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加热炉炉膛压力自动控制的方法及可实现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加热炉炉膛压力控制的作用、控制方法,分析了炉膛压力控制失灵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给出了实现加热炉炉膛压力自动控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杜宇  杨丛军 《包钢科技》2018,44(1):85-87
文章介绍了连续式加热炉炉膛压力控制在加热炉生产控制中的实际意义及加热炉炉膛压力的检测方法和控制方法。因为炉门经常开关,会引起炉膛压力频繁波动,而常规PID的调节方式抗干扰能力不强,在测量值经常变化的情况下易产生振荡,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模糊控制正好有收敛速度快、超调小且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最适宜用来控制炉膛压力。  相似文献   

3.
加热炉炉内压力的影响和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剑波  阎西祥 《工业炉》2005,27(3):29-31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加热炉的节能运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加热炉优化运行参数中,人们普遍对加热炉氧含量、排烟温度感兴趣,对炉膛负压重视不够,忽视了炉膛压力对加热炉优化运行的影响。本文对加热炉炉内压力及其对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炉膛压力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4.
蓄热式连续加热炉炉膛压力偏高且波动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炉子的单位燃耗和使用寿命.对比换热式、蓄热式两类加热炉在结构及操作上的不同,得知炉内气体流动状况是影响炉膛压力的主要因素.运用气体流动相关知识,建立炉气流动模型,研究沿炉宽方向上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沿炉宽方向上炉膛压力高于空、煤气喷口压力和排烟口压力;流量增加时,炉膛压力明显升高;蓄热式炉的宽度尺寸超出允许范围后,压力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5.
合成炉炉膛负压的控制水平决定着铜阳极板的产品质量和炉况的整体状况,本文针对合成炉炉况控制的难题,分析了炉膛负压与系统内其它变化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炉膛负压最优值与化工制酸压力以及主排烟机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得出了满足合成炉生产需求的炉膛负压的最佳值。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合成炉炉膛压力的控制能够不受多种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影响。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协助炉压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加热炉在进行蓄热式改造过程中,炉膛压力较大,炉门冒火现象严重的问题,分析原有压力控制系统及流量控制系统对炉膛压力产生的影响.找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结合京唐热轧2 250 mm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控制系统的调试过程,分析了增设烟气余热回收蒸发器后对原有汽化冷却控制系统及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的影响,并最终通过调整仪表设备参数、升级老化仪表设备、优化控制策略,克服了在烟气量剧烈变化时对加热炉炉膛压力控制、汽包液位控制造成的波动,实现了全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8.
轧钢机是钢铁行业的重要装备,其节能降耗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经济全球化和新能源技术不断涌现及推广,传统电控加热设备已然无法满足当前生产工艺要求,因此智能化、高效化控制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首先从优化控制系统在棒材加热炉应用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其次对加热炉各回路优化控制方案设计展开介绍,比如炉膛温度控制回路、炉膛压力控制回路、烟温控制回路、炉膛压力与烟温协调控制设计和加热炉安全运行控制功能设计;最后探究了加热炉经济运行统计与考核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炉子在生产过程中其炉膛压力的大小由下式决定: P=2/3n(1/2mv~2)………(1) 式中:n-单位体积炉气分子数; (1/2mv~2)一炉气分子平均动能。显然,当炉膛温度控制一定,控制炉气的排出量便可调节炉膛压力。目前我国工业炉的调压机构大都是采用闸阀或碟阀。前者为保持可调性常需通水冷却,使外供能的消耗增加,而且调节极为不便;后者则因高温作用发生变形,往往调节不灵,甚至不能活动。故实际生产中的炉子其炉膛压力几乎是处于“不调节”状态。据统计,这种不调炉与调压炉(炉膛压力保持在±0~1mmH_2O)相比,该项(吸冷风和喷热气)热损失大约要增加1~2倍,产品的加热质量也明显下  相似文献   

10.
蓄热式轧钢加热炉因具有节能环保优势,在钢铁企业应用广泛。然而,强制排烟和供风方式造成炉膛压力高、风机电耗大等负面影响。蓄热室是蓄热式轧钢加热炉的重要部件,弄清楚加热炉蓄热室内压力分布至关重要。与以往冷态试验或数值模拟研究不同,以鞍钢连轧作业区1号加热炉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半工业试验装置,开展了热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烟工况下,随着烟气流速增加,蓄热室各点的压力逐渐升高;供风工况下,随着炉膛温度升高,蓄热室各点的压力逐渐增加。对某一固定的蓄热室长度,排烟压力损失均大于供风压力损失;随着蓄热室长度增加,排烟压力损失和供风压力损失均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鞍钢股份公司炼铁总厂新3200 m3高炉炉缸烧穿情况,提出了炉缸大修技术方案,如选用优质耐火材料、全面改造炉缸冷却系统等。同时对炉缸大修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采用整体浇注的施工方式后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鞍钢3200 m3高炉大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蓄热式板坯连续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吕以清  孙玮 《工业炉》2004,26(5):42-44
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合理选取与炉子的炉长、实际加热能力、加热质量、炉子的运行工况(燃烧负荷、炉压、检修周期、炉体寿命等)密切相关。而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计算目前尚无详细资料。通过济钢中板3#蓄热式加热炉设计中对炉底强度的选取,经使用与炉子实际能力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谈转底炉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洁 《中国冶金》2007,17(4):23-23
对目前国外转底炉炼铁发展和工艺进行了综合阐述,主要包含INMETCO 和Fastmet工艺,从Fastmelt的发展,到生产规模最大的美国动力钢的IDP,以及日本神户制钢、美国Midrex公司联合开发的转底炉生产铁块(Nuggets)的所谓Itmk 3(第三代炼铁法)等多种工艺。同时,对中国引进和发展这项技术阐述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红钢3号高炉(1 350m3)的有害元素负荷升高。为了确定炉缸侵蚀速度与有害元素入炉量的关系,应用热传导微分方程,建立了炉缸炉底二维传热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近2年1 150℃的炉缸侵蚀线分布。结果表明:红钢3号高炉炉底侵蚀速度从50mm/a上升至60mm/a,炉缸侧壁侵蚀速度由35mm/a上升至40mm/a,对比同期有害元素入炉情况,侵蚀速度随有害元素负荷升高而有所加快,但无明显象脚状侵蚀。  相似文献   

15.
转底炉生产金属化球团工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红全 《云南冶金》2010,39(1):50-53
昆钢根据对各种非高炉炼铁工艺进行基础调研,并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进行了昆钢原料条件下转底炉生产金属化球团的实验室试验研究,找到了昆钢原料条件下转底炉的适宜操作参数。根据研究结果,决定利用山西瑞拓熔融还原炼铁有限公司的转底炉,进行生产金属化球团的工业性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宣钢高速线材生产线采用侧进侧出步进梁式汽化冷却加热炉,在生产中采用了提高钢坯热装温度及热装率、合理降低钢坯的出炉开轧温度、优化加热炉的加热制度、烟道闸板气动执行机构及炉底液压系统改造、加热炉燃烧动态实时监测改造、提高加热炉保温性能、加热炉控制系统改造等措施,使加热炉能耗降低,加热质量改善,基本实现了高效率、低消耗、低烧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济钢1750m3高炉炉缸侵蚀状况,在生产中进行喂线护炉,使其还原成T(iN,C)的沉积,同时通过冷却水系统改造增加冷却强度,对炉缸、炉底形成稳定保护层。实践表明,炉缸侧壁E1点温度由810℃下降至500℃左右,G1点温度由1050℃下降到90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雷有高  魏功亮  赵仕清 《炼铁》2007,26(1):20-22
根据钒钛原料的冶金性能,结合重钢5号高炉的生产实践,分析研究钒钛炉料对高炉高温区,尤其是炉缸和炉底的护炉作用.钒钛矿护炉冶炼能有效地对高炉炉墙、炉缸及炉底系统全面地起到维护作用,有利于高炉长寿.钒钛矿相对进口矿价格较低,只要炉料结构配比合理,选择适宜的热制度、造渣制度和合理的冶炼参数,避免钒钛护炉冶炼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达到护炉的效果,同时又能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  相似文献   

19.
结合鞍钢热轧带钢厂的生产实际,对轧钢加热炉节能工作中的几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包括钢坯热装与降低出炉温度的节能效果,炉膛结构对节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安钢7#高炉因原燃料变化,连续塌滑料和长期亏料线,使炉前出铁出渣受影响,而且由于高炉调整和操作应对不到位,引起炉凉事故。通过采取集中加焦提炉温等措施,炉况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