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硕超便携电脑易PC已经发展到第二代易PC900,同第一代相比,给广大用户带来的还是震撼之作.同上一代产品相比。易PC900有两种版本.Linux版和Windows版.两者的价格也有一定区别,Linux版3899元/Windows版3999元,这样的价格已经比上一代贵出了1000元。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有两点,其一是操作系统不同.另一点就在硬盘容量上.Linux版本的硬盘容量20GB,  相似文献   

2.
存储设备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计算机用户》1998,(33):59-59,61
我国计算机拥有量已超过800万台,预计今年PC销量将达400万台。PC市场的高速增长和诸如多媒体、CAD/CAM应用的推广普及带动着存储设备的快速发展,一场存储设备的市场热潮即将到来。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存储设备,用户们选择时显得十分从容。“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最重要的是用户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刘秋嫦 《现代计算机》2008,(1):I0005-I0005
华硕易PC(Eee PC)近日在中国内地市场正式发布了。从此前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发售的情况看,未来的前景很乐观。尽管业内和用户对于易PC褒贬不一,但还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上,笔者考虑更多的是华硕易PC对于相关产业和领域可能造成的连锁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开始PC市场发生转向,而方向正是行业和区域为重心的商用领域,同时以行业和区域为重心的商用竞争将是2002年中国PC厂商市场策略的重要特征。随着对互联网应用的回归,网络带动传统企业将旧有管理模式向电子化信息平台的迅速迁移。大中型用户对PC设备的新一轮升级,使得中高端商用机的出货保持着高速增长,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则为低端PC市场扩大提供了机会,同时,大批的政府信息化工程有力地推动着商用PC市场。 可以肯定的一点,2002年的PC是商用的天下,相对高速的增长势头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厂商的加入,不但有浪潮、联想这样  相似文献   

5.
王丁 《个人电脑》2005,11(3):129-140
无论你是品牌机用户.还是自己动手组装了兼容机.只要这台PC服役已经超过了两年.就会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动力不足,需要升级。摩尔定律的发展速度显然远远地超过了国内主流用户的购买能力.但是在游戏和其它一些应用的发展带动下.你又很难对着一台老迈的PC做到“安贫乐道”.除非你的日常应用就是上网浏览.收发邮件,或是涉及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反映用户的最新需求,关注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揭示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呈现用户对新技术的认知度。伴随PC厂商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售后服务的比拼也日趋深化,这在商用笔记本电脑市场尤为明显。来自各大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带动整个PC市场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音箱     
小范 《微型计算机》2005,(C00):92-100
PC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让多媒体音箱市场呈现不断增长的热头。作为PC最主要的声音回放终端,多媒体音箱产品在用户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和欣赏水平带动下变得更加成熟,另一方面,由于应用的驱使,[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个人电脑》2005,11(11):133-140
经过多年的进化和洗牌.国内的商用PC市场已经由当初的直线增长态势转向为如今的理性增长.增长曲线的弧度明显放缓。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大规模铺开.商用PC市场的竞争呈现出同质化趋势,而从用户角度来讲,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用户有着不同的应用需求,因此他们在产品功能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产品功能与应用需求对口成为了他们进行消费选择时的主要标准。鉴于此.不少PC厂商已经开始根据新时代的市场环境特点,重新制定市场竞争策略.在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的同时也使其能更好贴近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9.
游戏和娱乐需求.是目前PC市场硬件升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相对于几年前.国内电脑用户游戏的态度也有了重大改变,不仅承认了电脑游戏的地位.也开始更加接受游戏PC这一概念。同方电脑原本就以高性价比和出色游戏能力的钢铁侠系列广受好评.也在此时推出了最新的游戏型电脑钢铁侠X58L。  相似文献   

10.
华硕超便携电脑易PC已经发展到第二代易PC 900,同第一代相比,给广大用户带来的还是震撼之作,同上一代产品相比,易PC900有两种版本,Linux版和Windows版,两者的价格也有一定区别,Linux版3899元/Windows版3999元,这样的价格已经比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容量、低价位、良好的交流性的存储产品,光盘存储产品成为PC用户不可或缺的设备,用户对它的需求带动与之相对应的光盘刻录机市场的扩大,产品的不断成熟、价格与市场承受力的磨、市场需求的增加,种种迹象表明刻录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时代的到来充斥着各行各业,IT产业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以计算机存储设备为载体的电子信息也急剧膨胀。回首几年前我们还停留在以软盘为信息传递工具,硬盘也以兆为单位存储信息,转眼间,这些都已经成为文物了。信息量的逐步增大,给人类社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便:资料太多、大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PC用户对便捷性的追求,低价笔记本也表现异常活跃,但这类笔记本没有太多的亮点,而华硕易PC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在便捷PC市场,第一代Eee PC已经是风光无限,因为它被赋予了低价、超便捷、时尚外观的特性,2999元售价的确吞噬了低价笔记本不少市场,然而第二代EeePC却没有继承低价的本色,而是将价格抬高到了3999元,近一年左右,随着笔记本市场的竞争,市场上出现了大量4000元内低价笔记本,这让PC用户有了更多选择,而华硕Eee PC 900的定价刚好与它们撞车.对于消费者而言,Eee PC 900与低价笔记本,他们会选择谁呢?  相似文献   

13.
《电脑时空》2009,(10):107-107
在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PC的发展进程也正在经历一场绿色革命。而作为PC市场的领导品牌ThinkCentreM系列以先行者的姿态积极倡导并投入到绿色科技的研发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高能源效率,绿色健康和对环境负责的电脑产品.不仅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也以此成就企业发展之大.进而帮助企业用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点亮新航程     
季冰 《微电脑世界》2004,(16):54-71
虽然已经立秋,但火热的PC市场依然热力不减.今夏的PC变革.正演绎得如火如茶。2004年应该算是PC的”小年”.它没有带给用户更多的心动,也没有让自己表现得更加完美。今年国内PC的发展还是十分平稳的.PC技术的变革目前还没有擦出更亮的竞争火花。配置竞赛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面对消费者们需求的不断细分,市场需求的层次表现得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5.
《电脑时空》2011,(9):61-61
随着传统塔式PC进入到一个发展的瓶颈期,推陈出新成了各个PC厂商的一直选择。而一体机由于空间和外观上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和选择。但目前一体机市场也存在着规范不清晰、产品规格混乱的问题。有个别一体机使用了旧架构的奔腾或者Atom,由于所配的集成显卡性能较低.住往连720P的高清都无法流畅播放.这自然让用户的体验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继续好转、PC 产品市场高速增长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企业上网和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带动了打印机产品行业用户的应用。有鉴于此,《每周电脑报》报社针对各行业的企业用户特别开展了打印机产品调查研究项目。本次调查针对国内各地域的十几个行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与网络》2004,(13):38-38
当用户消费理念从TCO(总体拥有成本)概念逐渐向TBO(总体拥有利益)概念转变之后,产品的应用价值正在引起用户更多的关注。而这一趋势,也左右着家用PC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教育》2006,(1):101-103
IDC曾于2004年年末发布过一份市场研究报告。报告中,该公司预测,2005年全球商用PC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大约在11.3%上下”——尽管商用PC与笔记本电脑仍将是“带动整体市场增长的主力”.但由于“利率提高、中国增长放缓、韩国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亚太地区的增长将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国内台式PC销售总量为620万台,比1999年的448.7万台增长38.2% ,销售额527.1亿元人民币。销售总量不仅呈上升趋势,并且是加速增长。在全球PC市场不很景气的大环境下,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究其原因,2000年因特网的发展使作为网络接入设备的PC机的需求增加,这不仅仅明显带动了家用电脑市场,也带动了行业应用的市场,在商用领域PC厂商也纷纷强化上网PC的概念。2000年,家用电脑市场份额达到38.5%,商用电脑仍然是台式PC市场的主流,占据61.5%的  相似文献   

20.
AMD的64位处理器是AMD市场战略中很重要的一步棋.同时也对整个PC业影响巨大,如果AMD的64位处理器成功了,那么PC将进入64位时代.我们在PC上的工作、学习游戏.娱乐也将变得更有趣。但AMD的64位处理器真能成功吗?世界范围我不好说.但国内来看很难;因为对于国内很多不懂电脑的用户来说AMD的64位处理器实在是一款难以捉摸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