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小城镇发展为载体是苏南地区城镇化的重要模式与特征.本文在梳理苏南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了苏南城镇化模式,探讨苏南城镇化模式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反思如何立足地区实际,科学选择城镇化路径和城镇发展方针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发展,小城镇不断兴起,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的苏南、上海、浙北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小城镇发展迅速。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上海城镇体系发展与中心镇地位的突出 我国各地的城镇体系规划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小城镇通常是城镇体系的末端。我国小城镇不断兴起,但各小城镇间的发展一般缺乏横向联系,目前,小城镇的发展面临着布局分散、规模小、吸引力不足、土  相似文献   

3.
苏南城镇是中国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缩影,产业和城镇的发展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生态桎梏,亟需探索产镇融合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域,在理论上讨论了产镇融合发展的生态内涵。结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案例研究,从四个阶段分析了苏南城镇"产城"发展和要素变化的历程。在深入剖析苏南城镇产城发展的问题及根源基础上,建立"四位一体"产镇融合的发展框架,并从"以生态产业聚合为经济驱动、以多元城镇功能整合为人居特色、以社会生态融合提升民生质量、以环境生态复合为发展基础"四个方面提出了苏南城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外来农民工已经成为苏南小城镇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尽管拥有较好的城镇化基础和宽松的落户政策,但是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并不强。以常州市礼嘉镇为例,从就业和定居意愿两方面探究农民工的城镇化问题,调研发现稀缺的住房供给、低包容的女性就业环境、外来化和趋低化的消费结构、单一的人际网络关系、公共服务缺位等因素均对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构成了负面影响。基于调研结论,提出苏南小城镇应在尊重农民工不同居留意愿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住房供给体系、公共政策、城镇消费生活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以推进农民工在城镇定居、进而留住人口红利并实现健康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新苏南模式”——再城镇化阶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分析了"苏南模式"自起源至今其经济发展历程及小城镇发展的演变方式,剖析了目前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小城镇今后发展的"新苏南模式"——再城镇化阶段,即非农业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小城镇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功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及强调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背景下,以包头市为例,探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的策略。分析包头市城镇发展现状及分布特征,归纳包头市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和职能特征,并从政策和空间的视角提出小城镇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乡城人口迁移是推动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度政策因素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针对我国50多年来特殊的人口城镇化演变历程,引入城乡人口迁移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建国后户籍制度、城镇建制与城乡划分标准、城镇发展方针与政策、农村发展政策发展演变等展开历史梳理分析与制度成因解释.根据城乡人口迁移状态将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划分为"二元"分割城乡关系的形成、 "二元"分割城乡关系的松动, "浮动"的城乡关系,最后针对向"和谐"城乡关系转型的实践需求,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于县域城镇化问题的提出"十一五"以来,广西的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正面临加快发展的加速期、转换发展方式的关键期、优化结构完善布局的攻坚期。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为广西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2013年底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暨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广西提出了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培育发展城镇群,以城镇群发展来壮大城镇规模,改善城镇结构;同时把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作为优化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实施大县城战略,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在此,广西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大县城战略,意义重  相似文献   

9.
张杰 《城市规划》2011,35(11):88-96
苏锡常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一直是全国城镇化发展的典范。但是随着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其城镇化"光环"背后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囚徒困境"。据此,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城镇化制度变迁,城镇企业变革、农村居民进城与出城的交易成本分析,以及城乡规划制度等方面的剖析,揭示了引发"囚徒困境"的根源:制度安排失范引发社会协调机制的失效。对此,进一步提出了突困之道:修补理论研究的缺失;构筑完善的相互协作的制度体系;在规划领域,应重塑城乡规划的核心地位,建立和谐为主体的规划,形成城镇体系规划、镇域规划、镇区总体规划、控制单元规划的由宏观到微观的编制体系,以此促进苏锡常地区城镇化"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7,(12)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小城镇成为我国优化城镇化、协调城镇群的重要举措。回顾城镇化发展历程,我国并未探索出低成本、高品质的发展路径。宜兰县是台湾存量化发展的典范,采取低成本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镇到科技观光城镇的转型。文章梳理了宜兰县的发展历程,分析其阶段特征、发展理念、发展路径与运作机制等内容,总结宜兰县存量发展三阶段的经验,并提出小城镇存量化发展"三步走"战略,以期丰富我国小城镇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对小城镇合理用地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茂林 《城市规划》2003,27(7):32-35
以江苏省为例 ,分析了小城镇发展中的用地问题 ,指出 ,小城镇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资源浪费 ;人均用地较多 ,小城镇发展是全省耕地减少的一大原因 ;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 ,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乡镇企业过于分散 ,浪费了土地资源 ,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也不相适应。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江苏省小城镇合理用地的建议 :强化节约用地观念 ;将小城镇宏观布局纳入区域规划体系中 ;充分挖掘小城镇存量土地潜力 ,内涵和外延发展并重 ;优化用地结构 ,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增加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小城镇的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宋劲松 《城市规划》2004,28(9):31-35
改革开放20余年,珠江三角洲小城镇迅速发展壮大,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制度性障碍的影响,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当前形势下,针对小城镇的发展要求和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改革、完善不适应小城镇自我发展、自我壮大机制的制度安排,促进小城镇结构调整和发展整合,提高发展水平和建设档次,是珠江三角洲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单德启  赵之枫 《城市规划》2002,26(10):41-43,72
结合芜湖市繁昌县三山镇小城镇规划设计 ,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定位、战略、规划等问题进行思考。指出中部发展中地区小城镇正处在起步阶段 ,面临中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镇体系布局 ,着力于小城镇内涵的建设。立足于协调产业化的发展 ,依靠产业发展促进人口集聚。加强城乡联系 ,逐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完善的城、镇、村发展体系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促进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认识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要使超过2亿农民工平稳完成城镇化转型的进程,除了要关注人口导入地的城市群资源集聚效应以外,还必须重视人口输出地的农村经济中心——即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表明,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不仅仅在于工业化,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对城镇服务的内在需求,包括住房、教育和人居环境等多年来小城镇发展滞后于城市,其背后有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原因为此提出,新时期小城镇发展仍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大战略",但是发展思路需转变总之,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是我国未来健康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健康城镇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和实现也可以说,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要有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a review on the history of urbanization in Sunan, the paper argues that Sunan has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phase of institution-led urbanization. After 30-year development since the opening and reform, there has been a remark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Sunan. Some towns and townships are transforming into medium and small-sized cities and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has also fundamentally changed. In the new development phase, neither the existing administrative and fiscal systems, nor the actual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relative to urbanization are efficient enough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so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are quite necessary. At the e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ertain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and reforming related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for town development in Sunan.  相似文献   

16.
“以工带农、以工建镇”的江苏省小城镇是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就地城镇化的代表模式之一。在统筹城乡、产业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导向下,探寻小城镇发展转型路径成为新时期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产镇要素驱动视角,回顾了江苏省小城镇40年的发展历程,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网络、制度变迁”四方面探究产镇要素演化机理。在此基础上,聚焦从“拼合”到“融合”的演化路径,针对小城镇产镇要素失调的现实因境,提出构建“产、镇、人、文”四位一体的产镇融合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体系,以期为我国小城镇发展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心镇小城市化的理论分析与江苏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中心镇小城市化的战略缘起、发展趋向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这一发展方向符合东部发达省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需要。针对江苏实际,有选择地推进中心镇小城市化,有利于为城市区域化发展提供新空间,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载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突破。通过对江苏中心镇小城市化面临的规模经济、内生动力、区域中心性、公共服务和规划建设等方面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优先发展、壮大规模、培育产业、延伸服务和优化环境等思路,并就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e rural land institutions have confined the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for a long time. During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push forward a new round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so as to promote the restructuring of current rural land use pattern, change related elements concerning urbanization,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mode.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 comprehensive pilot site of new urbaniz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Jiangsu during recent years. Furth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measures, with the hope of providing a lasting impetus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s well as a reference for other provinc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9.
程晓梅 《中外建筑》2014,(6):106-107
小城镇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研究江汉平原小城镇建设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对天门市岳口镇的相关研究,对江汉平原小城镇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结合具体条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镇建筑与环境设计师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课题。越来越多的生态绿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被引入到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设计领域。由此本文重点以江苏盐城为案例阐述了随着盐城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盐城小城镇的特色塑造力求富有本土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视觉传达个性成为盐城这个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