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能够大幅度提高生物质的利用效率,降低机组碳排放,是今后燃煤机组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 律为基础,通过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大比例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对燃煤机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比例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后,原有受热面布置基本能够满足换热需要;减温水量增加,锅炉热效率下降0.14百分点~2.69百分点,可减排CO2约121.2万t;引风机需要进行扩容改造,对受热面腐蚀、脱硝、除尘和脱硫系统均会有不利影响,需要采用专门措施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站耦合生活垃圾发电能够在低成本处理生活垃圾的同时实现碳减排,是燃煤电站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生活垃圾的特性及处理现状,生活垃圾耦合发电模式,并分析了耦合发电对燃煤机组制粉及燃烧系统、运行安全性、煤耗、环保特性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若生活垃圾重金属及Cl含量低、耦合比例小(低于10%),建议选择直接耦合发电;若生活垃圾重金属及Cl含量高、耦合比例大,建议选择间接耦合发电;并联耦合发电虽然不存在政策风险,但经济性最差;指出生活垃圾耦合发电目前存在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杨卧龙  倪煜  雷鸿 《热力发电》2021,50(2):18-25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易实施的火力发电厂碳减排方式之一,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该技术应用仍然处于试点示范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技术路线,并重点介绍了直接耦合燃烧发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工程经验,分析了存在的技术与非技术问题,展望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直接耦合燃烧发电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等优点,是国外的主流应用技术,但其可能存在燃烧不完全、沉积与腐蚀、烟气处理设备性能下降等技术问题,选择合适的耦合比例、对燃料进行预处理等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措施,但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存在生物质燃料市场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燃煤机组碳减排势在必行.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依托某350 MW热电联产机组,对生物质散料送粉管道耦合和成型颗粒送粉管道耦合两种方案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技术经济性分析:按照10%的掺烧比例,送粉管道耦合方案对主辅机影响很小,对污染物排放无不利影响;生物质掺烧...  相似文献   

6.
燃煤机组直接耦合生物质可以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燃煤电厂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之一。通过Aspen Plus搭建的300 MW煤粉锅炉模型模拟生物质直接耦合煤燃烧发电流程,根据模拟结果以及建立的经济性模型和碳减排模型,分析了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的度电成本和碳排放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掺烧比例增大,燃煤机组的额外每度电成本逐渐升高,但考虑碳税因素后,额外每度电成本将会降低。因此合理设置碳税价格可以有效促进生物质的掺烧,通过调节碳税可以降低掺烧生物质带来的经济成本。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可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关键是降低生物质的含水量。研究结果为生物质直接耦合煤燃烧发电的技术实现和经济性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而煤炭也逐渐从主体能源向基础能源和调峰能源转变。本文阐述了中国燃煤发电技术现状,梳理了洁净煤发电技术中超超临界发电、循环流化床燃烧、碳汇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技术优势;分析了适应"双碳"目标的燃煤电厂灵活性技术和基于煤电机组的多种生物质燃料掺烧技术;探讨了基于煤电机组的耦合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可行性;展望了燃煤高效清洁发电的3个发展阶段。分析表明:燃煤发电灵活性调峰改造和CO2处理技术是未来清洁低碳燃煤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燃煤机组与新能源耦合发电系统可同时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降低发电煤耗和CO2排放,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燃煤发电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是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能源供需协调能力,推动能源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是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的重要抓手。通过模拟太阳能集热系统置于高压加热器后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发电系统联合形式,获得了在保证12 MW的输出功率前提下,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的互补规律,同时获得不同资源变化时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贡献率,太阳能集热系统负荷为6 MW时贡献率达到13%,而太阳能集热系统负荷为1.25 MW时贡献率只有1.9%。  相似文献   

9.
300MW机组锅炉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锅炉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燃煤耦合生物质燃料特性和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锅炉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现阶段常规垃圾焚烧电站污染物排放高、能量利用率低、初始投资成本高等问题,结合燃煤电站机组绿色转型发展需求,提出了燃煤锅炉耦合垃圾发电技术思路,搭建了30t/d燃煤锅炉耦合垃圾发电中试试验系统,采用热风、烟气及汽水3种耦合方式实现了垃圾在大型燃煤锅炉上的高效清洁处置,并针对系统运行对燃煤锅炉效率、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及垃圾处理能量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耦合方式对于实现垃圾的高效、清洁燃烧是完全可行的;热风耦合可提高垃圾焚烧处置效果,降低飞灰及大渣含碳量;烟气耦合能够保证常规污染物SO2、NOx及粉尘达到燃煤电站机组排放水平,且不会增加锅炉机组二噁英排放;汽水耦合能够提高垃圾焚烧能量利用效率。该技术的提出为我国垃圾等有机固废的处置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节能自愿协议在火电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技术进步和管理改革两方面分析了在我国火电行业推行节能自愿协议的潜力,提出了在我国火电行业中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的简易工程方法,并应用此方法预测了2006—2010年我国火电行业的节能减排能力,给出了火电行业推行节能自愿协议的建议。将能效评价指标的概念引入火电行业节能效果评价,提出了火电行业推行节能自愿协议时应设定的目标、使用的节能效果评价指标及执行节能自愿协议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2.
我国火电厂厂用电现状及节电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湘 《中国电力》2006,39(9):7-11
根据国内火电机组厂用电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容量机组的厂用电现状,不同工艺系统对厂用电的影响;定量地测算了由于燃煤参数、锅炉飞灰含碳量和锅炉漏风系数改变引起的厂用电率的变化,提供了可进行对比分析的厂用电率变化数据,提出了通过采用系统优化、技术改造、加强运行管理等方法,降低机组厂用电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硫酸厂200kt/a硫酸装置项目中的热能利用率,充分回收硫酸生产中的高、中温位热能,可将产生的中压蒸汽用于发电,促进硫酸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介绍了硫酸装置中余热发电技术的原理、设备选型及蒸汽利用方案等,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电网大停电后发电机组在没有任何外来电源的条件下进行"黑启动"是极为困难的,文章阐述了如何利用火电机组的FCB(甩负荷保护)功能使机组在电网事故时保持"孤岛运行",提出了利用机组FCB功能恢复电网的方案,详细介绍了机组FCB的功能和作用,从工艺、设备、控制等方面介绍了FCB的实施方法。火电机组的FCB功能正是在电网崩溃时能使机组幸存下来的重要功能,使机组能快速、有效地恢复电网供电。  相似文献   

15.
硫酸盐在CO2捕集溶剂中的富集造成了吸收剂有效成分的下降及设备的腐蚀.本文在实测电厂实际CO2捕集过程硫酸盐富集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电渗析法探讨了吸收剂中硫酸盐的脱除效果,考察了不同电流密度下脱盐率、胺的回收率、电流效率和能耗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渗析法硫酸盐的脱除率达到90%以上,满足了CO2捕集过程对硫酸盐浓度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电在减缓碳排放中的计算方法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减缓碳排放压力和核电发展现状,分析核电在减缓碳排放中的作用.借鉴CDM机制中ACM0002算法,以广东2004~2006年核电发电量和南方电网的OM与BM数据计算2006年广东实现的SO2减排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结合某厂SCR法烟气脱硝项目,阐述了SCR法脱销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系统,催化剂选型,SCR法烟气脱硝工艺的影响因素以及实际运行调节状况和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低压配电线路实现中、高速的语音和数据传输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综述了该领域有关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电网对燃煤机组并网性能指标的考核,深入优化燃煤机组的并网性能,提出了基于理论分析与试验技术相结合的燃煤机组综合优化方案。该方案在全面分析了影响燃煤机组并网性能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汽轮机调节阀特性参数测试及整定优化、基于分项动态前馈技术的协调控制优化、综合一次调频优化和主蒸汽温度控制优化4项技术使燃煤机组的调频调峰性能达到最优化。在600MW机组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综合优化方案可有效提高机组的并网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