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Li1-xNax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Na部分取代锰酸锂中的Li,期待能够弱化Jahn-Teller效应,提高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预测。取代量为x=0.06时最佳。  相似文献   

2.
钛酸锂(Li4Ti5O12)(LTO)离子电池采用钛酸锂为负极材料,具有安全性高、循环性能高、稳定性能好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取代现有商用石墨/钴酸锂体系的潜在方向。本文主要综述了Li4Ti5O12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苏翔 《电源技术》2016,(6):1196-1198
考察了Li I、Li PF6、Li Cl O4、Li TFSI不同锂盐对锂/二硫化亚铁(Li/Fe S2)一次电池内阻、开路电压及放电性能的影响。按Li I、Li PF6、Li Cl O4、Li TFSI的顺序,Li/Fe S2电池平均内阻分别为122、108、152、136 mΩ,平均开路电压为1.91、1.92、1.87、1.93 V。在-30℃下锂盐采用Li TFSI的Li/Fe S2电池性能最好,1 000 m A恒流放电Li TFSI电池放电中值电压比最低的Li Cl O4约高0.09 V,1 000 m A放电容量比Li Cl O4约高243 m Ah。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锂盐电池的放电性能均明显提升,Li I、Li PF6性能提升幅度最大。当低于50℃时Li PF6放电性能优于Li I,Li PF6可作为Li/Fe S2电池用锂盐Li I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金属酞菁配合物用作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不同取代基、不同中心金属离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对金属酞菁配合物用作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了介绍,对今后的研究目标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锂电池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是目前比能量最离的一种新型系列的电池。众所周知,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上角,是电位最负、电化学当量最小(0.26克/安时)的金属元素。如以氧作正极,其理论比能量为5207瓦时/公斤。因此,以锂为负极,选配适当的正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结构材料和电池结构,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电池。自1958年美国发表了锂有机电解质的论文以后,美、日、法、西德等国家相继开展了各种锂系列电池研究工作。从1972年以来,已陆续研制出锂碘(Li/I_2)、锂-铬酸银(Li/Ag_2CrO_4)、锂聚氟化碳(Li (CF)_n)、锂二氧化锰(Li MnO_2)、锂二氧化疏(Li/SO_2)以及锂-亚硫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Co部分取代V对磷酸钒锂(Li3V2P3O12)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o部分取代后结晶结构不变,仍然保持单斜结构,具有P21/n空间群,XRD测试未发现杂质相。Co部分取代会降低0.1 C倍率下材料的放电容量,但是有助于提高0.5 C倍率循环时的放电容量与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锂/空气电池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锂/空气电池化学原理锂/空气电池是一种用锂作阳极,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阴极反应物的电池。其放电过程如下:阳极的锂释放电子后成为Li+,Li+穿过电解质材料,在阴极与氧气以及从外电路流过来的电子结合,生成氧化锂(Li2O)或者过氧化锂(Li2O 2),并留在阴极。充电时进行相反的反应释放出氧气。两个反应都是在碳电极表面进行(图1)。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 Fe PO4)具有电化学性能良好、安全性能优异、潜在的成本低廉等突出优点,在近几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Li Fe PO4本征的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系数低,使其高倍率、低温性能发挥受阻,成为Li Fe PO4的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通过Rietveld精修方法获得磷酸铁锂的结构参数,通过对磷酸铁锂晶体结构的分析,首次给出了Li Fe PO4沿[001]和[010]方向上的截面投影图,提出设计合成减小b轴方向的尺度,扩大ac方向维度的二维片状结构的产物,有望提高磷酸铁锂中锂离子的扩散速度,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导率、倍率性能及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9.
对聚合物电解质(PE)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保持聚合物电解质机械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其室温离子迁移性(包括离子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第二,改善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特别是与锂电极的界面相容性,即在降低锂电极/聚合物电解质(Li/PE)初始界面阻抗的同时增强其界面稳定性。改善Li/PE界面相容性对于锂聚合物蓄电池的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Li/PE界面研究特点及Li/PE界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尖晶石镍锰酸锂(LiNi0.5Mn1.5O4)具有高达4.7 V(vs.Li/Li+)的放电平台,是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首选。总结了高电压尖晶石镍锰酸锂材料分别与碳负极、合金负极、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钛酸锂等材料组成全电池的研究进展,为高电压材料全电池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固相法高温合成得到尖晶石Li1 +xCryMn2 -yO4作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研究了不同合成条件对Li1 +xCryMn2 -yO4结构的影响 ,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LiMn2 O4掺Cr后初次放电容量有所下降 ,但循环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喷雾干燥和高温固相法制备球形尖晶石型Li4Ti5O12,按计量比将TiO2、LiOH和可溶性淀粉三种化合物一起球磨混合成均匀浆料,通过喷雾干燥得到球形前驱体,再经过850℃热处理16 h制得碳包覆的球形Li4Ti5O12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表明,合成出的样品为纯相Li4Ti5O12;粉末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5μm;0.1、1.0、2.0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67.9、159.1、151.9 mAh/g,并表现出优良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3.
Liu  Cheng  Xu  Wenhao  Zhang  Hongyang  Shi  Liang  Wang  Wenwen  Shi  Xiaolei  Zhang  Huaiwu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2021,46(1):26-32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 Novel magnetic-dielectric ceramics based on Li0.43Zn0.27Ti0.13Fe2.17O4 (LZTF) ferrites and Li2ZnTi3O8 (LZT) dielectrics were fabricated via a traditional solid-state...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低温烧结NiCuZn铁氧体,研究了Co2+取代与Li+掺杂对NiCuZn铁氧体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剩磁、矫顽力、起始磁导率以及在直流偏置场下增量磁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适量的Co2+取代与Li1+掺杂会通过影响铁氧体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材料的磁导率.随着直流偏置场的增大,材料的磁...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有机物钛酸四丁酯和醋酸锂为原料,草酸为螯合剂,PEG为碳源制备出Li_4Ti_5O_(12)/C复合材料前驱体,在N_2气氛中850℃高温煅烧制备出Li_4Ti_5O_(12)/C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分析表明,850℃下煅烧10 h合成结晶性良好的亚微米级纯相尖晶石钛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i_4Ti_5O_(12)/C在0.2C,1C,2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3.3、168.7、166.3 mAh/g。与Li_4Ti_5O_(12)相比,显示出良好的倍率性。  相似文献   

16.
锰酸锂正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严重,严重影响其大规模应用。针对其容量衰减严重的问题,通过固相制备出Li_(0.95)Na_(0.05)Mg_(0.1)Mn_(1.9)O_4正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能量散射光谱(EDS)、充放电测试、CV和EIS对其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2+、Na+的掺杂未改变Li Mn2O4的结构。在0.2 C下,样品Li Mn2O4和Li_(0.95)Na_(0.05)Mg_(0.1)Mn_(1.9)O_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7.1 m Ah/g和123.3 m Ah/g,充放电循环100次后,其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7.34%和94.81%,Mg2+、Na+掺杂后,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略有降低,但循环性能明显得到了改善。在10 C下,Li_(0.95)Na_(0.05)Mg_(0.1)Mn_(1.9)O_4的放电比容量高达92.4 m Ah/g。实验表明,Mg2+、Na+的共同掺杂有效改善了Li Mn2O4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7.
Li4Ti5O12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考察了两种原料混合方法以及掺杂石墨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对产品进行了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球磨混合原料的方法制备出的Li4Ti5O12颗粒更均匀,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掺杂石墨后,产品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Li1.01Mn2O4)和钴、铬、氟复合掺杂锂锰氧化物(Li1.01CoxCr0.2-xMn1.8-O3.95F0.05)。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仍为尖晶石结构。研究发现: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尖晶石锂锰氧化物容量的损失在反应第一步主要是由于Jahn-Teller效应,而在反应第二步则主要是由于锂和锰晶格位置的错动;钴、铬、氟复合掺杂可有效改善锂锰氧化物的循环性能,对其高温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锂钒氧化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年来 ,锂离子蓄电池因其优异的特性而受到化学电源界的极大重视。有关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过渡金属嵌锂氧化合物上。本文对正极材料应具备的结构、性质及目前研究较多的层状化合物LiCoO2 、LiNiO2和尖晶石型化合物LiMn2 O4 类正极材料作了简单叙述 ,重点对嵌锂氧化钒系列化合物LixVO2 、LixV2 O4 、Li1 xV3 O8和LiNiVO4 等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及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及近期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 ,大容量的层状化合物Li1 xV3 O8及高电压反尖晶石型LiNiVO4 有望成为新一代性能优良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钛酸锂为负极、锰酸锂为正极制作了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分析了钛酸锂/锰酸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研究了影响钛酸锂电池胀气的因素,如钛酸锂材料、电解质溶液酸度、电解质溶液添加剂等。进一步开发出性能优越的35 Ah软包装钛酸锂/锰酸锂电池,该电池常温1 C循环3 000次后容量保持87%,高温55℃、1 C、1 3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85%的初始容量,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搁置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