为49.56%~76.98%、68.33%~96.02%、50.00%~65.10%、48.24%~69.47%、62.90%~92.48%、62.95%~85.78%。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庆市垫江地区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提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岁以下儿童进行基本情况、家庭情况、营养膳食等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垫江地区6岁以下儿童摄入营养基本均衡,营养搭配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看护人育儿知识水平有限,相关营养搭配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儿童膳食以米面类为主,另外摄入频率较高的是肉类、蔬菜类、水果、蛋类、豆制品,而牛羊奶或奶制品、鱼虾类、肝类摄入频率较低。结论:进一步加强农村儿童营养膳食搭配、推广科学育儿知识,是重庆市垫江地区下一步儿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了解我国儿童家长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开展精准食品安全宣教,减少家庭食源性疾病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在7个城市的13 923名3~12岁儿童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及需求。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为18.6分(总分29分),及格率为68.7%。易错知识点包括熟食室温存储时间、食品保质期、易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食品贮存环境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受地区、文化程度、职业、家长类型、是否关注食品安全、孩子是否讲过食品安全知识以及是否阅读孩子带回来资料的影响。家长最关心的前三位内容为滥用食品添加剂(84.9%)、卫生状况不合格(82.9%)、农药/药物残留(82.7%)。受家长信任的信息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广告(76.1%)、书籍/报纸/期刊(70.4%)、微博/微信等新媒体(57.7%)。家长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仍存在短板,需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以及小手牵大手形式开展精准专题宣传,并特别关注文化程度低,从事食品行业的家长以及孩子父亲和保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肉类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营养和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全民健康。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0年开展的人群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项目中的肉类消费数据,共纳入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2 39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肉类消费数据,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各种肉类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肉类消费率为91.9%。其中,猪肉消费率为77.4%,牛肉消费率为50.6%,羊肉消费率为21.5%,禽肉消费率为23.0%。居民肉类消费模式受到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的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猪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是民族,牛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民族、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羊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和家庭月收入,禽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是家庭月收入。结论 北京市居民肉类消费率较高,肉类品种日益丰富,膳食结构逐渐完善,但猪肉仍是居民主要肉类消费产品,应给予居民科学营养指导,有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是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出现营养不足的状况,则会造成发育迟缓。3-6岁儿童的营养不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饮食行为以及家长的喂养方式,而3-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习惯与家庭、幼儿园以及社区环境等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挑食、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足,本文探讨了3-6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足与饮食习惯、喂养行为的相关性,并提出改善儿童饮食习惯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儿童饮食方式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