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导电聚苯胺/纳米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具有吸波能力强,质量轻等特点.采用乳液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超声场下制备导电聚苯胺粉体;将其与纳米Ni0.5Zn0.5Fe2O45及纳米Co0.5Zn0.5Fe2O4一起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复合吸波涂层.结果表明:制备的吸波涂层在17.9,15.9,22.3 GHz时分别具有最大反射损耗-10.0,-15.9,-39.9 dB,2种复合涂层拓展了波段,提高了对电磁渡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2.
3.
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吸收效率高、涂层薄、频带宽等优异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对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自蔓延燃烧法,低温固相反应前驱体法,沸腾回流反应法等铁氧体吸波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相关行业的发展,指出了铁氧体吸波材料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曦  邬淑红  张超灿 《材料导报》2006,20(Z2):315-318
从制备方法着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乳液法制备聚苯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成果,并采用详细实例概述了相关性能,简介了聚苯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锌铁氧体(Li0.435Zn0.195Fe2.37O4,LZFO),界面聚合法制备纯聚苯胺(PANI)和PANI纳米纤维/LZFO复合材料。通过SEM、XRD、FTIR和矢量网络分析(PNA)等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样品分别为PANI、LZFO和不同配比的PANI纳米纤维/LZFO复合材料。在2~18 GHz范围内,PANI纳米纤维/LZFO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反射率<-10 dB的波段有2个,吸波性能较纯PANI和LZFO有了很大提高,并且拓宽了吸波频带,当PANI纳米纤维/LZFO复合材料中PANI纳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其综合吸波性能最佳,电磁波反射率<-10 dB的波段分别为2.5~5.5 GHz波段和14.5~16.5 GHz波段,最大吸收峰可达到-33.8 dB。而PANI和LZFO在电磁波反射率<-10 dB的波段只有1个。因此通过PANI纳米纤维接枝铁氧体,可调节电磁参数,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6.
纳米六角晶系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卓长平  张雄  王雪梅  刘娟 《材料导报》2005,19(4):109-112
纳米六角晶系铁氧体兼有铁氧体和纳米材料二者的优点,具有价格低廉、吸渡性能好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吸波材料,因此,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综述了纳米六角晶系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各类制备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纳米六角晶系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纳米复合铁氧体吸波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概念基础上,对近20年来国内外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按照不同的复合体系分成三类,即,功能性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以弹性体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和以尼龙-6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在对这三类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等论述的基础上,对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铁氧体及其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波材料既可减少电磁污染,又能达到军事装备隐身的目的,要求具有“薄、轻、宽、强”的特点。铁氧体吸波材料阻抗匹配较好,吸收强,研究早且使用多。但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密度大、吸收频带窄、热稳定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通过离子取代,设计微观形貌,与碳材料、高分子材料、MXene等进行复合,可有效提高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文总结了改善铁氧体吸波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及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原位聚合法制备新型有机/无机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聚乙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原位配位聚合法,首先将Ziegler-Natta催化剂承载于凹凸棒石纤维的表面上,然后在纤维表面引发乙烯的聚合,凹凸棒石纤维将被聚乙烯逐渐“包缚”,最后成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凹凸棒石纤维应先经热处理除去其中的水分,以被聚乙烯逐渐“包缚”,最后成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凹凸棒石纤维应先经热处理除去其中的水分,以确保被承载的Ti系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本文讨论了热处理,催化剂承载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纳米吸波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和雷达隐身的关键因素之一,能提高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和隐身装备的突防能力。本文对铁氧体/高分子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制备强、宽、轻、薄的纳米复合吸波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碳酸锰、氧化锌和氧化铁为原料,经球磨、煅烧得到锰-锌铁氧体,然后与水泥复合制得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研究铁氧体吸波剂掺量、胶凝材料品种和试样表面形状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铁氧体在水泥材料中较稳定,其用量和复合材料的表面形状对吸波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在8~12.5GHz频率范围内,掺35%铁氧体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反射率基本上都<-6dB,而粗糙面试样的反射率均<-7dB,最小反射率达-10.5dB;其28d强度与纯水泥样品相比约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聚苯胺/铁氧体复合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导电聚苯胺磁性复合颗粒,借助FTIR、XRD、UV-Vis、TEM和VS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及其光、电和磁性能.结果表明:BaFe8(Ti0.5Mn0.5)4O19以约12 nm的粒径分散在聚苯胺基体中,聚苯胺与铁氧体之间存在化学键合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铁氧体纳米粒子的团聚;PANI/BaFe8(Ti0.5Mn0.5)4O19复合颗粒同时具有导电性和磁性能,其导电性随聚苯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而比饱和磁化强度随之下降;当聚苯胺含量为54.91%时,复合颗粒电磁学性能为He=92 kA/m,σs=11.54 Am2/kg,σr=4.97 Am2/kg,σ=13.1 S/m.  相似文献   

13.
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凹凸棒土/聚乳酸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凹凸棒土(AT)进行提纯和有机改性后,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OAT质量分数为1%、 3%、 5%的纳米凹凸棒土/聚乳酸复合材料(OAT/PLA-x)。采用红外、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SEM结果表明, 凹凸棒土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均匀稳定分散。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综合热性能测试表明: OAT/PLA-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弹性模量分别比纯PLA增加98.6%和130.0%;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同时, 复合材料的溶液降解速率也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芳香族聚氨酯在体内降解时产生有毒物质,选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脂肪族聚氨酯(PU)与生物活性的羟基磷灰石(HA)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脂肪族PU/HA组织工程用多孔支架,并采用SEM、IR和力学试验等方法对多孔支架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发泡剂(水)用量和HA含量对支架泡孔结构和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泡剂用量为1%~1.5%(质量分数)时制得的多孔PU/HA复合支架材料孔隙之间相互贯通,孔径范围分布在300~800μm,大孔壁上分布着孔径为50~200μm的小孔,孔隙率达80%以上。随HA含量增加,支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显著上升。综合考虑HA的增强效果和组织工程支架的孔隙结构,本体系中HA的最佳添加量为40%(质量分数),发泡剂的最佳用量为1%(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介电特性、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等性质,被认为是新一代吸波材料的有力候选。然而,单一组分的石墨烯吸波性能不佳,因此近年来石墨烯基吸波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吸波机理与特性,指出介电型石墨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吸波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宽频、薄层的特点。从石墨烯基体与掺杂体两方面综述了介电型石墨烯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开发损耗能力强的新型介电掺杂体、构筑多组分吸波复合材料体系、建立通用的设计方法以及探索大批量的制备方法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原位聚合制备PANI/GO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艳莉  王坤  齐平平  韩煦 《功能材料》2015,(2):2100-2104
利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苯胺/氧化石墨烯(PANI/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自制的PANI/GO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分别组装了超级电容器及锂离子电池,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O在不同的电化学器件中均能够明显改善PANI的电化学性能。以PANI/GO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放电时其比电容达413.28F/g,高于纯PANI的322.56F/g,1 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0%。以PANI/GO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0.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4.4mAh/g,50次循环后,容量未见衰减。  相似文献   

17.
Novel polystyrene microsphere (PSMS)-based PSMS/Si and polystyrene/silica nanoparticl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PS/Si/MWCNT) nanocomposite has been prepared using in situ sol-gel and chemical amalgamation methods. Aniline monomer was introduced by in situ route to form PSMS/PANI, PSMS/PANI/Si and PSMS/PANI/Si/MWCNT nanocomposite. FESEM of nanocomposite indicated core-shell spherical and tubular morphology.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and maximum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Tmax) of PSMS/PANI/Si/MWCNT nanocomposite were found as 295°C and 524°C,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PSMS/PANI (Tg = 245°C; Tmax = 387°C) and PSMS/PANI/Si (Tg = 257°C; Tmax = 388°C) nanocomposite. For nanocomposite dispersion, tetrahydrofuran was studied as fine solvent. XRD depicted amorphous nature of PSMS/Si and PSMS/PANI/Si; however MWCNT reduced amorphous character of PSMS/PANI/Si/MWCN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improved from 0.1 dB (PSMS) to 12.3 dB (PSMS/PANI/Si) to 24.5 dB (PSMS/PANI/Si/MWCNT). The increase in EMI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was also observed with variation in log of conductivity from ?14 mho m?1 (PSMA) to 1.17 mho m?1 (PSMS/PANI/Si/MWCNT).  相似文献   

18.
原位聚合法制备红色电子墨水微胶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十八胺对永固红F5R实施表面改性,使其与四氯乙烯之间的亲和性得到改善,获得分散性良好的悬浮液,并有效抑制微胶囊化过程中颗粒的转移.本文将十八胺改性永固红F5R颗粒分散在四氯乙烯中为电泳基液,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红色电子墨水微胶囊,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