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传明酸、烟酰胺、4-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为主要美白活性成分制备了一种美白霜。该美白霜分布均匀、无颗粒感、细腻柔滑、稠度适宜,稳定性良好;采用3D黑素皮肤模型体外测试和人体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美白功效评价。3D黑素皮肤模型体外测试结果表明,该美白霜对黑色素的合成或转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优异的体外美白功效;人体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美白霜4周后,受试者皮肤黑色素含量(MI值)明显降低,肌肤白度(L*值)和明亮度(ITA°值)增加,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市场常见的皮肤美白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体外抑制率。结果表明:体外美白效果最好的为光甘草定,其次是AA2G,再次为熊果苷,它们的美白功效均优于具有美白功效的植物提取液。同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得到一种高效的皮肤美白剂复配组合,复配组合的皮肤美白剂添加量分别为:光甘草定0.05%,AA2G1%,烟酰胺1%,芦荟粉0.3%。此复配组合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高达98.97%。由此得到的一款美白乳液,pH值为6.6,通过稳定性实验,其结果符合QB/T2286—1997。  相似文献   

3.
通过纳米载体技术,将神经酰胺2、神经酰胺3和神经酰胺6Ⅱ进行包载,制备了神经酰胺复合纳米载体(舒胺修L).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检测舒胺修L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迁移及保湿因子分泌的影响.通过人体功效评价,检测舒胺修L安全性,以及对皮肤即时和长效保湿、经皮失水值的影响.结果 表明,舒胺修L粒径为14.46±0.11nm,多分散系数(PDI)为0.480±0.004,Zeta电位为-28.2±0.6mV,且安全无刺激.与游离成分相比,舒胺修L可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高细胞保湿因子的分泌量,显著提高人体皮肤即时和长期含水量,减少皮肤经皮失水值.舒胺修L在保湿补水化妆品领域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作为棕榈科植物Euterpe属中分布最为广泛、研究与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品种,Euterpe oleraceaE. oleracea)的果实(为亚马逊莓的一种)因其卓越的抗氧化性能而跻身“超级水果”之列,同时也成为国际上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E. oleracea的相关成分和作用研究现状,指出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含有大量的以酚类化合物为主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黄酮类化合物、酚酸、花青素与原花青素等。其中,总脂肪酸、亚油酸、阿魏酸、槲皮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酸甲酯等成分被证实具有皮肤美白作用。对E. oleracea进行的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发现,其果肉提取物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以及使细胞免受紫外线引起的氧化应激伤害等潜在的皮肤美白功效。文章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对E. oleracea的美白成分进行进一步挖掘,并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对其美白功效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体外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评价以及豚鼠皮肤有色斑块照射紫外模型试验,研究了3种化妆品配方样品对皮肤的美白作用。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的样品1、高质量浓度的样品2以及样品3均具有皮肤美白功效,且样品3的美白效果明显优于样品1和样品2。结合配方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姜黄素和苯乙基间苯二酚具有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一定浓度的熊果叶提取物及烟酰胺具有可靠的抑制黑色素细胞生成的能力,同时苯乙基间苯二酚应用于这3种化妆品配方中的美白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以松茸为主要功效成分的化妆品进行人体美白功效评价。选择30名20~45岁女性,按要求在曲臂内侧使用化妆品8周后,测试使用前后皮肤MI值,L*值和ITA°值,实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uncan多重比较表明,松茸化妆品的美白功效与抗坏血酸乙基醚化妆品相当,且显著大于配方基质。实验通过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可直观反映化妆品中活性添加剂的美白效果,适用于添加活性物质的化妆品的美白功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考察槐米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美白能力及加入乳液化妆品后的保湿、美白功效。实验结果表明:槐米提取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传统的抗氧化产品V_C相比,其对DPPH的清除效果好于V_C,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与V_C接近;0.3 g/L的槐米提取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60.33%;添加槐米提取液的乳液化妆品能有效提高其保湿性,增强其美白功效,对皮肤安全、无刺激。  相似文献   

8.
以竹叶黄酮为载药、芫根酸性多糖为包材,以ε-聚赖氨酸为阳离子桥,采用离子交联法获得竹叶黄酮纳米粒子(BLFN)。该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400 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以美白因子β-熊果苷为阳性对照,考察了BLFN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体外培养过程中美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BLFN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合成和细胞增殖均表现出质量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当BLFN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其抑制率分别达到69.68%、62.35%和59.14%,均显著优于β-熊果苷(p0.05,p为表征差异性的统计学指标,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B16细胞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BLFN能通过抑制黑素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起到美白功效,显示出替代β-熊果苷的潜力。同时,由于该纳米粒子的构建成分均为天然物,所以其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Ce掺杂的蛋壳型CuO/ZnO/SiO2颗粒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两步沉淀法制备了以蛋壳型纳米空心SiO2为载体的CuO/ZnO催化剂和掺杂Ce的CuO/ZnO催化剂,初步考察了两组催化剂用于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性能,并采用TEM, BET, XRD, 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以纳米空心SiO2为载体的CuO/ZnO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活性成分在载体表面分散均匀,粒径在13 nm左右. 加入掺杂剂Ce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一方面,Ce可以降低Cu 2p3/2和Zn 2p3/2的表面结合能, 使氧化铜更容易被氢气还原成铜;另一方面,Ce也能增强铜锌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铜粒子的烧结,改善活性成分的分散.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体外实验和人体实验相结合方法,对5种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复方提取液进行美白、抗衰老、抗敏舒缓功效研究,并对其刺激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方提取液的刺激性分级为无刺激性,具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清除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的能力;使用含复方提取液的乳液4周后,能显著减少皮肤黑色素含量和降低皮肤紫外斑、黄褐斑、皱纹、纹理分值;此外,含复方提取液的乳液能够降低乳酸刺痛程度。上述结果说明该复方中草药提取液使用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美白、抗衰老、抗敏舒缓功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试添加不同的美白活性成分及辅助成分的美白霜的美白效果,确定具有美白活性的产品的功效性及合理的配方设计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以银杏黄酮为活性成分,制备一款美白保湿护肤霜。考察黄酮的添加量,并结合外观、肤感、理化性质、美白活性、保湿性能等方面对护肤霜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当银杏黄酮添加量为2.0%时,所得的护肤霜质地细腻、肤感滋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美白功效和保湿性能。  相似文献   

13.
芦荟、白芷提取物联合应用的抗氧化和美白活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芦荟和白芷的乙醇提取物联合应用在抗氧化和美白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采用乙醇浸提法从芦荟和白芷中提取分离功效成分,应用DPPH和ABTS方法评估其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评估其美白活性。结果表明,芦荟和白芷提取物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芦荟和白芷提取物联合应用在抗氧化和美白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膜剂是美容护肤常用载体,本研究中膜剂以中药白芷和马卡列丙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白芷中香豆素类美白成分,水提法得马卡列丙中提取物,通过实验优化膜剂基质的最佳用量配比,研制出一款美白抗炎膜剂。该膜剂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最优配比制得的膜剂为淡黄色乳膏状。经初步探究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且亲和皮肤,可用于日常皮肤护理。  相似文献   

15.
将蔓越莓、薰衣草、卡卡杜李、雪绒花和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复配为美白植物提取物组合(BIRCRosée美白精粹WT100),研究该组合通过抗氧化、抗炎、维持皮肤屏障与抑制黑色素生成及转运作用途径相结合的美白功效。通过将美白植物提取物组合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与α-熊果苷进行功效对比,再通过3D黑色素皮肤模型平台对表观色度、表观亮度及黑色素含量下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综合美白功效,并与曲酸进行功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美白植物提取物组合(BIRC-Rosée美白精粹WT100)在原浓度时,对酪氨酸酶抑制率高达98.99%,远高于α-熊果苷;在3D黑色素皮肤模型能够有效提升表观色度及亮度,同时可减少皮肤中黑色素总量,显示出显著的美白功效。  相似文献   

16.
对传统卸妆产品进行优化完善,开发一款新型具有美白功效的卸妆乳液产品。采用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和三乙醇胺为基本体系,研究了增稠剂的用量,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以及美白功效成分烟酰胺的含量对卸妆乳液体系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相关理化性质得出最佳添加量,从而得到成熟稳定的配方。结果表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的最佳添加量为0.25%,表面活性剂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类和PEG-6辛酸/癸酸甘油酯类复配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和3%,美白功效成分烟酰胺的最佳添加为0.8%,制备得到的卸妆乳液清洁能力强大,肤感良好,美白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7.
以竹叶黄酮为载药、芫根酸性多糖为包材,以ε-聚赖氨酸为阳离子桥,采用离子交联法获得竹叶黄酮纳米粒子(BLFN),平均粒径在400 nm左右,结构稳定,分散性良好。以业界公认的美白因子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研究BLFN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体外培养过程中美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BLFN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合成和细胞增殖均表现出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当试样浓度100 μg/mL时,其抑制率分别达到69.68%、62.35%和59.14%,均显著优于熊果苷(p<0.05)。B16细胞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BLFN能通过多种途径起到美白功效,显示出替代熊果苷的潜力。同时,由于该纳米粒子的构建成分均为天然物,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在美白类产品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美白祛斑化妆品的功效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黑色素的形成机制和美白祛斑产品的主要活性成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美白祛斑化妆品功效评价上的进展情况,包括美白祛斑活性成分评价、美白祛斑化妆品的体外及体内功效评价方法等,同时展望了美白祛斑化妆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几种皮肤美白剂的功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评价常用皮肤美白剂的美白效果,我们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株为受试细胞,对熊果苷,曲酸,甘草提取物和Vc衍生物等4种常用皮肤美白剂的功效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种美白剂(10ug/ml,30ug/ml,50ug/ml,70ug/ml,100ug/ml)明显抑制细胞生长(P<0.01),使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改变细胞形态,但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不明显(P>0.05),提示:4种皮肤美白剂均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其机制可能与酷氨酸酶活性改变的关系不大,在皮肤美白剂功效评价中应重视细胞中黑色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常用花类中药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白剂是美白化妆品的核心功效成分,天然植物来源的美白剂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花类中药在调节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细胞活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花类中药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美白化妆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