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大学的理念1.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大学。如果正如霍尔丹勋爵所说的“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那么期望大学适应一种单一的模式是很荒谬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探讨大学的逻辑,揭示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科学理解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对于推进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超离先生长期从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工作。耳濡目染,浸淫于教育实践与理论诠释之中。他的《大学的多维审思》(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所呈现的教育知识结构与教育话语,纵横捭闽、挥洒自如、耐人寻味,引导我们进一步追问大学是什么.大学为什么.大学靠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1、如果我们要对高等教育的主题进行权威性的研究,首先需要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作出一个清楚的说明,需要对正在兴起的一代人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基于“关于亚洲大学教员变化的调查”(APA调查)的数据,探讨日本的大学教师回答教学质量有改善的比例显著低于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原因.调查表明,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中国、台湾相比,日本回答“教学质量有改善”的大学教师比例最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教学质量改善的关键要素包括教室环境、近年来的新生质量、是否有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培训、任务导向型管理模式.综合这些要素,可以得出“日本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落后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这一结论.以世界18个国家为对象进行的CAP调查也证实,日本有重视科研的传统,这就更加需要在改善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强调科研的当下,不是要将科研与教学割裂开来,而是要研究如何实现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需要大学教师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保证教学,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般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就业是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根本命脉。宁波诺丁汉大学2008、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学与就业率达到100%,2010届毕业生考上研究生与成功就业的目前已占91.7%。这源于其成功的就业策略:制定生涯规划,就业从"入学教育"做起;提供质量保证,就业在"教学全程"奠基;高度负责,就业要"一个不少"落实。大学不仅应该成为青年学习深造的理想场所,更应该成为他们高质量就业的预演基地。  相似文献   

7.
临沂大学校长韩延明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枣庄学院徐愫芬讲师。将他们“历时五年。七易其稿”的《大学校训论析》(近期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样稿寄给我并嘱作序。据我所知,韩延明在1998年跟随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对搜寻和研究大学校训兴趣盎然。在他200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理念论纲》一书的“附录二”中,曾汇集辑录了中外200余所大学的校训。嗣后.他广搜细核、笔耕不辍,经过多年的披肝沥胆,终而玉成《大学校训论析》一书。这是一部研究大学校训的力作:搜集大学校训数以千计,从历史到现状,从国内到国外,内容丰富,框架恢宏;论述校训功能,剖析校训问题,品评校训优庸,诠释校训渊源,索隐钩沉,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人的本质规定,因而自由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价值合理性依据.自由是大学学者从事学术活动的普遍性条件,它是一种工具价值;同时,促进人类自由,把对人类的限制减低到最低程度是大学学者学术活动追寻的终极价值,因而大学学者的学术活动不仅是一个实践自由的过程,也是追寻人类自由的价值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者的应然本质是自由.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所说的自由是指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而庄子所说的逍遥是自我主动地摆脱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自觉地过一种悠游自在、无挂无碍的精神生活.庄子告诉我们:有多大的创造力就有多大的自由;但创造力再大,作为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所依待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超越自我和功名的束缚,遵道而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才能在精神世界里逍遥游;这样的人在世俗的眼光里百无一用,却是创造了人类文化的精神导师.从这些思想中可以引申出庄子的大学教育哲学:大学的自由不是制度所赋予的,而是大学人自己创造的;但大学又要建立一种制度,以保障创造的自由,同时包容创造的失败者;掌握了实用技术让人获得有限的自由,只有小用,人之大用是思想的自由与逍遥.用这样的教育哲学思想看当今的大学教育,我们便明白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标准和要求限制了大学人的自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降低了大学的品格;大学有太多的虚假和虚伪,太讲究实用,容不下大而无用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很难见到单纯质朴、真实鲜活、淡泊名利、逍遥自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真人”.这既是体制的问题,也是大学人自己的问题,因为自由需要制度的保障,而逍遥是可以自我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清华大学为案例。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中的基层学术组织——研究中心的主要特征:从设立历程来看,研究中心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学校战略规划的引导;从研究类型来看,应用型研究中心占主导的同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从组织类型来看,跨学科、跨组织的研究中心协同发展成为主流。由此得出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的三点启示:一要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二要实施跨学科交叉融合战略,三要在知识生产模式之间自由转换。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已经证实,自由与独立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我们对大学的自由却仍然有诸多误读。大学的自由与独立首先是国家的需要,这一点是否为政府所意识到,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中国高等教育整体上能否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雅斯贝尔斯的名著《什么是教育》从“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出发,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成,教育的使命在于成为“全人”: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因此,教育不仅需要进行文化教育,还需要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倡导苏格拉底式教育方式,教师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者。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刊的历史与使命 ;重点介绍了 1 990年创刊的会刊十年来的长足进步 ;进而探讨了十年实践中所蕴含的办刊规律 :重点论述了刊物特色的形成 ,以及会刊发展与学科发展的互动 ;最后 ,对未来会刊发展进行了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对国家的放逐”是关切大学特有的生存空间与一流大学秩序的形成、确立合理大学立场的一个新命题。面对既有国家体制笼罩下的异化的大学场合,大学需要一种“放逐国家”的积极心态,以构建作为主体的大学与一流大学生成的“第三空间”,获取一种真正的大学发展理念,有效凸显大学之民族与国家的轴心地位。大学对国家的放逐形成大学生存的“第三空间”与国家举办大学的逻辑之间具备内在同质性。它所坚守的是一种彻底的大学立场,追求的是引领社会发展,力求的是大学知识分子群体生存合宜性的铸建,旨在培育具备优良心性秩序与和谐人格的现代公民,最终创建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5.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是象牙塔的说法过时了。 基本学术价值 学术自由 2、所有形式的言论自由,都可以根据两个基本理由来判断。就个人而言,他所选择的言论和写作权力作为一种自由形式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助于丰富和激励其生活。这种自由一旦被剥夺,他就失去了充分参与智力交流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1、从一开始,哈佛的教育目标就定得非常伟大。1650年的大学特许状中就说,大学的第一笔捐赠将用于“发展优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成果……增进来自英国和本地(印第安)年轻人的知识,并为他们提供住所和其他必需的设施”。所以从办学伊始,学校的目标就是:创造知识,教育年轻人,让他们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他们指明正确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17.
浮华时代需要读经典和名著,因为经典和名著厚重。变革时代也需要读经典和名著,因为经典和名著中饱含了人类前行中的历史智慧。本刊有意推出专栏,刊发诠释外国高等教育名著的文章。专栏名为“名著镜诠”,有两个意思。一是借助他国的高等教育名著镜照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人总是通过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国家也一样。二是通过诠释名著中的经典论述,获得解决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智慧。因此,名著摘抄的部分并不追求全面性,而是讲究适切性。采用两栏排版,左边是摘录的名著,右边是诠释的文字,两边的小节一一对应;就像一个人,对着左边的镜子在观察自己,在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机械工程学院是江苏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综合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其中教授3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副教授4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在90%以上。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00多人,全日制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人员660余人。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学工程6个二级学科硕士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中国大学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失范、失序,但这些问题却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道德危机的实质是道德上的信任、信念和信仰危机,表现为"大道德"与"日常道德"的脱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割裂、随波逐流与坚守原则的矛盾。政府不是大学道德危机的"替罪羊",道德危机是众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大学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在道德上更需强调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和学人品格。唯其如此,中国大学的道德前景才能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20.
欣逢《大学教育科学》创刊三十周年,我谨代表编委会向刊物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一直以来鼎力支持刊物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作者、读者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由衷的感谢!感谢您。在过往的岁月里,与我们同在,和刊物共荣!感谢您,让创新思想和智慧火花,引领了刊物和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