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避免高温爆破早爆事故的扩大升级,对不可逆起爆网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高温爆破作业安全对起爆网路的功能要求,提出并定义了不可逆起爆网路;其次,通过起爆网路器材选型和起爆网路传爆属性分析,优选并推荐使用"四通连接大把抓复式起爆网路"和"雷管孔外接力逐孔起爆网路"两种不可逆起爆网路;最后,合理应用不可逆起爆网路,将爆破工艺流程中的警戒和联网工序前置,缩短爆破器材在高温炮孔中的留置时间。实践表明:不可逆起爆网路能够有效避免高温爆破早爆事故的扩大升级,有利于灾后盲炮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李峰 《爆破器材》2021,50(2):58-64
将导爆管雷管用于逐孔起爆网路设计中,结合雷管段别设置和延期误差,确定出25 ms(MS2)、50 ms(MS3)作为炮孔的最佳延期时间;利用正态分布概率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该延期时间能够提高地震波干扰降振的概率,避免多孔齐发、后排先爆现象的发生;结合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开发了台阶爆破逐孔起爆网路设计系统,实现延时爆破网路设计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经实践表明:该系统设计的起爆网路,爆后岩石块度均匀,大块率低,爆破振动明显降低,无飞石、滚石侵限的发生,爆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合肥17层高楼爆破网路设计及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余德运  郑德明  赵翔  曹鑫 《爆破》2006,23(1):52-55
合肥一栋17层高楼拟予爆破拆除.因炮孔总数高达53000个,为防止因起爆网路失效而导致爆破任务失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了孔内导爆管雷管簇并联,每层楼由四通联成2个多通路闭合网路,层间8通路的自下而上顺序0.5 s延期的起爆网路.用概率论的方法计算了每层主要网路的可靠度.理论计算和爆破实践表明该网路设计是可靠的,能满足巨大炮孔数量楼房拆除爆破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袁正玉  王福江 《爆破》1997,14(3):42-45
阐述了平巷掘进爆破工程中,偶然遇到的盲炮,残孔等未抛出的爆碴 ,被后爆孔的膨胀挤死,后炮孔内药卷被前相邻爆孔的膨胀,压实等现象,分析了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露天深孔爆破导爆管起爆网路产生盲炮,确保爆破施工安全,按照露天深孔爆破作业流程,通过分析导爆管起爆网路盲炮产生原因,建立了事故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性分析,求出事故树最小割集为32个,最小径集为4个。得到了结构重要度排序,提出了盲炮事故预防的对策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爆破设计、施工和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露天深孔爆破导爆管起爆网路产生盲炮,确保爆破施工安全,按照露天深孔爆破作业流程,通过分析导爆管起爆网路盲炮产生原因,建立了事故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性分析,求出事故树最小割集为32个,最小径集为4个。得到了结构重要度排序,提出了盲炮事故预防的对策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爆破设计、施工和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雷管延时误差引起的同段齐发炮孔起爆时刻离散及分段爆破振动叠加效应缺乏深入研究,给非电起爆网路单响药量取值及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article peak vibration velocity, PPV)预报带来极大困难。考虑雷管延时误差的正态分布特性,利用概率理论分析雷管段别及延时误差对炮孔起爆时刻重叠的影响规律,构建同时起爆炮孔排数的概率计算模型(probability calculation model, PCM);研究同段齐发炮孔起爆时刻的离散效应及等效药量取值方法,创新性提出修正单响药量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现场PPV预测。结果表明:传爆网路的延时误差累积,引起显著的分段爆破振动叠加现象,导致非电起爆网路实际单响药量大于设计值;孔外MS3传爆、孔内MS11起爆与孔外MS2传爆、孔内MS9起爆的非电网路,同时起爆炮孔排数的期望值分别为2.35和4.67;同段齐发炮孔等效药量值比该段总药量小,可利用缩比因子折算同段齐发炮孔数目计算得到。利用修正单响药量回归爆破振动速度模型拟合效果好,两项工程应用的PPV预测值与监测值间平均相对误差(absolute relative error...  相似文献   

8.
王忠康  杨仕教  王富林  郑建礼 《爆破》2016,33(2):123-127
水下炸礁在港口建设、航道疏浚等水运工程中运用日益广泛,但水下爆破受施工环境和相关因素影响,相对陆域爆破难度较大。炸礁工程位于近海港区,待爆礁石为中硬岩,爆区四周环境较好。施工中采用炸礁钻爆船逐块作业,选取115 mm炮孔、炸药单耗1.62~2.07 kg/m3、孔距2.5 m、排距2.4 m、超深1.5 m的爆破参数,采用排间毫秒延期起爆网路,同时实施安全与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爆破安全。结果表明:水下炸礁爆破效果良好,炮孔全部起爆,礁石块度均匀且较为破碎,无浅点,爆破振动与水中冲击波在安全范围内,未对岸边建筑物及鱼类等水生物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针对贵阳花果园V区孔桩爆破中塑料导爆管多次产生拒爆的实际情况,为降低盲炮的产生、提高准爆率,特对导爆管传爆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高速摄像机进行完整导爆管的传爆试验,获得所使用导爆管的稳定爆速为1650 m/s;然后进行切缝试验,得出切缝长度在12 cm以上导爆管将产生断爆,断爆爆速临界值为525 m/s;最后进行注水试验,当注水长度达2 mm必断爆。结果表明:施工误操作破损后的塑料导爆管使用在含水的孔桩内,盲炮率较高,切缝是导致拒爆的诱导因素,注水是主导因素;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孔内积水及确保导爆管完整无缝隙,防止积水渗入导爆管导致拒爆,可有效降低盲炮率。  相似文献   

10.
大型土石方爆破无限分段起爆网路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型土石方爆破施工中,为了降低爆破振动并保证其爆破网路的准确传爆性,通过对工程中采用的孔内孔外联合延时非电起爆网路进行改良,最后达到了无限分段、单孔单响、传爆可靠的要求。经过在工程实践中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改善岩石爆破的破碎效果,以及在柱状装药条件下选择最佳的起爆方式,通过单炮孔混凝土爆破实验研究了不同起爆方式对岩石柱状装药爆破作用的影响。对不同起爆方式下岩石的裂纹扩展和破碎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单炮孔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对不同起爆方式下岩石损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不同起爆方式对岩石爆破破碎作用影响较大,反向起爆相对于正向起爆和炮孔中部起爆在岩石表面产生的裂纹条数更多,裂纹扩展速度更快,岩石破碎程度更好;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对起爆技术的改进和起爆方式在工程应用上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寻求台阶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借助ANSYS/LS-DYNA程序对台阶爆破在不同延时起爆时间条件下产生的爆破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浅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5 ms;在深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7~10 ms。实际爆破施工中,不同的岩石条件下、不同的爆破参数时,数码雷管减振的最佳孔间延时应该在5~10 ms区间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成果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爆破振动危害控制难题,研发的孔间超短延时台阶爆破干扰降振技术,为爆破振动控制要求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台阶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借助ANSYS/LS-DYNA程序对台阶爆破在不同延时起爆时间条件下产生的爆破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浅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5 ms;在深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7~10 ms。实际爆破施工中,不同的岩石条件下、不同的爆破参数时,数码雷管减振的最佳孔间延时应该在5~10 ms区间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成果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爆破振动危害控制难题,研发的孔间超短延时台阶爆破干扰降振技术,为爆破振动控制要求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露天台阶传统爆破方法难以克服的诸多困难,依据黑岱沟露天煤矿岩体层理发育、软硬岩层叠置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利用空气间隔装药技术均衡炮孔内爆轰压力、毫秒延时逐孔起爆和大密集系数爆破技术方案。用三维数值模拟了双排多炮孔在爆炸荷载作用下逐孔起爆时,台阶爆破困难部位的岩体受力状态,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并用现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确定的主要爆破技术参数的可用性。空气间隔装药、毫秒延时逐孔起爆和大密集系数布孔等技术的综合利用,实现了层理发育、软硬岩层叠置复杂岩性条件下,露天台阶深孔爆破爆堆松散、无根(拉)底和岩石破碎块度均匀、大块率低的良好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工程爆破》2022,(6):71-75
针对大片区孤石爆破常伴的爆破面积大、炮孔浅且分散、一次起爆炮孔数目多、整体起爆难以把控等难点,介绍了一种导爆管雷管孔外接力控制起爆技术,通过合理选择起爆延时时间、孔外接力控制起爆网路、网路连接及其防护的方法,克服了难题。工程实践应用证明,这种起爆技术安全可靠,既可满足爆破振动的安全要求,又能使起爆的炮孔数不受限制,满足实际爆破规模的需要,而且操作简单,运用灵活,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不同装药结构对孔壁压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某些假设条件下,运用爆轰气体动力学理论与应力波理论,推导出间隔装药和连续装药结构时孔壁所受压力的表达式。比较表明,间隔装药爆炸时作用在孔壁上的初始压力是连续装药爆炸时的1/8。实际爆破试验证明,缓冲孔采用间隔装药时,台阶坡面的裂隙率为0 30%~3 33%,而采用连续装药时,裂隙率为2 40%~3 85%。这说明,间隔装药结构可减小炮孔周围岩石的破坏范围,从而有利于边坡的完整和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清齐发爆破和逐孔起爆的方式对岩体裂纹的影响,运用LS-DYNA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深孔三孔齐发起爆和深孔三孔逐孔起爆的爆生裂纹扩展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描述了深孔爆破时的应力分布云图和裂纹扩展以及损伤演化情况,得到岩体的破碎区和裂隙区的范围。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逐孔起爆法使岩石的自由面发生改变,炮孔破坏更为严重,对爆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指导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场平控制爆破,机场不得停航,保证飞机安全起降的要求,以工期与工程量来划分爆区,采取大规模深孔爆破为主、小规模大孔径浅孔(115 mm)爆破为辅、机械破碎相结合的方案对扩建场地进行开挖。采用逐孔起爆网路,孔内外雷管均使用双板雷管连接,孔内反向起爆,并在邻近机场围栏爆区监测爆破振动,将其控制在1 cm/s以内。选择地势较低点为起爆孔,将邻近围栏时的自由面朝向避开机场方向,爆破区域预留岩墙、覆盖炮孔,严格控制爆破飞石进入机场围栏。因为爆破区域地质环境属喀斯特地貌,又处于多降雨水地区,所以伴有溶洞且水孔率高。为此,统筹安排钻孔,改进装药方式,引入小型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降低水孔率;通过测量装药高度来确定溶洞的存在,以调整炮孔布置,避开溶洞区。爆破施工方案满足了工程要求,当前单次最大起爆药量达80余吨,最大起爆炮孔数超过715个,顺利完成了不停航场平控制爆破,无爆破安全事故发生,无民爆物品流失。  相似文献   

19.
张志呈  蒲传金  史瑾瑾 《爆破》2006,23(1):36-38,55
介绍了光面爆破的偏心不耦合、中心不耦合和护壁不耦合等3种不同装药结构,并从理论上分析了3种不同装药结构爆破对孔壁的压力情况.通过声波对比检测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装药爆破对边坡保留岩体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护壁光面爆破对边坡保留岩体的损伤作用最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爆破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舟山大神洲舾装码头前沿炸礁工程的数据为基础,采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水下深孔孔内间隔装药结构中两段装药不同起爆时差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起爆时差对爆破效果和爆破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孔内间隔装药两段装药的起爆时差为6ms时,既可以降低爆破振动带来的危害,又可以提高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