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温空气无油点火技术对贫油的我国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弥补,而我国火力发电又以劣质煤为主,导致高温空气点火时会使煤粉着火不稳定。如果采用高温富氧点火会很好的弥补这一缺点。本文采用Fluent对富氧直接点火燃烧器内部的多种运行工况进行数值计算,对空气气氛及富氧气氛时的温度场、不同的一次风量、热风流量、热风温度等参数对煤粉着火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它边界条件相同情况下富氧气氛的温度场比空气气氛高出许多;富氧气氛下的燃烧器出口区域的一氧化碳含量比空气气氛下低,煤粉能在富氧气氛下更充分燃烧;煤粉的着火距离随着热风流量的增加先缩短后延长;初始热风温度对燃烧温度场的影响是随着热风温度的增加,着火距离缩短、燃烧温度提高;一次风温度的提高有效缩短着火距离。研究结果对煤粉富氧无油直接点火的优化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N125MW直流燃烧器固态排渣煤粉炉燃烧着火稳定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煤粉气流着火方式以及对影响煤粉气流着火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煤粉气流着火稳定性以及低负荷燃烧不投油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了煤粉的稳定着火,以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卫燃带对着火和燃烧稳定性影响的分析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判断煤粉气流稳定着火的着火热模型及热平衡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卫燃带对煤粉气流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敷设合适面积的卫燃带能够减小煤粉火焰向水冷壁的辐射传热量,提高燃烧器附近区域内的烟气温度,在低负荷时能够保证入炉煤粉气流获取足够的着火热量,使煤粉火焰维持在稳定着火燃烧的热平衡状态。为进一步改善锅炉对煤种、负荷变化的适应性,提出了可调卫燃带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管内煤粉气流着火的试验方法与理论模型,从而得出煤粉气流着火的一些特性与规律,由于管内煤粉气流着火更接近工程实际,因此该实验方法比其它一些研究着火规律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同时介绍了几种典型工业用煤在控制煤粉浓度、气流速度以及管壁温度时,管内煤粉气流的着火特性的试验结果,并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提出在煤粉进入燃烧室之前对煤粉气流进行预热处理的新型工艺,减轻一次风对炉膛的冷却效应,加速煤粉燃烧. 设计采用导热油预热煤粉气流的带翅板管壳式换热器,搭建中试规模试验台,通过实验研究油温、油质量流量、风温、风速、煤风质量比对系统换热特性及试验台阻力特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换热器采用导热油来预热一次风煤粉气流的技术可行性,提出的新型预热工艺具有环保节能的现实意义. 试验结果表明,当煤风质量比为0.15时,190 ℃的导热油可以将煤粉气流从58.4 ℃预热到113 ℃以上. 提出的预热工艺有利于改善煤粉气流的着火性能,促进煤粉锅炉的低负荷稳燃.  相似文献   

6.
煤粉浓度对煤粉气流着火及燃烧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结合具体的燃烧器,建立了稳焰船回流区热平衡模型,由此可近似求出加装稳焰船燃烧器后,在一定工况下煤粉气流燃烧稳定所需的最低煤粉浓度。利用本模型对某电厂1025t/h炉进行实例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站锅炉低负荷时炉内稳燃效果不佳的情况,采用浓淡燃烧方式将煤粉气流分离以改善着火特性。采用RNG(重新标准化)k-ε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模拟弯管偏流导向浓淡燃烧器内煤粉流动特性,以"浓度比"和"速度差"作为评价燃烧器分离特性的指标,考虑了分隔板长度、偏流挡块高度以及风速对煤粉分离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燃烧器内加装距离弯头为D的分隔板、高度为D/4的偏流挡块并保证风速在23 m/s时,对提高燃烧器的稳燃性能达到最佳。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可为电厂浓淡燃烧器的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二次风风量对旋流燃烧器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NOx旋流燃烧器出口流场特性以及其与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相关性,使用三维颗粒动态分析仪(PDA)测量了不同二次风风量下的低NOx旋流燃烧器出口附近的轴向、径向、切向以及湍动速度分布、回流区的形状、颗粒浓度分布以及颗粒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在该燃烧器出口附近有一个环形回流区,回流区的大小以及位于二次风区域的径向速度和切向速度都随着二次风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颗粒浓度呈现内浓外淡的分布,随着二次风风量的减小,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位于中心区域的粒径略小于外围颗粒直径,二次风风量对其影响较小;颗粒的集中分布容易导致煤粉不易燃尽.气流携带煤粉可能冲刷水冷壁,造成高温腐蚀.因颗粒直径为内小外大的分布,这使得较大的颗粒容易穿过回流区到达壁面造成水冷壁沉积腐蚀.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考察了含氢硅油、多乙烯基硅油以及补强填料对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分数对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最显著,硅橡胶的抗张强度随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多乙烯基硅油中乙烯基质量分数的增大,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采用处理气相法白炭黑(经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作为补强填料所制得的硅橡胶机械性能最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087 MPa和107%,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适合用作电子器件的灌封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水平浓缩煤粉燃烧器中浓、淡两股气流混合的机理,在进行了平行矩形射流速度场特性的试验研究后,对温度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阐述了喷口间距、初始剩余温度等因素对平行矩形射流温度场结构特性的影响。从而提出,通过适当加大喷口间距、提高浓缩比可以实现水平浓缩煤粉燃烧器的高效、稳燃、低污染和防结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炉膛内煤粉射流微元段,分析煤粉射流卷吸、挥发分与焦炭燃烧以及辐射传热引起的质量与热量变化,建立煤粉射流中氧质量浓度变化、煤焦颗粒直径变化、煤粉颗粒温度变化及一次风射流温度变化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粉射流着火稳定性指标的定量计算方法,对于在实际运行中预测与诊断燃烧状态、优化燃烧、预防熄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粉群非稳态统一着火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的煤的着火模型都存在通用性差的缺点,不能同时简单明了地分析着火机理和确定着火温度.本文提出了能联系单颗粒着火与群体着火的非稳态模型,以分析不同着火条件下煤的着火机理和着火温度.本模型的基本特点是,引人有限气体空间的假定,考察有限空间内的升温,确定着火条件和参数,井以此反映不同浓度的颗粒群的着火.通过对辐射换热的条件下的煤粉着火的计算,显示了本模型的优越性.它预测了不同条件下的着火机理、着火温度和着火时间,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着火温度数据,而这些结果正是现有着火模型所无法同时、准确获得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在小型流化床燃烧器中进行的煤矸石着火过程试验研究。以沸腾着火指数为指标定量描述了不同粒度煤矸石在不同床温下的着火特性,寻找了最低着火温度,为该种煤矸石流化床燃烧器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富氧条件下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氧气浓度变化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热重分析对4种煤样在不同氧气体积浓度(21%、30%、40%、70%、100%)条件下的燃烧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氧气浓度对不同煤样燃烧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煤样的着火温度及燃烬温度均呈下降趋势,且燃烬温度相对于着火温度下降得更快,煤粉...  相似文献   

15.
Ignition Dynamic Parameters for Coke in Cement Calcin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athematical igni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researches of Ignition dynamic parameters for cote in some typical coal samples from cement plants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of coal combusted in cement plants. In order to get the ignitioin temperature T of carbon particles more accurately, the temperature ri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was used and the actual heating circumstances for pulverized coal in calciners ( in cement plants) were also considered. With this method,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coke in coal was achieved, so as to get some ignition dynamic parameters . Thes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vestigating coal 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more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6.
煤粉富氧燃烧着火模式判断和动力学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煤粉在富氧气氛下的燃烧机理,尤其是煤粉富氧着火模式的判断,在热重分析仪上,模拟了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的煤粉富氧燃烧过程.选取5个不同的氧气体积分数:21%、40%、60%、80%和100%,并且模拟了2种气氛下(N2/O2,CO2/O2)和不同颗粒大小的煤粉的富氧燃烧过程.并根据普适积分法,计算了煤粉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提出了一种根据TG-DTG曲线判断煤粉着火模式的新方法,它使得煤粉着火模式的判断更为准确.研究发现,在CO2/O2气氛下的富氧燃烧过程中,当煤粉粒径小于40μm时,煤粉发生非均相着火;当煤粉粒径大于200μm时,煤粉发生均相着火.大颗粒比小颗粒受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7.
在可燃物热解与着火特性分析试验台上,对白松、桦木、椴木、密度板、三夹板和五夹板典型建筑装潢板材的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材料的表面温度和质量损失速率,并分析了辐射热能流率、含水率和材料种类对材料着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热能流率的增加,着火时间缩短,着火温度降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着火时间延长;不同材料的着火特性在低辐射热能流率条件下的差异较大,而在较高辐射热能流率条件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煤颗粒在流化床中着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经典的煤着火理论,从建立流化床内燃烧热平衡方程式入手,建立了煤着火的热力模型,并用一种褐煤在小型流化床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对宽筛分褐煤,着火温度既是颗粒自身物性的函数,又是运行条件的函数。当其他条件确定以后,着火时间和熄火时间随初床温平滑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