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中共中共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L个五年计划建议中,提出‘咱B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这是因为电力是技术进步的前提;用电力替代其他能源具有明显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战略是世界潮流。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就是要努力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我国近ZO多年中,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有了显著提高,1971年这个比重是sl%,198O年为65%,1990年为8.8%,到1994年曾提高到10.8%。…  相似文献   

2.
为了找出推动我国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减缓我国电力消费增长的方法,基于1995—2010年我国电力消费相关数据,运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技术(logarithmic mean division index,LMDI)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我国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促进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1995—2010年对我国电力消费增长的累计贡献度达到了117.76%,收入效应次之,累计贡献度为16.53%;生产部门技术进步有效抑制了电力消费增长,居民部门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产业结构优化的节能效应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因此,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科研力度,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成为抑制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分析河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历史变化,着重研究河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河南经济发展、工业结构变化等因素,预测未来五年河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这对于把握河南省今后一个时期电力消费的特点和趋势,准确预测电力需求乃至指导电力工业的发展,均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即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43,基本上实现了用能源的一倍增长保证经济总量的翻两番。这期问,中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79,电力消费的增长幅度小于经济增长幅度,这是建国以来能源和电力消费增长最缓慢的时期。在这20年里,  相似文献   

5.
分析河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历史变化,着重研究河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河南经济发展、工业结构变化等因素,预测未来五年河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这对于把握河南省今后一个时期电力消费的特点和趋势,准确预测电力需求乃至指导电力工业的发展,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风力发电是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现实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我国能源和电力短缺的严峻局面,对我国能否实现GDP“翻两番”,能源“翻一番”的设想,作了剖析。提出在全力实施各种节能措施的同时,应大力增加能源的供给。在对资源、技术、经济和环保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最现实的战略选择是大力发展风电。风电是电力行业的先进生产力,确立能源领域的科学发展观,将风电提高到战略地位刻不容缓。文章探讨了发展风电中存在的政策和技术障碍,提出应加大对风电研发的投入力度和大力培养风电人才。文章对2020年我国风电预期将占全部电力的份额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静  姚军 《安徽电力》2009,26(4):77-82
电力消费常被认为是判断未来经济转变的的重要标准,文中就安徽省近年来的用电量和经济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深入到产业结构和地区层面,对比金融危机以来各地区所受冲击的大小,尝试对某些经济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华东电力》2013,(8):1728-1731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电力也呈现高消费的态势。由于不同的产业呈现不同的电力消费特点,因此,需要根据经济调整中的产业结构变化,开展相关电力规划。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对上海1991—2010年间产业结构变化与电力消费开展格兰杰因果分析,并结合产业结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高海波 《东北电力技术》2002,23(2):34-35,42
电力是商品,将电力商品G的消费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建立了具有边界输入的消费方程,给出了G的市场需求容量函数及在消费非饱和、消费饱和状态下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其求法。  相似文献   

11.
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的"温度计"和"晴雨表",与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用电量消费的变化折射出经济运行的活跃度,深刻反映了地方经济和社会运转状况.为了深入剖析电力消费的动态变化程度与变化趋势,基于某省近三年电力相关数据,通过引入电力消费现状因子和期望因子,提出并构建了电力消费指数模型,实现了对各区域、产业和行业的电力消费水平精准分析.另外利用深度学习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STM)对电力消费指数进行预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胡杰  亢玖慧 《吉林电力》2023,(3):31-34+45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减排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压力巨大,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求迫切。通过对东北地区经济、能源消费、电力消费、碳排放等多个方面数据的整理分析,搭建基于STIRPAT的评估模型,研究论证东北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下简称碳排放量)与电力消费相互关系,得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电气化程度与地区碳排放量的系数为-0.283,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可降低地区碳排放压力。  相似文献   

13.
世界能源与电力宏观指标分桥--论4个"E"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电力作为一种高效、清洁、方便的能源利用形式,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电气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1990—2000年世界能源、电力的统计数据,分析能源、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电力在能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宏观能源、电力指标的比较,分析我国能源、电力消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电力信息化》2005,3(10):106-106
由四川省电力公司组织的四川省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推广项目第4批验收会在四川自贡召开。  相似文献   

15.
衣冰 《黑龙江电力》2007,29(3):184-186
以黑龙江省2000~2004年电力消费总量为依据,利用改进的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建立电力消费总量预测模型,预测2005年的黑龙江省的电力消费总量,并与2005年实际数据进行对比,作出精度检验,评价模型的优劣,进而对未来黑龙江省电力消费总量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和电气化程度加深,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量化测度日益重要。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了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变量,检验了全国和江苏省电力消费和经济特征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揭示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在受到不同类别的冲击时的长短期变化趋势。全国和江苏的电力消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之间均呈现了跨期均衡关系,全国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脉冲效应短期大,长期则弱化,江苏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冲击则更具持续性,反映出江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电力生产消费之间的协调性。全国各区域的电力消费和生产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和程度,科学合理制定电力投资规划。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力消费波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53~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电力消费波动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GARCH(1,1)、TGARCH(1,1)和EGARCH(1,1)3个模型,描述了中国电力消费增长率的波动特征,利用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了电力消费增长率与增长率波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ARCH(1,1)模型是最优的拟合模型,我国电力消费波动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和GARCH效应,但电力消费增长率不存在杠杆效应。且我国电力消费增长率是增长率波动的G ranger原因,这意味着当期的电力消费增长率水平会对未来增长率波动产生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电力消费平稳增长,从而保持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演变历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我国近年来的缺电现状,初步分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历史变化,重点研究城市化率较高的北京、上海在城市化进程中电力消费结构及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演变历程和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提出应对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措施。对于把握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电力消费特征和趋势,准确预测电力需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1 能源情况介绍1.1 能源消费的比重情况 四川全省能源消费折算成标准煤的消费总量1997年为7 652.32万t,其中原煤4291.83万t,占56.1%;石油折算为标准煤399.24万t,占5.2%;天然气折算为标准煤 971.48万 t,占 12.7%;电力折算为标准煤1989.77万t,占26%。1998年能源消费折算成标准煤的消费总量为7736.43万t,其中原煤4 096.64万 t,占 53%;石油折算为标准煤458.93万 t,占 5.9%;天然气折算为标准煤1073.09万 t,占 13.9%…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