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古往今来,紫砂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紫砂艺术发展的历程和永恒的魅力。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2006年10月28日,国际陶瓷艺术学会授予宜兴“世界制壶中心”的称号,标志着宜兴紫砂艺术从国家级名片晋升为世界级名片。  相似文献   

2.
用大量的史实与生动的民间传说,论叙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介绍了自宋朝、明朝到清朝期间涌现出的诸如供春、时大彬、陈曼生等一大批留下传世之作的紫砂艺术家和当代的宜兴紫砂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简述了宜兴紫砂壶因造型不同而形成的几大类别,深刻阐述了宜兴紫砂壶与中国茶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程勉中 《陶瓷工程》1997,31(2):28-32
用大量的史实与生动的民间传说,论侨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分绍了自明,明朝到清朝期间涌出的诸如供春,时大彬,陈曼生等一大批留下传世之作的紫砂艺术家和当代的宜兴紫砂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简述了宜兴紫砂壶因造型不同而形成的几大类别,深刻阐述了宜兴紫砂壶与中国茶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历史悠久的宜兴紫砂壶,一直深受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深爱笃好。随着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宜兴紫砂文化艺术也迎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接触紫砂,认识紫砂,了解紫砂,宜兴的紫砂作品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藏家的青睐,在生活中成为一种陶冶性情的愉悦活动。宜兴紫砂壶以其端庄清丽的迷人风采、气韵  相似文献   

5.
数千年之前,在宜兴这片土地之上便开始了我国的制陶历史,一直延续至今,可谓是蕴藏了十分深厚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紫砂壶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宜兴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更是孕育出了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令紫砂壶具备了天然的优势,是普通茶具所无法匹及的,在历代紫砂艺人的辛勤传承与发扬之下,紫砂壶始终都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谢强 《江苏陶瓷》2009,42(5):37-3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也正是一批爱好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与热衷文化艺术的紫砂艺人共同创造了紫砂今天的繁荣。紫砂壶融茶道、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文化的积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与陶文化的辉映。赋予了宜兴紫砂更多一份东方魅力与世界色彩。  相似文献   

7.
钱洁 《江苏陶瓷》2021,54(4):32-33
宜兴紫砂从北宋发展至今,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品味百味生活,宜兴紫砂凭借其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融合了多种文艺元素,成为了紫砂匠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纽带.紫砂矿萃取之自然,紫砂壶萃取之匠心,自然得之真,匠心得之韵,有多少紫砂匠人寄情于壶,让这看似小小的茶器散发着悠悠古韵,给人以生活的启迪与向往.  相似文献   

8.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一方面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周媛 《江苏陶瓷》2021,54(6):73-74
宜兴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紫砂壶的造型或清新、或古朴、或端庄,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独特感情以及传统文化的追求.伴随着宜兴紫砂的快速发展,紫砂不仅仅是一种品茶器皿,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腾.制壶艺人们巧妙地运用紫砂泥,将艺术情怀赋予其中.宜兴紫砂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是千年的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正"陶都风,吉林情"宜兴紫砂百人百壶收藏展作品集从专业、专注的角度,对当今紫砂壶艺界实力名匠的参展作品进行详实的收录、整理,不仅向人们展示出宜兴紫砂的艺术魅力,更为紫砂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机会,以期使读者从中了解宜兴紫砂壶艺的发展现状、艺术特色,以及当今宜兴紫砂壶的文化状态等,为读者呈上一份精彩、高端的艺术大餐,与此同时,更为紫砂文化学术研究和紫砂艺术收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宜兴紫砂壶是其中重要的瑰宝之一,江苏宜兴是它的起源地,那里的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紫砂壶深受其影响,将自然质朴的气息充分地流露了出来,又在宜兴丰厚的人文环境长期的影响之下,紫砂壶有着其它器具所没有的人文气质,所以紫砂壶与其它器具相比较起来,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它既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又富有着观赏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在精神和情感上与人们产生共鸣。本文便主要以紫砂"天地方圆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人文哲理。  相似文献   

12.
谈壶说人     
范黎明 《江苏陶瓷》2007,40(F09):22-22,25
宜兴紫砂壶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地方性民间工艺品,其从泥泞中一走出,就焕发出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光环并延续至今。而现代发达的经济又赋予它更为充分的价值——紫砂艺术在今天更加光彩夺目。珍爱人士日益广泛,从业队伍蓬勃发展。作为业内人士,我与所有同行正一起享受着紫砂兴盛所带来的种种好处,按理不能给紫砂从业者泼冷水,但近期每当捧起紫砂杯,凝望紫砂壶,惬意挡不过忧心。总觉得宜兴紫砂如日中天的表象下隐含着危机……后细细想来,确认自己并非杞人忧天。  相似文献   

13.
正宜兴之所以名扬四海,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宜兴无与伦比的紫砂文化,宜兴人将紫砂泥从一种毫无生气的泥土,通过自己的巧手,借鉴自然界中汲取出的灵感,变成独一无二的紫砂壶。紫砂壶自明代开始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五百多年,这五百多年间,制壶匠人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理解都反映于其制作的壶中,由于每一个制壶匠人都对自然有不同的理解,故紫砂壶也就"千人千把",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把完全一样的纯手工制作的紫砂壶,虽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是宜兴紫砂陶瓷的代表,它是紫砂文化的主脉,是紫砂高潮艺术的体现。紫砂壶造型与中国传统造物观相辅相成,使紫砂文化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余跃 《江苏陶瓷》2010,43(6):51-52
宜兴紫砂壶历经千年的发展变迁,以其独有的紫砂文化、独特的成型技法、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段、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吸引着海内外世人的眼光,成为一颗耀眼的紫砂明珠。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经历代薪火相传,至今依旧绽放着新鲜的活力.紫砂壶作为宜兴紫砂最独特而出众的载体,数百年来创造了无数艺术传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壶艺传承人,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壶又无意而必然地与中华传统文化风俗巧妙地融为一体,因此,紫砂壶是艺术的产物、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自从明代以来,宜兴紫砂壶一直广受茶客们的偏爱与追捧。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它实现了家用日常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紫砂文化扎根于民间、崇尚自然,紫砂艺人胸襟开阔、海纳百川,也从中获得灵感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紫砂壶器造型。  相似文献   

18.
在北宋的时候,宜兴紫砂得以萌芽产生,到了明代的时候便兴盛了起来,一直繁荣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为什么宜兴紫砂壶能够成为所有茶具之首,其先天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宜兴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而且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以及陶文化,于是宜兴紫砂陶器与茶文化的结合就显得更具优势,再者制壶艺人在紫砂壶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情感,更是将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都融入进来,使得紫砂壶不仅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更是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本文便主要以紫砂"鸳鸯对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壶艺的造型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彩各类完美的器型,它汇集着历代紫砂艺人的才智。经过数百年在文化艺术上的提炼创造,紫砂壶的定型可谓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目前,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汲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  相似文献   

20.
强济人 《佛山陶瓷》2012,(12):61-61,65
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