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治  王丹  刘雅炜  石军军  张新平 《包装工程》2022,43(14):362-374
目的 探索红色文化遗产历史记忆因子的识别方式及可视化表达方法、文化记忆空间叙事语言要素的识别转化与空间植入方法、叙事空间的创意系列化匹配设计问题,最终完成从价值重塑到空间植入、地方认同构建的设计方法。方法 从叙事、象征、隐喻等角度,引导特色红色文化遗产历史记忆空间的“设计解读”,结合历史叙事、空间营造,修复物质与精神价值断层,指向地域形象如何匹配国家形象及其合理性。结果 通过空间叙事视角探索了红色文化遗产“独有价值”再利用的设计模式,实现了典型红色遗产空间地域特色的文化认同。结论 红色文化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围绕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地方性”理念展开,从单纯地对历史记忆的关注转向人、地、社会的综合互动关系,其中,文化传承是直接手段、空间营造是内生动力、延续记忆是表层目的、深层指向是地方认同。  相似文献   

2.
贾新新  乔治 《包装工程》2017,38(20):228-234
目标探究典型园区工业遗产和家具设计、文创产业活动之间的关系,推动园区价值链升级。方法在典型园区核心价值捕获和利用上,以园区稀缺、独有工业文化因子凝练工业遗存,重塑园区工业遗产价值;在典型园区的文化创意活动上,以园区"工业文化因子"整合跨领域文创企业和从业者,融入园区文创产业价值链,建立竞—合关系的文创活动符合关联体系,改善园区文创氛围;在家具设计上,以"三位一体"研究模式重构园区环境。结论典型园区工业遗产的独有价值能够被凝练、转化和利用;凝练、转化后的工业元素、工业品牌能够引导园区的文创产业价值链与家具设计活动。  相似文献   

3.
通过概念综述,针对天津市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的现状梳理与特征提取,从设计学学科角度探索符合当地政策与文化愿景的主题设计路径。依托国家或省级文博管理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和政策文件,梳理天津市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的类型与发展现状,明确研究内容与目的,根据史料与数据提取出天津市红色“文化名片”的三个典型特征,即成长型奋斗精神、地标性遗址精神和聚合型风貌精神,并挖掘出符合天津特征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场地空间基础和文化传承体系框架。以“中华百年看天津”的宣传主题为路径目标,制定了主题出版的绘本设计、主题文创的产品设计、主题空间的虚拟设计三条设计路径,并用典型案例进行验证论述。对地方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特征提取与主题设计路径的探索,拟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设计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卓 《包装工程》2020,41(20):265-270
目的 从“农业+文创”跨界融合着眼,基于跨界融合下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命题,探讨文创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内涵和功能的流变,以及流变带来的设计思路的转变。方法 通过分析“农业+文创”融合下包装设计的典型案例,梳理文创包装设计的内涵,从农产品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农产品与创意形象的融合和农产品与品牌故事的融合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农产品包装设计的思路转变和认识转变对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及包装设计功能的流变。结论“农业+文创”融合的包装设计是一项系统的设计工程,是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对产品精准定位,输出品牌理念,拓宽展示平台,升级服务对象,实现文化价值认同、设计价值认同和品牌价值认同,最终引发情感共鸣,促进消费,达到产品溢价空间。  相似文献   

5.
王文剑  谢珂 《中国包装》2023,(8):113-115
红色文化展馆是承载红色革命历史和珍贵文化资源的场所,令红色历史打动观者引起其心中的共鸣是红色文化展馆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叙事性设计为切入点,将叙事形式、叙事语法、叙事元素相结合,以香山革命纪念馆为例,对红色展馆现状进行剖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将叙事性思维方法应用于红色展馆设计中,对于延续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宣传,缝合新旧展馆的端点,解决红色展馆设计中的问题,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在包装设计中进行创意转化,能有效促进红色文化IP的塑造与传播。本文结合当前对红色文化发展的要求与当代应用价值,从红色文化与生活形态的结合入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出四种红色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转化方式,并以成渝地区为例,探寻红色文化IP的本地化塑造。红色文化在包装中可以通过联合红色流量打造联名包装、融合流行用语打造红色包装、结合传统工艺打造红色包装、包装交互打造红色情感共鸣这四种方式进行创作与实践。与此同时,提出川渝红色文化IP的打造可以通过与巴蜀独特饮食文化、川渝旅游资源、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红色基因结合的方式进行红色文化的本地化塑造,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提升消费者对红色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蒋嘉雯  何韶颖 《包装工程》2023,44(14):252-261
目的 利用数字化技术,深入挖掘与梳理地方红色文脉,设计并构建资源整合平台,为信息技术时代与后疫情时代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提供新思路。方法 引入空间叙事理论,以革命老区潮州为例,探索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平台的信息设计方法;结果 提出由“时、事、场、人、物”五要素组建的地区红色叙事框架,以“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呈现”为步骤,综合运用数据库、TGIS、超链接文本与云平台等多元数字技术,实现“立体资料库+多媒体展示+公众交流”三位一体的数字平台建设。结论 引入空间叙事理论,有助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联,梳理其空间叙事要素,建立叙事结构模型,以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信息体系,为大众提供系统、深入感知红色文化的数字环境。  相似文献   

8.
将红色文化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既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资源与创意来源,同时也可以利用红色文化元素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增强平面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设计作品附加价值。文章主要探析了红色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在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基础上,分析红色文化元素特征,同时通过实地考察陕西延安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并提取其中红色人物、红色故事场景、红色文化符号优化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掘、重拾散落在湘西南乡村景观中,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革命文化遗迹及红色景观资源,汲取红色文化养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在现代乡村社区中的转化培育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利用田野考察、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重点选取了若干湘西南乡村景观中遗存的红色革命旧址、红色标语景观、红色革命遗物及历史故事等红色文化景观资源,深刻挖掘并领悟蕴含在其中的重要红色历史事件、感人革命故事、红色革命传统等红色精神。借此呼吁人们树立文化拯救意识,合理保护独特的红色文化景观,因为这是革命文化历史的印记,是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重要财富,对传承与发展乡村红色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及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由于其拥有较强的“思政”和“德育”价值,对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红色文化与包装设计专业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本文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包装设计为例,探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设计类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冯思全 《包装工程》2024,(8):367-372, 423
目的 为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种“图像文化”的研究视角,以及“转向”的研究思路,丰富南梁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拓宽艺术设计的研究领域,进而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设计一些兼具文化内涵、审美与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方法 运用事实与事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艺术设计创新的实践经验为依据,通过对南梁红色文化资源及其文创产品设计现状的分析,结合实例,探讨图像文化视角下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转向”的相关问题。结果 提出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视觉形象之具象与抽象的提炼、视觉心理学的应用、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契合、红色精神向应用场景拓展等四个“转向”策略。结论 有利于南梁精神的图像呈现,能够促进红色文创产品的精准定位与多元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造物设计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张浩  伍妍姿 《湖南包装》2023,(3):153-156
探索阿克苏地区红色文化与农产品结合的设计思路,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设计开发凝聚阿克苏红色文化的特色农产品包装,通过包装引导消费者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引发情感共鸣,传递红色文化的价值与魅力。针对红色文化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及问题,提出突出教育价值、降低同质化、增强趣味性、树立品牌形象等4项设计对策,结合现代审美理念提取阿克苏红色文化元素,将其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融合,进行创意设计。阿克苏红色文化运用于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一方面能够以显著地域印记与独特文化特征,打造具有阿克苏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地方知名度,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以农产品包装为媒介,弘扬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带动新疆红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湖南包装》2020,(1):135-135
此作品是以江西省红色文化为主题,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系列文创产品开发的包装设计。选用经济环保的瓦楞纸作为外包装材料,在包装装潢的设计上,利用插图融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元素,旨在促进南昌红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静 《中国包装》2021,(2):38-40
文创产品包装设计汲取和应用文化元素,能够从视觉和心理两方面去打动消费者,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域红色文化具有更加特殊的含义,运用于文创包装设计中,能够极大地提升包装的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笔者通过对南梁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分析与整理,提出红色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原则和策略,力求在包装设计中延续和凸显南梁红...  相似文献   

15.
侯佳  谢臻  夏敏燕  胡昊琪 《包装工程》2022,43(4):376-382, 422
目的 探析在地实践语境下,红色文化转化为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以此寻求上海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方法 通过对上海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分析确立地域特色的重要性。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将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分层整理,并深入研究在地性背景下消费主体各层级的情感需求及文化转译的方法。最终构建出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红色文创产品在地性实践模型,并通过设计团队的实践案例进行展示。结论 从情感满足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本能层级上以红色文化符号的地域识别性为提取原则并确保文化转译过程中的准确性;行为层级上在以海派崇实性为基准设定产品功能的同时强调产品的文化体验;反思层级上侧重通过产品理念、寓意、品质等要素的设计构建红色精神与上海价值的双重认同并将其长效延续的思路,力求为上海红色文创产品的地方性特色呈现提供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婉玉 《包装工程》2017,38(18):136-140
目的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服务的策略设计,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保护形式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服务价值。方法从服务设计的观点出发,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属性,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服务的类别及其价值体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服务设计策略,分析羌族银饰文化服务的用户历程,使用服务蓝图工具研究服务系统中的接触点和相关者利益,构建APP应用框架。结论运用服务设计的思维方式,建立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服务体系,挖掘文化作为服务资源的可能性,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保护的途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满足大众文化提升需求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张悦群  钟蕾 《包装工程》2023,44(14):217-223
目的 针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困境,探究植根于在地文化身份认同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从文化记忆理论角度重新界定文化遗产概念,一方面揭示其辩证特征及其传承困境,另一方面强调地方身份认同构建之于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进而总结当下非遗文化传承策略的特征,并集中从公共设施设计的角度予以补充。结果 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源自以“功能性+事件性+意义交互性”为核心架构的传承策略,该策略得以物质化、常态化和日常化开展的关键保障来自于系统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结论 文化记忆理论为非遗文化传承增加了文化意义空间生产和在地文化身份认同构建的维度。应当强调公共设施设计对非遗传承特别是非遗文化社区营造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集体记忆重构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家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治  马军  范文鹭  黄镜帆  郑崇栋 《包装工程》2018,39(18):160-165
目的探索工业遗产资源在集体记忆下和空间设施、家具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工业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设计的匹配路径。方法采用文献调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历史沿革的梳理、当地居民的集体情感的构建,通过集体记忆中最典型化的元素提取,建立创意设计模块,对典型园区的空间设施和家具进行系列化设计。结论第一,工业遗产集体记忆中的独有价值能够被凝练、创意设计及利用。第二,凝练、创意设计后的工业元素能够引导与匹配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设施和家具的典型化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李瑞益  郭晶 《包装工程》2023,44(20):163-172
目的 为了复兴成都非遗蜀锦文化与传统技艺,解决当前蜀锦文化在传承发展上的难题,深入探讨全新的传承路径,设计出具有时代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的非遗蜀锦家具产品。方法 研究基于设计学的视角,以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成都地区非遗蜀锦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蜀锦的艺术特征,通过提取蜀锦图纹、色彩、寓意等因子,探索出平面图案组合、装饰形态调整、情感纽带链接等转化方法,将转化后的蜀锦文化因子应用于沙发、屏风、座椅等家具设计中,打造具有古蜀意韵的家具产品,彰显蓉城家具的艺术魅力。结论 通过对当前成都非遗蜀锦文化基因的提炼以及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体现出蜀锦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能够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的保护方式,实现其活化利用,让蜀锦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开发出具有深厚文化基因的非遗蜀锦家具产品,不仅提高了现代家具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也为蜀锦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对于成都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湘绣第一批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随着现代高科技工业产品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湘绣的创新和发展已经陷入瓶颈期,为了摆脱困境,需要从文化内涵与设计结合的角度入手,实现对湘绣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基于问题导向,本文创新性的将叙事设计引入湘绣文创产品开发,分析湘绣背后的红色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总结探讨出湘绣+红色文化+叙事设计+文创产品的设计创作模式,为湘绣设计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具体作品案例,分析叙事设计与湘绣文创的内容,对湘绣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理论研究方面同样具有有益的学术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