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家作为社会的精英人物,其价值取向对于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文章就我国企业家价值取向的现状、影响价值取向形成的因素及企业家价值取向的建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教育在教育价值取向上重视外在价值而忽视内在价值的现象,从教育价值入手分析其原因,并对当前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如何进行历史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学价值取向的现实诊断与应然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活动是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为价值所充溢的生命活动,体现着特定的价值取向。现实教学生活中,教学价值取向存在重视局部价值,忽视整体价值;注重工具价值,轻视目的价值;重视浅层价值,忽视深层价值等方面的误区和偏差。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应在不同取向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顾此失彼。从价值取向的主体维度来看,教学活动是“为了我们”的价值活动;而从价值取向的内容维度来讲,它以幸福为终极取向。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政-经主导"两大阶段,尽管也不乏个人价值关怀的端倪,然整体来说形变而神未变,依然是建立在社会发展需求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本位"的特点。我国"重人伦"、"重群体"之传统文化观、"乐之教化在于道德"之传统音乐文化观及"圣人君子"之传统教育目的观是潜藏于其后的文化根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关注文化土壤的更新、建设现代文化;重构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注重课程实践,树立培养目标与课程实践相统一的政策执行理念,以实现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在生存论看来,以实存论为基底的大学教学价值取向,遗忘了追问人的生存意义。实际上,生存意义是在欲、技、道的游戏中生成的。大学教学价值向“寻求意义”的转向,实质上是“理智培育”、“技术培训”、“情感培养”三类传统价值取向在当代的共同表现形式.而非彼此对立。  相似文献   

6.
7.
8.
《机械工程师》2010,(9):43-43
前不久,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威”)自主研发的数控开卷校平剪切线与一套大型数控双机联动折弯单元配套组成的柔性生产线,出口德国一家特大型金属板材加工企业。这套总重量750吨,剪切高强度板厚12mm、宽2000mm、折弯工作台面总长27米、拥有32个数控轴的大型成套钣金加工生产线售价500万欧元,创下我国重型数控成形机床成套设备精度最好、规格最大、创汇额最高的出口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9.
李峥 《现代制造》2013,(48):52-52
德国普尔世电源公司成立于1980年,始终专注于高端导轨电源领域,坚持以技术传递核心价值,中国市场的多样化竞争促进了德国普尔世电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在2013年上海工博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德国普尔世电源公司总裁博恩哈德·埃尔德先生。  相似文献   

10.
《工具技术》2014,(6):15-15
<正>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德国工业企业既可以满足消费者高度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够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美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包括遴选程序、校长素质和角色定位等方面的比较,得出对我国大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有益启示:改革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拓宽校长的来源渠道;注重校长培训,提高校长综合素质;明晰校长角色定位,强化校长专业职能;加强校长工作的评估和监督,把握校长工作方向,以期加快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高校形象是高校综合实力的表征,是社会公众对高校的价值追求、功能作用、地位层次、基本特征等方面的一种共性反映和普遍评价。一所大学的形象具有怎样的风格,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有没有独树一帜抑或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精神是大学这种特殊组织所秉持的宗旨,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引领大学方向、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观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范体系。大学精神决定了高校形象建设的战略规划,决定了高校形象建设的主体人格,决定了高校形象的价值实现,决定了高校品牌的格调。可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评教”有其合理性,但现实中存在着评教结论的虚假困境、结果应用的惩治困境、最终效果的漠然困境,违背了“以评促教”的初衷。高校“学生评教”中三重困境的出现。既有管理者的认识误区,也有大学生的能力原因,更是教育者的态度所致。走出现实困境,高校“学生评教”必须以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正视学生地位能力、提升教师育人水平为价值取向,重新调整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已渗透到了我国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大学国际化的内在价值诉求是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其外在价值是民族文化的试金石。美国《新闻周刊》为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国际化给出了一个标准,而“博洛尼亚进程”则提供了一个大学国际化的样本,其本质是争夺话语权。中国的大学在国际化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其基本经验是:以学科优势和办学实力为根本,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其中,并独善其身,守望大学之道。  相似文献   

15.
教师人力资源是大学组织的核心资源,对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推动大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知识的共享性、大学的学科化和教师个体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人力资源的可增值性。学术制度、大学文化和教师个体发展等因素影响和决定着大学学术生产的效能。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才能充分发展大学的学术生产力,较好地实现教师人力资源的增值。  相似文献   

16.
场所精神是能为置身于场所中的人带来“方向感”和“认同感”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它是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中世纪大学的场所精神体现在它“求知”与“朝圣”共荣的神圣使命、“自由”和“自治”共享的独立地位以及“平等”且“友爱”的社群文化。现代大学需要力求建筑和环境与使命的统一。通过人与场所的互动。在延续大学的场所精神——纯粹的智识追求与平等自由的交流——的基础上推动每所大学独具特色的“场所精神”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大学的组织技术经历了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阶段。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活动不再是单独地进行,而是被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大学在应用中生产知识。创业型大学正是在校级层面主观地推动和组织了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并使其成为大学知识生产的最主要模式,这是创业型大学在组织技术上对传统大学的超越。为了配合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创业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脱离传统大学的发展模式。以新兴大学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单一的学校文化和自上而下的公司化经营战略是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相形之下,诸如MIT、斯坦福等美国研究型大学不能被认为是创业型大学,而是具有学术创业精神的大学。  相似文献   

18.
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举办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是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应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科学定位,实施特色办学,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培养具有特色的各类人才。特色型大学的特色表现在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模式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展特色型大学有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教、学、研的结合,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