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简要论述了吸附法、微电解-混凝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在废水中汞离子的去除中的应用,针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现有的工艺条件,提出螯合沉淀法去除其中的汞离子,并列举出了新的重金属螯合剂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其中DTCR作为新型的重金属螯合剂去除汞离子等重金属离子不但具有最高的效率而且其他离子对于DTCR去除汞离子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压汞法测定多孔材料孔结构的误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梅 《广州化工》2009,37(1):109-111
简要介绍了压汞法测定多孔材料的基本原理、压汞仪的测试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引起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的可能性,提出了在运用压汞仪测试多孔材料孔结构过程中减小误差的方法,对使用者在进行实际操作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化学氧化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凹凸棒土/共聚物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对废水中汞离子有优异的去除效果,吸附容量可达900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最佳吸附pH范围在4~9之间;氯离子对材料的吸附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硫铵废水中由于存在大量的NH_4~+,而汞离子容易与NH_4~+反应生产形成可溶性铵配合物,给硫铵废水中汞离子去除带来不利影响。通过调整硫铵废水中铵配合物的构成,探讨了硫铵废水中汞离子的去除工艺。结果表明:添加硫化钠后,溶液富含S~(2-);再添加过量的硫酸亚铁,驱使硫铵形成更稳定的硫酸亚铁铵溶液,致使S~(2-)能够与汞离子形成稳定的沉淀物,从而降低硫铵废水中的汞离子。同时,通过药剂的添加量,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实施方案的可实行性。  相似文献   

5.
虞鸣  张伯武  邓波  裴昊  李景烨 《净水技术》2011,30(5):138-141
该文制备了一种含DNA单链结构的汞离子吸附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水中汞离子的去除能力。在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薄膜(PE-g-PGMA)J2,利用接枝链上的环氧基团与氨基的加成反应,将末端被氨基修饰的富含胸腺嘧啶碱基的DNA单链固定于PE表面,得到含DNA单链结构的功能聚乙烯。通过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证明,DNA单链被成功固定在PE基材表面。汞离子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在0.5μg/L以下的低浓度下仍能吸附汞离子。  相似文献   

6.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是一种新型的离子型电致动材料,在微机电驱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潮湿的工作环境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去除添加的ZnO纳米颗粒制备多孔Nafion基底膜,构筑适合离子液体迁移的孔道,提高IPMC的离水工作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较无孔-离子液IPMC,多孔-离子液IPMC的输出位移提高了7倍;较多孔-水IPMC,多孔-离子液IPMC表现出稳定的输出位移和输出力性能。  相似文献   

7.
电容去离子(CDI)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用于脱盐的水处理技术。通过在具有多孔的电极材料两侧施加电压,使溶液中的离子吸附与两侧的电极上达到去除离子的目的。由于电容去离子具有高效、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水处理领域研究及应用的热门技术。文章概述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原理,同时介绍了四种常见的电极材料,包括活性炭、有序介孔炭、碳气凝胶和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8.
由重金属离子引起的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各种现有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中,吸附法由于其工艺简单、效率高等特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共价有机框架(COF)是一种新型的结晶多孔聚合物,良好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使其成为水处理领域较为前沿的吸附材料之一,在去除重金属离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综述全面介绍了COF材料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及吸附机理,总结和展望了COF材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设计和制造用于重金属离子去除的COF材料提供一些启发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王亮梅  姜维  朱淑飞  李瑛 《水处理技术》2013,39(9):41-44,48
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采用椰壳活性炭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活性炭表面性质的影响及活性炭的处理方法对水溶液中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氢气处理的活性炭表面以碱性基团为主,对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最强,经过液相氧化处理的活性炭表面以酸性基团为主,对汞离子的吸附能力降低。采用Freundlich吸附模型比Langmuir吸附模型更能有效模拟活性炭对水溶液中汞离子的吸附行为,表面呈碱性的活性炭更有利于水溶液中汞离子的吸附。为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的高效吸附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汞污染防治为目前环保领域内关注的热点方向之一,开发新型除汞技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溶剂,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使用离子液体及其材料除汞新技术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常规离子液体、功能化离子液体以及固载化离子液体用于液体除汞和气体除汞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讨论了离子液体及其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基于离子液体及其材料除汞新技术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纳米硫化铁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二十年来纳米硫化铁在环境中的应用报道,综述了纳米硫化铁的合成方法、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机理以及溶液组分对材料本身和污染物去除的影响。介绍了纳米硫化铁目前在环境中主要用于重金属离子去除(如镉、汞、铀、锝等)、氯代有机物的脱氯和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等过程,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吸附、(共)沉淀、还原、催化氧化。指出虽然纳米硫化铁在污染物处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问题,如溶液中共存的阴阳离子和腐植酸会对材料的团聚、腐蚀以及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和处理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提出目前国内外对于纳米硫化铁材料自身性能研究尚未深入,材料在反应过程中及实际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值得深入。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脱汞吸附材料对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连续6个月的中试运行,考察了除汞效果。结果表明,该高效脱汞吸附材料对低浓度含汞废水的去除效果好,处理后出水汞浓度能够稳定在5μg/L以下。若配合适当的装置和工艺,该系材料将有望在含汞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SiO2气凝胶是一种低密度、高孔隙率、高热阻和低声阻的固体多孔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从气凝胶制备方法,离子液体结构以及离子液体在气凝胶制备过程中对气凝胶性能和结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离子液体在气凝胶制备过程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徐至  黄康 《化工进展》2022,41(3):1569-1577
具有高离子选择性和高电导率的离子传导膜对于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如液流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等)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构建多孔离子传导膜以应对传统隔膜普遍存在的离子选择性和电导率之间的权衡效应。本综述从无机多孔离子传导膜、有机多孔离子传导膜以及多孔离子传导复合膜三个方面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多孔离子传导膜作为电池隔膜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多孔离子传导膜在液流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等新能源电池中的前沿性工作,并指出未来多孔离子传导电池隔膜的研究将重点关注多孔膜结构的调控、高性能多孔膜材料的开发以及多孔膜在新型电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废弃普通平板玻璃和外加氧化铝为原料,利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含有方沸石晶相与玻璃相的多孔复相材料。X射线衍射谱、氮气吸附孔径分布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方沸石结晶性能良好,并与多孔玻璃构成复相材料,孔径主要分布在10nm以下。以铜离子作为吸附模型离子,探究了该材料对其的吸附作用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为化学吸附过程,4h时达到吸附平衡,303K时最大吸附量为101.71mg/g。为防止吸附了重金属的合成材料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将共在高温下进行玻璃化封装,使吸附的重金属离了成为有色玻璃中的着色剂,得到了对环境无害且可再次利用的透明有色玻璃。  相似文献   

16.
荣丽杉  杨扬  王鑫悦  夏麟  李仕友 《应用化工》2023,(4):1083-1087+1093
为得到最佳去除废水中铜离子的生物吸附剂,并探究其对废水中铜离子去除效能及作用机理,以海藻酸钠包埋化纤维单胞菌制成固定化微球,通过对比游离态纤维单胞菌及固定化微球分别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的效能,确定去除废水中铜离子最佳生物吸附剂。结果表明,游离态纤维单胞菌与固定化微球均具有良好的铜离子耐受能力,且固定化微球对铜离子耐受能力更强。相较于游离态纤维单胞菌,固定化微球适用pH范围更广,对铜的去除效能更高。在固定化微球处理铜的过程中,磷酸根和磷酸基团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2种超滤膜对壳聚糖螯合溶液中的Hg2+进行分离试验,考察了影响壳聚糖螯合效果的一些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溶液中Hg2+的质量浓度低于16.666 7 mg·L-1,汞离子质量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6,且溶液呈碱性的条件下用聚丙烯超滤膜除汞的效果较好.将该方法应用于处理实际工业废水中汞的去除,滤液中汞的含量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0.05mg·L-1).  相似文献   

18.
多孔材料负载型水处理剂是以多孔材料为载体而制备的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效率、易回收等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去除金属离子废水。本文扼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孔材料负载型水处理剂的新型制备方法,介绍了超临界技术、微乳液技术、微波技术、溶胶-凝胶技术等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各制备方法的特点;同时分析介绍了负载型水处理剂对有色金属离子、稀土离子、贵金属离子废水的应用新进展。特别提出今后该类水处理剂在去除金属离子废水方面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高水处理剂的活性、吸附性和光催化性协同作用;选择含有功能基团的材料为载体,与金属离子络合作用;制备磁性负载型水处理剂,便于后期回收利用;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使用的水处理剂,提高使用寿命,不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性价比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离子传导膜是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性质和成本与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性能和成本直接相关。多孔离子传导膜基于“尺寸筛分”效应实现对活性物质的隔离和对载流子的传导,具有选择性高、离子传导性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在液流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多孔离子传导膜的结构调控,可以进一步优化多孔离子传导膜的选择性、传导性等性能,从而推动液流电池的产业化。本文基于多孔离子传导膜的研究进展,总结不同多孔离子传导膜的修饰策略,包括成膜参数的调节、混合基质多孔离子传导膜的制备、复合多孔离子传导膜的制备和后处理,为离子传导膜进一步的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Adil  Denizli  刘建英 《甘肃化工》2001,15(3):135-141
采用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单粒聚苯乙烯型微球(直径为2um)从含有不同量汞离子(10~100 ppm)的水溶液中选择性地去除汞离子,在其吸附过程所观察到的吸附速率及吸附开始时一样高,并在大约30min内达到平衡。在pH值为7.0时,观察到的每克干态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聚七乙烯(PS)微球对汞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33.2mg,而每克干态空白微球对汞离子的非特性吸附量仅为0.85mg。在汞离子的溶解度不受pH值影响的范围内,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PS微球对汞离子的吸附能力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强,微球对汞离子的优先键合意味着这一吸附剂系统可能含有对汞离子的亲和键合多于对铜、镉、铝离子的亲和键合点,使用0.1M的硝酸作为洗脱剂,可在15min内将多于96%被吸附的汞离子解吸下来。对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PS微球的再生也是比较充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