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淮》2004,(12):F002-F002
10月21日至23日,《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在北京顺利通过水利部组织的技术审查。水利部副部长陈雷出席审查会并作理要的讲话,总工程师刘宁作总结讲话,副总工程师陆承吉、淮委主任钱敏出席会议,淮委副主任汪安南汇报《淮河流域防洪规划》。  相似文献   

2.
王先达 《中国水利》2003,(10):29-31
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水土保持和水库构成上游防洪工程体系。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由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洪水控制工程、分洪河道、洪泽湖和入江水道、入海水道组成;沂沭泗水系为东调南下工程。淮河流域防洪体系还包括防洪非工程体系。针对淮河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需加快19项治淮工程建设进度和防洪非工程体系建设,调整行蓄洪区,研究论证淮河和洪泽湖河湖分家方案,入海水道远期实施问题,部分河道和河口淤积问题,控制围湖造田等。  相似文献   

3.
《海河水利》2004,(4):4-4
6月28—30日,水利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审查会议。会议分析了海河流域所面临的防洪形势、明确了流域防洪体系建设目标、落实了流域防洪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一致通过了《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海河流域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十分不均,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流域来水连年偏枯,多年未来大水,发生洪水的概率越来越高,而现有的防洪减灾体系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此,迫切需要尽快审批《海河流域防洪规划…  相似文献   

4.
何华松 《治淮》2000,(3):7-9
一、防洪体系建设情况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和历次流域规划的指引下,淮河流域经过近50年的治理,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洪、排涝、灌溉、水运体系。治淮工程,在历年的防洪、除涝、抗旱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防洪规划要有新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东临黄海,西、南及东北部分别为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和沂蒙山,山海之间为广阔的淮河平原。平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2/3,地势平缓,水系复杂,各类矛盾多,治理难度大。特殊的地形条件及复杂的水系关系,决定了淮河流域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治理。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31日,国务院批复通过了淮河流域防洪规划,至此,我国七大流域防洪规划均已通过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我国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与管理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治淮》2009,(6):4-6
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淮河流域防洪规划》。近日,为方便社会各界悉知该《规划》主要内容,更好地理解、关心和支持淮河治理工作,遵照水利部领导批示精神,同时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淮河水利委员会向社会发布《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概要》。《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概要》包括流域概况、暴雨洪水特征、洪涝灾害、防洪形势、指导思想和目标、防洪工程体系规划、防洪管理体系规划、规划实施及保障措施等八个方面内容。为深入了解《规划》的编制背景和具体内容,本刊特另4采访了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钱主任对《规划》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8.
刘玉年 《中国水利》2013,(13):36-38
<正>2013年3月,国务院以国函[2013]35号批复了《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批复对指导未来一个时期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规划编制的背景淮河流域跨河南、安徽、江苏、山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复水利部《关于审批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的请示》,原则同意《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要求水利部认真组织实施。批复指出,《规划》的实施,要遵循“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好防洪排涝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洪水出路,加强洪水管理和科学调度.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水利部《关于审批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的请示》。1、原则同意《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到2015年,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中游淮北大堤防洪保护区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洪泽湖及下游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以上:沂沭泗河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跨省骨干支流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山东半岛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30年一遇:重要城市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重要易涝洼地排涝标准达到3~5年一遇,里下河地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王文龙  李玉强 《治淮》2007,(1):11-12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进行全面治理的大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流域四省人民的不懈努力,目前淮河流域的防洪减灾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几十年的治淮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淮河治理的症结所在,即行蓄洪区问题。这些地方原本是淮河行蓄洪场所,因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成为群众赖以生存的基地,造成淮河干流排洪不畅,高水位顶托时间长,大小支流河口(湖口)地区和洼地积水难排,甚至洪水倒灌,形成“关门淹”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几代治淮人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艰苦奋斗,淮河的面貌现已大为改观,随着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扩大行洪通道、淮北大堤加固、怀…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淮河流域防洪减灾的巨大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英三 《治淮》2004,(10):10-12
新中国成立55年,也是治淮走过风风雨雨和辉煌历程的54年.50多年来,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掀起了3次治淮高潮,战胜了1954年、1991年和2003年大洪水,率先实践了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取得了巨大的防洪成就.  相似文献   

13.
从山东省淮河流域面临的防洪形势入手,分析了流域工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流域构筑防洪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山东省水利事业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对面向21世纪的山东省淮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提出了粗浅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雷 《治淮》2004,(12):5-7
一、充分认识编制<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的重要意义 淮河流域(片)包括淮河流域、沂沭泗河流域和山东半岛,地跨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等省,国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3.4%,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2%,人口占全国的15.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0.5%,GDP占全国的15.7%.流域内人口众多,城镇密集,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地和能源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编制<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做好淮河流域防洪工作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张鹏 《海河水利》2021,(4):27-29,49
以子牙河流域防洪规划为基础,充分发挥现有工程作用,系统分析洺河防洪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优化水利工程防洪体系布局,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为洺河防洪工程建设、水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徐迎春 《治淮》1998,(5):4-5
要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必须抓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三个环节。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建设,轻规划和管理的现象,影响了防洪减灾体系总体效益的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以下简称《防洪法》)的颁布,更强调了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河流总长度468km。北江洪水为患频繁。北江防洪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飞来峡以上洪水,削减洪峰流量,使之不超过下游河道允许泄量,保障北江大堤不决口,确保广州市、佛山市和沿岸城镇的安全,以及飞来峡以下沿江两岸160万亩农田和326万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介绍海河流域概况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流域防洪体系规划的编制完善过程,指出了流域面临的防洪形势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流域近期防洪治理目标和任务安排。  相似文献   

19.
《治淮》2009,(4):1-1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3月26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国务院以国函[2009]37号文对《淮河流域防洪规划》进行了批复。批复提出五点意见:一、原则同意《淮河流域防洪规划》,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的实施,要遵循“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三、加强防洪骨干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淮河综合治理;四、认真做好规划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  相似文献   

20.
《人民珠江》2007,(3):4-4
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珠江流域防洪规划》,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专项组织编制的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之一,也是第一个通过国务院审批的流域防洪规划。《珠江流域防洪规划》是防御珠江流域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总体部署,是珠江流域水利建设的重要举措。《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坚持以”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为方针,进一步完善珠江流域防洪总体布局,建设西江和北江中下游、东江中下游、郁江中下游和柳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辅以防汛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和防洪调度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珠江流域防洪规划》提出:加强防洪骨干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