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类化学实验的课程是医学类专业课程学习、实践的基础,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实验技能,在整个医学类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雨课堂+翻转课堂”在化学实验微课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对照教学等方法深入分析翻转课堂的有效性,为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资源再生利用工程实验”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实验课程。以课程建设为例,分析了课程特点,探讨了教学目标、实验讲义、实验项目、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资源再生利用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通过借鉴CDIO教育方法中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大工程理念,构建了以课程教学体系的"3平台+1体系"模式、实践创新体系的"3实践+1认证"模式和培养时间上的"3校内+1企业"模式等三个"3+1"结构为特色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于CDIO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以教育部对"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行动指南,探索材料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新模式。通过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创新创业+论文"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优化某一课程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工程教育的培养,实现学校学生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张红萍  李小芳  黄玉  阳怡锋 《广东化工》2013,40(18):160-161
以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结合我校"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设计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发展课程平台,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以化学理论与应用为基础的实验课程平台、以专业能力提升训练为主的实践课程平台、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大块。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工程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引入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成果.依据学生对课程模式的需求,启发学生将工程类课程涉及的典型工程背景,凝练为直观理解的“结构”,创新制作了管壳式换热器积木组装教具.项目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鼓励其动手,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创造的管壳式换热器积木组装教具成果,应用在工程教学体系中,大大地提高了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生物分离工程”作为生物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本文以“生物分离工程”的课程特色为出发点,分析了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应用”现象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强化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同时阐述了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的意义,以期为“生物分离工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霞  王永东  朱艳  郑光海 《广州化工》2022,(15):210-211+227
为推动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以专业基础课工程材料学为例,改革课程目标、建设师资队伍,构建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实现高校焊接专业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相互融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专业课程是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高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发展是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文章针对材料化学专业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介绍了以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为核心,以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而构建的“特色鲜明、线上线下、科教融合、创新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发展的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设为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化工原理实验”是我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改进”教学理念,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作者从课程目标、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思政融入、考核机制几个方面进行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工程类课程。通过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为契机,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知识体系特征,经过精选讲课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来加强实践教学等手段,逐步形成课程培养新体系。最后探索了适合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有效学习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设计研究了“大学化学实验”“线下标准化实操+移动端辅助教学”实验课程新模式。此新体系建立线下标准化实验操作评价标准,使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训练有标准可依,培养学生更加规范的实验习惯,实验基础技能进一步加强;移动端辅助教学为线下实验操作争取了更多的时长,改变了传统线下实验课程课时不够的现实问题,两者相互配合,最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21,(1):165-167
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化学”为例,探索如何结合江西区域特色与农林特色,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依托自主研发的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环境化学”教学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灵活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翻转教学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教育部对"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行动指南,探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新模式。通过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重组实验内容,丰富学习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凸显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实现学生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无缝接轨。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具有基础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等特征,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石。基于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微生物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过程评价体系的创新构建,阐述了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提升了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关景元 《生物化工》2023,(3):127-130
作为探索生命奥秘、提供疾病治疗方法的新兴学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但也由于该专业下的课程,例如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具有理论和实践双强化、双要求特性,需要教师应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方面,根据课程特点、就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特点,配合院校、专业开发校本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等方法,并调整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在实践教学中,可借鉴“1+X证书制度”的优势,以培养订单人才为前提调整实践体系,突出课内实验教学+课外实训中心教学的优势,不断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文章对地方院校化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对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训、实习两部分进行了探索,提出构建以"合成制备-分析表征-性能应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具有"一体化、三阶段"为特色的化工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及构建校内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训、实践体系;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积累的不同阶段,构建校外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互联网+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全面实现校内、外所有化工实践教学基地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传统案例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已经不能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新要求。文章基于OBE理念,提出一种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理论+实验”案例教学法,并以电化学腐蚀的教学为例,介绍了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教学评价结果显示,“理论+实验”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建设为龙头,带动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和优秀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基本理论+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混合教学+持续改进"的系列课程建设新思路,形成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互结合,差异教学与学习成果多方位评估,教学质量监督和持续改进闭环管理的热工基础系列课程新体系,有利于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骅  吴慧芳 《生物化工》2024,(1):152-154+159
为了适应新工科发展理念,提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科创能力,实现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需要对水处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中耐受抗生素菌群的鉴定及分子表征”为例,通过开展耐药细菌分离鉴定、耐药菌计数、耐药基因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实验,对课程涉及的各个基础实验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具有前沿性、实验方案多元性、结果多样性的创新型大实验,进而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及综合性,更好达成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将“互联网+”及科教融合引入水处理微生物学实验及完善考核方式和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兴的积极性,促进了实践教学水平和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