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高校当前思政课的教学现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加强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果。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传播渠道及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学习体验红色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公共思政教育中红色基因传承缓慢、吸收被动的现象,探析如何借由公共艺术教育整合新时代兼具时代性、生活性、地域性的红色文化,协同思政课堂引领高校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以具体的湖湘红色文化为例,全面梳理地域红色文化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引入价值,归纳湖湘红色文化的形式载体和意义内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湖湘红色文化在当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引入思路与策略,包括借由红色文艺作品塑造平民化的红色人物和故事;融入时代化内容打造富有跨时代意义的先进红色基因;融合地域红色资源构建实践课堂3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蓝蔚青  孙晓红 《包装工程》2021,42(23):136-140
目的 随着我国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的普及,加强课程间的优化组合,形成关联度高的课程群势在必行.方法 通过以课程思政工作室为载体,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群建设为依托,探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为一体的"三位一体"思政育人理念.通过设立院级课程思政工作室,创建思政专题沙龙、课程思政服务社会等形式,使教学与思政有机融合,强化课程群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课程建设,研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发挥思政示范辐射作用.通过课程思政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实时反馈课程群和思政工作室建设成效.结果 85.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言传身教,是学生学习的榜样;84.8%的学生认为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培养;90.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96.8%的学生接受课程组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结论 将课程群建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能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通过思政育人模式改革,最终实现"三全育人"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课程育人体系的重要教育形式,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本文基于战疫背景,以艺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主题融合教学实践为例,转变传统艺课堂思政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育人形式,深入挖掘艺课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如何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融入高校艺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性探索,践行"课程思政+战疫艺课堂"教育教学新形式,厚植艺术专业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汤橡 《湖南包装》2023,(5):195-197
以女性高等院校为背景,从文化育人的角度阐述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刺绣工艺”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结合女大学生教育特点,从湖湘红色文化中筛选出契合“刺绣工艺”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容,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入课堂,在文化感知、工艺学习、思政育人等方面提升学生对传承和发扬湖湘红色文化的自信心,并形成课程广泛且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颜晓莺 《上海包装》2023,(5):199-201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充分拓展第一课堂育人场域,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而且能够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美育育人能力,真正做到“三全育人、五育融通”。以红色文化元素为切入点,探究红色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教学中的思路以及策略,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兴趣爱好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下,以项目为导向,梳理装饰与图案课程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思政课程的方向探索和装饰与图案课程中思政工作教育的切合点,将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美学、中华美育精神、爱国主义、创新创业精神等与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以期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实践设计、包装设计,融入专业赛事及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新,以获得民族自信感、自豪感等。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实现高校艺术教育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本案例从政策导向、资源特点、课程特色和质量保障等四个维度,思辨传统文化保护与教育普及、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性,思考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艺术教育资源的对接性,探寻湖湘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艺术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包括传统文化作为高校艺术课程资源的收集与归纳、转化与利用、创新与传承等途径,以期建立一套不同学段依次递进、衔接有序,具有实践指导和推广价值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的关键是通过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解决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融入性、教学形式的匹配性等问题.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课程思政"贴标签""两张皮"的现象,以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如何依据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并分别以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单...  相似文献   

10.
徐洪德 《湖南包装》2023,(3):193-196
基于隐性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层面深度分析了高校“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隐性特征。再从导入本土品牌的案例教学、躬行文化融入的设计实践、强调兴趣驱动的自主学习、注重学习价值的课堂延伸、结合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5个维度,探索高校“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隐性教育路径,以期为提升高校“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寅  周莹 《湖南包装》2022,(4):204-206
课程思政教育是提升学生设计价值观的有效方法。为了解决艺术设计类课程如何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问题,以“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为例,分析了艺术设计类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优势、思政元素的挖掘、加工和融入途径,探索具有设计学科特色的思政教育实施路径,为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三维建模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工业设计活动的必备技能,同时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工业设计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以“三维建模”课程思政改革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教材、教法为突破口,开展了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教师课程思政理念增强,思政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提升明显,探索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思路,为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静  单鑫  胡慧桢 《上海包装》2023,(7):205-207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实践,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带给学生更丰富、更深刻的文化体验。从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出发,论述了民间美术资源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路径,总结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成果和影响,旨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职院校包装类专业为例,探索在“大思政”背景下,如何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从构建“党建+思政”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路径等方面提出构建二者合力育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最近几年来高校在课程建设改革方面,特别是除了思想政治课之外,在其他专业课程都要融入思政元素,积极促使育人体系的完整。在此背景下,研究了"课程思政"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公益广告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探索了公益广告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所需要改革方法、内容、路径等3个方面,进而探讨了选题、内容、质量改革以及进行成果拓展等多项举措来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公益广告设计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党史教育的学习越来越受各大高校的重视。全面加强党史教育的学习,不仅是新时代对党的思想传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使高校作为培养年轻人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针对当前高校党史思政教学存在的弊端,文章以建环本科课程《制冷技术》为例,提出一种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党史的新型教学方法,分析了《制冷技术》课程的党史思政元素,研究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党史教育与专业内容的融合点,通过课堂巧妙穿插党史知识、课下布置相关任务、实时普及职业精神等措施,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党史学习教育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并穿插党史学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梦瑶 《湖南包装》2022,(3):194-197
针对当下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以图形创意课程的特色为着力点,与思政教学相结合,提出基于图形创意课程的思政教学建设路径。并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基础课程“图形创意课程”为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思政教学模式,将“立德”与“求知”融合,有效达成课程教学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提升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岗位育人的特点,通过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印前处理与排版》岗位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难点,并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教学模式,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课程思政难点的解决方法,为人才岗位培养过程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技术构建新世界,新时代呼唤新人才。2019年教育部倡导的新文科建设,强调文科融通与技术融合,给传统的高校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挑战。影视教育专业教学方面要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主动搭建媒介生态联系、用艺术理论统摄人文课程是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影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加强通识教育、集中开展综合技能实践、强化课程的美育功能是影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洪斌  陈宇 《湖南包装》2022,(3):171-173+179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差异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是凸显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特色与优势的一个关键问题。湖南有着丰富的红色美术资源,在湖南地方高校艺术硕士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势而谋的“五因”联动,将红色美术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提升艺术硕士的创新能力与创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