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西利 《砖瓦》2006,(5):74-76
答:隧道窑烧成不正常的情况比较复杂,其主要表现为:第一,窑内出现倒垛情况.第二,烧成带烧成火度过大.第三,烧成带火度偏小.第四,隧道窑烧成带上火小底火大.第五,烧成带上火飘,底火差.第六,烧成带严重返火.第七,烧成坯垛顶部生砖多.第八,窑两侧出生砖.  相似文献   

2.
<正>1隧道窑窑炉、火、风的关系码窑是为烧窑服务的,其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满足烧窑的需要,服从烧窑的规律。码得最好的砖坯,固然不一定都能烧出最好的烧结砖,但码得不好的坯垛,不仅是造成潮塌、倒窑的罪魁祸首,还是焙烧时造成前火不跑、后火不保、顶火快、底火慢及中火快、边火慢等异常火情的主要原因。焙烧是由窑炉、火(煤)和风共同完成的,只有三者最佳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它们之间的配合在许多方面是依靠码窑来实现的。为此,首先  相似文献   

3.
刘泉奇 《砖瓦》2004,(6):33-33
“返火”是正负压的分界线,是抽力大小的标志,同时,也是风闸高低的表示。总之,烧工合理运用正负压的关键就在于此。所有的烧工都知道:“返火”可以解决“上火”黑,“底火”重的问题;可以解决“前火”不跑“后火”凉的快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温度不高,砖色不均匀的问题。但是,“返火”过多也是非常有害的,它可以返空“底火”,使焙烧带的底部出生砖;它可以使“上火”过重,造成飘火;它也可以使焙烧带停滞不前造成“蹲火”。之所以“返火”过多,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刘泉奇 《砖瓦》2000,(6):19-20
轮窑中的焙烧是较为复杂的一种操作过程,它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码窑头数的稀密、坯垛排面的正斜、坯体的干湿、内燃料的掺配比、闸形的选择、用闸的高低、煤质的好坏、窑门的远近、纸挡的严密与漏风及烟囱和风机的抽力大小。有添煤的快与慢(速)、煤铲加煤的多与少(量)等等,所有这些因素,统统影响着“火”,也统统为了“火”。“火”字始终是焙烧和轮窑上的永恒主题。轮窑焙烧中有那些“火”字呢?笔者以几十年的经验与借鉴,归纳如下:点火、闭火、前火、中火、后火、边火、上火、底火、返火、大火、欠火、蹲火、过火、飘火、生火、实火、虚火、控…  相似文献   

5.
孙学贤 《砖瓦》2001,1(2):35
盘石市朝阳山砖厂在年初 ,由于生产管理粗放 ,砖坯中内燃掺量严重不均 ,焙烧不是过火 ,就是欠火 ,红砖质量严重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 ,厂及时采取措施 ,从焙烧抓起 ,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焙烧内掺量严重不均时的焙烧方法 ,简单地说起来是 :点前、烧边、观后。a .点前。就是在焙烧带前排用极少量的煤粉引燃底火 ,底火引燃后停止添煤。b .烧边。前排底火引燃后 ,用全部力量焙烧内外边火。c.观后。如果坯体内掺量大时 ,中间火情自然跟上边火 ;内燃掺量小时 ,中间火情自然落后 ,这时应在焙烧带后部开始投煤进行大火焙烧 ,把整个焙烧带火头撵齐 ;内…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我厂为立窑生产厂家,有四条φ3×10m机立窑生产线,近年来,单窑时产一直在8.5吨/小时左右,出窑熟料烧失量也常常超过1.0%,窑工普遍反映,物料上火太慢,不能大风大料煅烧,加料稍大,底火就拉深,无法使立窑达到高产,且底火难以稳定,容易偏火,由于物料上火过慢,偏火部位底  相似文献   

7.
《砖瓦》1999,(1):38-38
20 出弯经常欠火产生原因 ①用闸个数太多或烟囱抽力太大;②火行速度过快;③保温窑室太少;处理方法 ①前闸落死l-3个,蹲火焙烧,后边适当增大返火,待达到焙烧温度后,提起前闸,使火前进.②及时复盖火盖,烧稳火前进;③必要时将已打开的门堵上,并盖上火益保温.21 大洞过火产生原因 ①码窑不规矩,上部火道被堵,火集中直穿大洞;②大洞个数少,位置分布不合理.处理方法 ①严格码窑规矩,稀密均匀,上部禁止码交错插缝砖堵塞火道;②适当增码大洞,改善位置分布.  相似文献   

8.
何水清 《砖瓦世界》2006,(11):47-50
烧结低热的全废渣或利用部分废渣焙烧的砖瓦的轮窑,大都由两个弯窑组成。弯窑纵向中心线的末端又都设有窑门,称之为顶头门,以顶头门为界分为上弯和下弯两段弯窑,由于建筑结构的原因,弯窑给焙烧造成一定的难度。由于里弯短,外弯长,易造成里火快,外火慢,里弯易出现冷却过快的现象,出弯时里外火行速度差距较大。为了保持里外弯火行速度均衡一致,必须在码窑的焙烧操作上与直窑段有所区别,以保证正常的焙烧制度。1弯窑的码窑形式由于传统的码窑形式(弯窑)会造成火在窑内不顺畅,不能完全适应焙烧操作的需要,而采用扇形的码窑形式,可以满足焙烧需要…  相似文献   

9.
大布袋收尘机立窑操作的基本原则是,稳定湿料层的厚度,平衡窑面通风阻力,保持加料、上火、卸料、用风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控制好腰风。根据上火的速度调整加料量,一般湿料层厚度30 ̄40cm,保持暗边部,浅中间,勤撬边,保持边部、二肋与中间落窑一致,发现偏火及时打开腰风调整,保证上火均匀、底火稳定。保持连续煅烧。窑内的熟料在动态之中,要求动中求稳,稳中求产,根据上火速度调整卸料量,保持底火在烧成带进行连续卸料不能间断。  相似文献   

10.
崔秀林 《砖瓦》2005,(10):34-34
轮窑是砖瓦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设备,而哈风闸锅在轮窑生产中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轮窑焙烧过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如果哈风闸锅设计不合理,安装使用不当均会造成哈风闸漏气、抽力小、火上飘、底火差、走火慢等现象,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质量与煤耗.  相似文献   

11.
李西利 《砖瓦》2005,(12):10-15
本文论述了机械化装出轮窑在焙烧过程中预热带、焙烧带、冷却带的变化情况以及焙烧方法和码窑形式.机械化装出轮窑是在一般轮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轮窑,它能够实现装出窑的机械化操作,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烧成过程的影响,使轮窑的许多优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马发红 《砖瓦》2014,(11):32-35
以某双通道隧道窑技术改造工程为背景,从该隧道窑烧成带所截取最高温度段1m长度窑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①烧成带窑内气流运动情况;②火焰在窑内综合传热过程;③对比不同厚度及不同结构窑墙传热量计算值三个理论角度为依据。并根据稳态下多层炉衬传热原理,采用Excel进行辅助计算并得出相应的传热参数,从而完成对隧道窑改造工程的理论研究与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3.
湛轩业  杜保平 《砖瓦》2007,(1):10-14
文章对目前我国砖瓦行业使用的隧道窑存在的某些缺陷从设计与操作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强调了隧道窑设计思想上需要转变的概念和应重视的八个问题;提出了环流焙烧和穿流焙烧概念上的区别以及隧道窑操作中“最小边隙”的概念与数据;合理坯垛形式对烧成过程的重要性;零压位的正确控制和根据实际情况的调节等。  相似文献   

14.
湛轩业  杜保平 《砖瓦》2006,(12):9-16
文章对目前我国砖瓦行业使用的隧道窑存在的某些缺陷从设计与操作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强调了隧道窑设计思想上需要转变的概念和应重视的八个问题:提出了环流焙烧和穿流焙烧概念上的区别以及隧道窑操作中“最小边隙”的概念与数据:合理坯垛形式对烧成过程的重要性:零压位的正确控制和根据实际情况的调节等。  相似文献   

15.
文堂  柏昊仓  湛蒙 《砖瓦》2020,(5):28-31
对烧结砖行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问题,如燃料结构、原材料性能以及与工艺设备之间关系、环境保护与生产工艺过程之间关系、标准制定与合理生产工艺之间关系、隧道窑合理结构与合理焙烧制度之间关系、干燥室与隧道窑之间关系、挤出机配置与整线自动化控制之间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周忠华 《砖瓦》2014,(10):55-56
介绍了燃气式隧道窑烧成与冷却系统的改进措施,通过技术改进,可提高窑生产各类窑业产品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且可防止坯体烧成不均和冷裂。  相似文献   

17.
邵金珠 《砖瓦》2006,(12):37-37
主要介绍了利用“零压点”对大断面隧道窑烧结超内燃煤矸石制品的保持保质提产方法.为了防止温差过大引起的爆裂,怎样利用窑下平衡风机、窑尾风机降低窑尾温度。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小截面直通道一次码烧长干燥焙烧隧道窑的结构特点及优点。  相似文献   

19.
陈冀渝 《砖瓦》2021,(1):29-30
介绍了国外一窑业公司设计的一种窑车式隧道窑加热自动调节系统.采用此系统,可防止坯体过烧或欠烧,获得烧结状态均质、无开裂和无色调不均的制品.  相似文献   

20.
路关生  胡铜梅  郑文衡 《砖瓦》2011,(11):66-69
介绍了吊顶材料为轻质(或重质)耐火混凝土板和耐火吊板或耐火纤维模块两大类断面隧道窑的吊顶方式及性能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考虑原料种类和成分、燃料成分、生产规模及品种、烧结温度、窑型的大小及投资规模等因素,合理选择大断面隧道窑的吊顶方式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