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肉桂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桂叶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叶,是肉桂种植加工产业中常见的副产物之一。肉桂叶是工业上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的原料,提取残渣通常仅作为锅炉燃料处理,其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肉桂叶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肉桂叶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土壤中筛选到的微生物菌株MX18具有降解肉桂叶的能力,其转化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为肉桂醇。该菌株被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命名为Sphingomonas sp.MX18,并用于生物转化肉桂叶合成天然肉桂醇的反应,考察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反应体系初始p H值、温度、底物加入量、转化时间对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优化工艺条件为:糊精为碳源,质量浓度30 g/L,蛋白胨为氮源,质量浓度20 g/L,初始p H值5,肉桂叶粉的加入量10 g/L,30℃下反应72 h。在此条件下,肉桂醇的得率达0.77%。  相似文献   

3.
从土壤中筛选到的微生物菌株MX18具有降解肉桂叶的能力,其转化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为肉桂醇。该菌株被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命名为Sphingomonas sp.MX18,并用于生物转化肉桂叶合成天然肉桂醇的反应,考察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反应体系初始p H值、温度、底物加入量、转化时间对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优化工艺条件为:糊精为碳源,质量浓度30 g/L,蛋白胨为氮源,质量浓度20 g/L,初始p H值5,肉桂叶粉的加入量10 g/L,30℃下反应72 h。在此条件下,肉桂醇的得率达0.77%。  相似文献   

4.
以肉桂叶为原料,在5 L不锈钢蒸馏釜中采用水扩散蒸馏提取肉桂油,考察了蒸馏时间、投料量、进口压力3个因素对肉桂油得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扩散提取的适宜条件为:蒸馏时间90 min,投料量200 g/L,蒸汽进口压力为1 750 Pa,此时得油率为8.88‰,肉桂油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醛(86.89%)、苯甲醛(1.55%)、乙酸肉桂酯(3.92%)、邻甲氧基肉桂醛(4.56%)。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合欢皮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 6个化合物,综合运用各种波谱解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化合物分别为:Julibroside A2(1);Julibroside J25(2);Juli-broside J20(3);Prosapogenin-10(4);Julibroside J22(5...  相似文献   

6.
7.
8.
9.
《广东化工》2021,48(18)
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对油樟叶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并结合MS和NMR等波谱技术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油樟叶中分离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包括2个为倍半萜类化合物,2个为糖苷类化合物,1个为二氢黄酮醇类及1个为甾醇体类化合物,分别为ar-turmerone(Ⅰ),3S-(+)-9-氧代橙花叔醇(Ⅱ),槲皮素-3-Ο-B-D-葡萄糖苷(Ⅲ),二氢山萘酚(Ⅳ),桷皮素-3-Ο-α-L-鼠李糖苷(Ⅴ),胡萝卜苷(Ⅵ),其中化合物(Ⅰ)、(Ⅳ)和(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获得。通过对所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Ⅲ)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比其它五种化合物更强。  相似文献   

10.
《广州化工》2021,49(14)
苦石莲是我国传统中草药,其药用价值很大。为了进一步明确苦石莲的化学成分,现对苦石莲粉末的95%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分离,实验采用正相硅胶、凝胶、MCI反相填料、ODS反相填料等柱色谱的方法进行分离,通过常压,中压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对其进行纯化,并进一步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技术(IR, UV, EI-MS, ESI-MS, HRESI-MS,~1H-NMR,~(13)C-APT, HSQC, HMBC,~1H-~1H COSY, NOESY, CD)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最终,从苦石莲中分离得到13个单体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的5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廖彭莹  李兵  潘为高  卓生华 《广州化工》2012,40(21):101-102
首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了裂叶崖角藤(Rhaphidophora decursiva)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从中共分离出70个色谱峰;通过与标准谱库对照鉴定了其中14个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已鉴定出的成分的相对含量之和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量的65.02%,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榄香素(20.20%)、2,6-二叔丁基对甲酚(10.70%)、植酮(9.52%)和植醇(6.11%)。  相似文献   

12.
13.
黄炜娟  张春  翁城武 《广州化工》2012,40(15):89-91
首次对耳叶紫菀(Aster auriculatus Franch)全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柱层析(CC)对植物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MS等)分析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筛选。从该植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Ilicic acid(1),(7R,10S)-selina-4,11(13)-dien-3-on-12-oic acid(2),2-oxo-isocostic acid(3),1β,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4),1β,6α-dihydroxyeudesm-4(15)-ene(5),4(15)-eudesmene-1β,7α-diol(6),Furanoligularenone(7),(4αR,5S,8αR)-4α,5,6,7,8,8α-Hexahydro-8α-hydroxy-3,4α,5-trimethylnaphtho[2,3-b]furan-2(4H)-one(8)。并采用杯碟法对以上8个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筛选,通过观测各供试菌抑菌圈的半径,发现化合物2、化合物4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以肉桂为原料,进行了肉桂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建立了以芦丁为标准品,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肉桂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肉桂总黄酮提取的优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肉桂与溶液的比1∶60(g/mL),回流温度70℃,提取时间6 h,总黄酮提取率达16.10%,含量达70.02%。肉桂总黄酮的抗氧化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总黄酮浓度为4.5 mg/mL时,OH自由基清除率达40.49%;当总黄酮浓度为2.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4.29%。  相似文献   

15.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越南清化肉桂桂皮中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鉴定出1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以上,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玷王巴烯等.  相似文献   

16.
17.
齿叶薰衣草挥发油提取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化工》2015,(3):14-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齿叶薰衣草挥发油,通过气-质(GC-MS)联用分析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同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齿叶薰衣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和含量与文献报道的新疆薰衣草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化工》2022,(Z1):3-4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齿叶薰衣草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齿叶薰衣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和含量与文献报道的新疆薰衣草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