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目前原油外输计量交接工作中,要求计量误差≤0.35%,原油体积计量误差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性能良好的流量计是提高计量精度的保证。在国内使用的各种类型的流量计中,目前仍以容积式流量计比较符合外输原油计量要求。江苏油田1999年以来引进合肥奥巴尔公司UF-Ⅱ螺旋转子流量计,并根据试验效果进行推广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江苏油田两年来的使用证明UF-Ⅱ流量计能够承担原油外输计量任务。  相似文献   

2.
文中阐述了提捞站外输原油含水率变化的规律及计量特点,分析了影响提捞站外输原油计量精度的原因.并根据提捞站外输原油计量特点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由于提捞站外输原油含水率变化较大.对于采用脉冲频率作为输出信号的测量仪表来说,系统的现场实际测量误差不仅仅取决于仪表的自身精度,更重要的是系统数据采集计算处理方法,针对提捞站的实际计量条件,文中提出了流量计、含水分析仪测量仪表在确保采样精度的情况下系统采样时间计算方法,对进一步做好能源计量工作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蒙  姚飞  汪开拓 《海洋石油》2023,(3):105-108
FPSO外输计量自动采样系统的作用是在原油外输期间,对外输原油均匀取样,然后由化验人员对取样原油进行化验,确定外输原油品质。为了保障原油外输的稳定性,避免因原油外输出现问题导致的减产,对原油外输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采样系统进行研究。该文主要介绍采样系统取样开关在使用时经常出现的问题,通过与其他在用系统中更加稳定的压力检测元件比较,对采样开关进行换型优化:在有效利用原系统架构和功能的情况下,将微动式压力开关升级为压力变送器。采用压力变送器后,有效避免了原压力开关带来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原油外输的稳定性。该升级思路,对其他同类型设备,或其他压力开关问题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1 .影响湿气外输计量的主要因素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输出信号漂移及性能的稳定是影响湿气外输计量准确的重要因素。天然气外输计量均采用工控机进行数据采集 ,信号转换 ,综合计算 ,自动显示 ,这样保证了外输气计量的准确 ,因而对一次仪表的准确度要求也很高。改造前三座联合站均采用DBC—Ⅲ型压力变送器。该仪表是把正负压室的压力差 ,通过膜盒转换成集中力 ,而后经过放大器放大 ,转换成输出电流。这种仪表机械结构复杂 ,零点恢复性能较差 ,经常发生漂移。当差压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的零点偏低或偏高时 ,其量程也相应偏低或偏高。也就…  相似文献   

5.
管输原油计量参数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的流量、温度、压力、密度和含水率等参数对计量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以某原油外输站为例,1台流量计的常差为0.15%,系偶误差为0.03,随机误差为0.12;密度的常差为0.04%,系偶误差为0.05,随机误差为0.08,则计算原油质量流量的最大综合误差为0.35%。采取精细计量管理、规范计量操作、对计量参数进行精确修正等措施,对保证原油交接计量的准确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油外输中长输管线容易产生输差,影响原油计量工作交接的问题,从影响输差的温度、排量、管存量、气体溶解度、流量仪表本身及漏失量六个方面分析,通过纠偏方式和计算判断输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为长输管线的输差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输差是考核运输原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指标。只有针对输差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输差,增收节支。对输气损耗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计量仪表的准确合理性,必须在输气系统上建立一套管理方法,用真实可靠的计量数据来赢得市场与用户。  相似文献   

8.
现河首站共有 3台原油脱水泵 ,配电机功率110kW。实际外输原油低于 2 0 0m3/h ,油外输泵的外输能力远远大于实际外输量 ,造成电能的极大浪费 ,外输原油用电单耗增高。为降低能源消耗 ,节约用电成本 ,将 3台脱水泵改成高效节能型多级泵 ,型号YDJ10 0 - 30 4 ,配电机功率 5 5kW  相似文献   

9.
垦90外输油罐内外防腐保温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外输油罐是接收、储存、外输原油的关键设备,如果保温防护不当会使原油热量散失快,温度下降大原油物性也随之发生改变,蜡质晰出,流动性降低,外输困难。为了增大原油的流动性,保持平稳外输,常用的做法是用加热炉加温,但要消耗大量的原油或天然气。同时,保温防护不当还会加速油罐金属的腐蚀,造成油罐穿孔。如果采用新  相似文献   

10.
孤东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原油综合含水已达到94%,尤其是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原油乳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造成油水沉降分离困难,外输原油含水不断上升(从1996年到1998年外输原油含水由0.66%上升到目前的0.93%)。1998年4 ̄10月中,其中有4个月外输油含水大于1.0%,高值1.63%,超过外输油含水指标。降低外输原油含水的技术措施:(1)采用高效游离水脱除工艺;(2)优选出HBD-2,W  相似文献   

11.
工程建设     
中国石油艾哈代布项目外输管道投产成功 8月中旬,经过32天的运行,中国石油艾哈代布项目原油外输油头顺利抵达外输4线的终点——伊拉克南部图巴泵站,并顺利收球,标志着艾哈代布项目外输管道全线投产成功。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绥中36-1油田总体开发原油外输管道跨距长、原油黏度高、输量变化大的特点,对输送工艺以及管径、管道的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3.
用于原油动态交接的计量方法一般采用流量计。计量过程中流量计系数、温度、油品物性等变化会导致流量计出现一定的误差,对原油计量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油品温度、黏度,油品的流量、压力及设备等影响计量的因素,可以减少计量时带来的误差,提高原油动态计量精度,控制管输原油外销损耗。  相似文献   

14.
代齐加  肖宇 《海洋石油》2021,41(1):44-48
A油田中心平台负责处理和外输8个油田、19个平台、350余口油井的产出原油,高峰期原油外输量超过原油外输系统的设计处理能力.同时,原油外输量的日益增加对于原油外输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以及异常工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评估校核外输能力、优化应急置换泵流程、增加应急置换泵供电模式、细化三级关断逻辑等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移动式传感器实时检测罐内液面、界面、温度及不同高度油层的含水率,运用可变积分限的近似方法计算沉降罐油量。检测油水界面油液位以计算净油罐油量,通过检测外输原油含水率、密度及流量以及计算外输原油总量。从而实现了联合站原油储量及净油输出总量的在线、实时自动计量,解决了油田联合站动态油量盘库工作的难题,保证了原油生产及集输系统准确、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16.
K油田CEPA平台是渤南区域原油外输的枢纽核心,随着渤海南部区域勘探开发计划稳步推进,区块原油产量逐年递增,后期输送至该平台的原油量也将同步增加。为优化平台集输系统,提高区块原油输送能力,从原油外输泵橇体的制作布置、后期维修、平台结构调整、平台管线改造、电气设备及仪表增设等多个方面,研究了外输泵增设方案的可行性,该套优化方案具有较大推广价值,为油田整体增储上产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联合站外输原油消耗的能源主要是加热耗油和克服摩阻耗电。运行中的管线外输油温度是决定经济运行的主要参数,因此,确定一个合适的外输油温度,是外输油管线达到经济运行的关健。针对联合站外输过程的能耗问题,提出了联合站原油外输温度的节能优化方法及其控制,给出了经济温度的目标函数、求解方法和实例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合站外输加热炉定温加热和热效率自寻优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定温加热系统对加热炉实现加热控制,同时其热效率自寻优节能控制系统又能够优化加热炉的运行工况,实现联合站原油外输过程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8.
凝析油和可收缩原油体积量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油气田,在油计量分离器和气计量分离器条件下,可分别计量单井原油或凝析油产量。原油和凝析油将汇合通过二级、三级…分离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压力温度的变化,存在相态转化。到外输计量器条件下,油气计量器条件下计量的单井流体总量,往往与外输计量产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为此,文章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①基于油气分离流程的流体PVT数值模拟,提出了分离器条件下凝析油和原油收缩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推广到二级、三级…等分离器条件下收缩率的计算,实现了各级分离器条件下液体体积量的相互转化。②解决了由于流量大于额定计量井的流量确定方法。③计量产量和外输油量误差校核、单井原油和凝析油产量合理分配。实际生产表明,这一校正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井场原油外输加热需采用燃气加热炉和燃煤加热炉,污染环境且加热效果差;采用伴热带加热和各种电热管加热,热效率低且地下设备损坏后维修困难等问题,研究了井场原油在线重力热管电磁加热装置,介绍了该加热装置的构成、加热流程与技术参数。应用表明:该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效率高、安全、环保和节能等优势,可代替现有的加热方式,同时实现了在线远程监控井场原油外输加热的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海上原油外输方式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海上原油外输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该系统可以通过学习专家对以往案例的评价,对新案例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