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药》2017,(3)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浸叶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桃蚜48 h LC50值分别为0.9977、5.8498 mg/L,氟啶虫胺腈对桃蚜的相对毒力是吡虫啉的5.86倍。辽宁和陕西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4~48 mg/L对桃蚜防治效果达99.0%以上;山东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8 mg/L对桃蚜防效达85.0%以上。[结论]氟啶虫胺腈可有效防治桃蚜,田间分别在露红期和落花后各施药1次,整体的防治效果可持续近1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氟啶虫胺腈对水稻褐飞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彭  黄新培  谢忠能  余晔  辛建忠  王春生 《农药》2012,(10):760-762,770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稻茎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水稻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3.52、1.60 mg/L,LC90值分别为31.27、21.50 mg/L,表明氟啶虫胺腈与吡虫啉对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用量50、75、100 g a.i./hm2于药后3 d的防效达61.6%~97.1%,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7~14 d的防效达84.2%~99.2%,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结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较好药剂,推荐用量50~75 g a.i./hm2,重点喷施水稻茎基部。  相似文献   

3.
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庆涛  武海斌  张坤鹏  李素红  张学萍  孙瑞红 《农药》2014,(10):759-761,772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50%氟啶虫胺腈WG对苹果黄蚜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并与螺虫乙酯、吡虫啉和3种植物源杀虫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比较,为合理防治苹果黄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浸液法和浸叶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的LC50和LC95值分别是20.68、390.56mg/L,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药后3d,50%氟啶虫胺腈WG50.0~62.5mga.i./L对苹果黄蚜的防效为81.05%~92.25%,药后7~15 d的防治效果为92.39%~99.65%,具有良好速效性和持效性。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的速效性好于螺虫乙酯,持效性和整体防治效果与螺虫乙酯相同;氟啶虫胺腈的速效性与吡虫啉相同,但同时期的防治效果高于吡虫啉。3种植物源杀虫剂蛇床子提取物、鱼藤提取物和除虫菊素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均较低。[结论]综合比较所有供试杀虫剂的防治效果,50%氟啶虫胺腈WG对苹果黄蚜防效最好,在苹果黄蚜发生期用该杀虫剂50.0~62.5 mg a.i./L进行常规喷雾处理,持效期在15 d以上。  相似文献   

4.
瓜蚜(Aphis gossypii)是一种重大农作物害虫,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其混剂对瓜蚜的杀虫活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噻虫胺及其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2种不同剂型混剂对瓜蚜48 h的LC50值分别为2.674 mg/L、1.411 mg/L和4.119 mg/...  相似文献   

5.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3种杀虫剂对瓜蚜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对瓜蚜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桶混组合。[方法]室内用浸渍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3种化学杀虫剂桶混后对瓜蚜的室内联合毒力,并进行防治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试验处理后48 h,筛选出了8组具有增效作用的桶混组合,其中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噻虫嗪按有效成分1∶9,与噻虫胺按有效成分3∶7、5∶5、7∶3、9∶1,与氟啶虫酰胺按有效成分3∶7、5∶5、7∶3桶混组合共毒系数分别为152.64、290.30、394.27、575.42、824.05、229.54、124.89、177.02。同时根据室内筛选结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亿孢子/m 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噻虫胺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桶混药后3、7、14 d防治效果分别在80%、85%和90%以上,其速效性显著优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的防治效果,持效性显著优于化学杀虫剂的防治效果。[结论]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3种化学杀虫剂桶混增效作用显著,为瓜蚜的农药减量化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马铃薯上桃蚜的更好药剂,在室内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都有较好的毒力,其中3.15%阿维·吡虫啉EC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730 4 mg/L;其次是5%高效氯氟氰菊酯ME、33%氯氟·吡虫啉SC、3.2%阿维菌素EC和9%噻虫·高氯氟SC,LC50值分别为0.873 1 mg/L、1.384 9 mg/L、1.855 3 mg/L和2.660 7 mg/L;22%氟啶虫胺腈SC、30%噻虫嗪SC和20%噻虫胺SC的LC50值分别为5.782 8 mg/L、5.8653 mg/L和6.279 3 mg/L;20%吡虫啉SL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低,LC50值为22.895 2 mg/L。  相似文献   

7.
刘秀春  范业宏  王宝申  艾玉廷 《农药》2008,47(5):370-372
为了明确氟啶虫酰胺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分别用浸渍法、喷雾法对苹果黄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问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颗粒剂可有效防治苹果黄蚜的发生,防效达90%以上,药效可达14 d,田间适宜使用剂量为250~500 mg/kg.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氟啶虫酰胺对桃蚜的防治效果和最佳用药剂量,在桃树上进行了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不同稀释浓度喷雾处理防治桃蚜的田间药效试验,为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药后1 d速效性一般,但药后3 d,在有效成分20、40、60 mg/L处理下的防效就分别达到78.9%、86.8%、91.8%;药后7 d防效均达93%以上;药后14 d,在20、40、60 mg/L处理下仍分别保持着94.2%、98.4%、99.2%的防效。氟啶虫酰胺持效性优异,可与速效性较好的药剂混配,用于桃树桃蚜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烯啶虫胺对柑橘绣线菊蚜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评价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对柑橘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用Potter喷雾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3%啶虫脒乳油对柑橘绣线菊蚜的LC50值分别为5.51、4.51 mg/L,两者毒力大体相当;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质量浓度25 mg/L于药后1~14 d的防效达88.7%~100%,与3%啶虫脒乳油15 mg/L防效相当;质量浓度为15、20 mg/L的速效性稍差。[结论]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是防治柑橘绣线菊蚜的理想药剂,在蚜虫种群密度较低时,推荐使用质量浓度为15~20 mg/L,在种群密度较高时使用25 mg/L,重点对新梢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效,2017—2018年分别在河南、河北、辽宁3省的不同桃园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有效剂量为33.3~37.5 mg/L时对桃蚜防效很好,药后7、14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对所有供试桃树安全。建议最好在春季桃蚜初发期至初盛期喷洒用药。  相似文献   

11.
新型杀虫剂sulfoxaflor的合成与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Sulfoxaflor是由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为了研究其杀虫活性,探索了其合成方法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以四氢吡咯、正丁醛和4-乙氧基-1,1,1-三氟-3-丁烯-2-酮为起始原料制备了sulfoxaflor,经核磁、红外验证其结构。生测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结论]选取了较佳的合成路线,对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用于害虫抗性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对褐飞虱进行6种杀虫剂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施药后5 d和10 d,22%氟啶虫胺腈SC、20%呋虫胺SG、25%噻虫嗪WG、50%吡蚜酮WG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77.9%~90.9%和77.0%~90.5%,20%异丙威EC、25%噻嗪酮WP的防效分别为40.1%~65.9%和20.6%~49.9%。22%氟啶虫胺腈SC、20%呋虫胺SG、25%噻虫嗪WG、50%吡蚜酮WG防效较好。建议在实践中,轮换使用噻虫嗪、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防治褐飞虱。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10%吡虫啉WP与50%吡蚜酮WG对蔬菜桃蚜、苹果黄蚜及桃瘤蚜等3种蚜虫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10%吡虫啉WP速效性较好。药后3 d,10%吡虫啉WP与50%吡蚜酮WG对蔬菜桃蚜的防效在84.99%以上,且无显著差异;对苹果黄蚜和桃瘤蚜防效均在93%以上。药后14 d,2种药剂对蔬菜桃蚜、苹果黄蚜和桃瘤蚜的防效依然保持在95%以上,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12%复方生物碱微乳剂防治烟蚜室内生测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12%复方生物碱微乳剂对无翅烟蚜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施药2d后LC50为102.87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复方生物碱微乳剂对烟田烟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防治烟蚜的有效药剂,随着剂量和天数的增加,防治效果明显提高,持效期7d左右。该药剂用于田间防治,适宜稀释浓度为400~500mg/L,对烟草安全,对天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仁魁  邹华娇  吴德飞 《农药》2012,51(8):619-620
[目的]明确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田间控制作用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喷雾法,对氟啶虫胺腈37.5、50、75、100 ga.i./hm2四种不同剂量处理防治褐飞虱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7.5、5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对褐飞虱的防效为51.42%~68.51%,药后7~14 d的防效为61.00%~79.10%,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相当,但持效性差;而75、10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防效为67.18%~74.11%,药后7~14 d防效为81.26%~89.22%,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更好,而持效性相当。[结论]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100 ga.i./hm2剂量喷雾处理,能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发生为害,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0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10种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20%异丙威乳油、50%敌敌畏乳油速效性较好,药后1 d的防效为75.61%~80.78%,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为85.37%~94.16%,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是生产上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噻虫啉对蚜虫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药生物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比较测定了噻虫啉和吡虫啉对蚜虫的毒力。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啉和吡虫啉对蚜虫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毒力平均LC50分别为1.24mg/L和1.45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对蚜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用量为3.36、6.72、10.08g/667m2时,药后1~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82%~89.55%、89.25%~92.08%、92.43%~96.34%,好于剂量相当的吡虫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丁硫克百威乳油防治棉田蚜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  张新瑞 《农药》1996,35(4):33-34
20%丁硫克百威防治棉田蚜虫试验结果表明,喷雾防治效果优于涂茎,对棉蚜的防效优于对桃蚜和蓿蚜的防效,田间持效期为10天左右,为防治棉蚜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9.
张莉娅  阮长春  侯志广  逯忠斌  王秀梅 《农药》2021,60(1):28-31,34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桃蚜体内能量物质的影响,旨在为氟啶虫胺腈对靶标害虫的解毒代谢机理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通过GC-MS分析法,测定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胁迫下,桃蚜体内脂肪酸、氨基酸及可溶性糖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体内的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