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应急通道是城市重要防灾基础设施,其规划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对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唐山市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了遭遇设防烈度地震、极罕遇地震和巨灾三种情景,分析了唐山市中心城区道路的震后通行能力,提出了唐山市中心城区地震应急通道规划标准:救援通道应在巨灾情景下保持畅通、疏散主干道应在极罕遇地震情景下保持畅通、疏散次干道应在设防烈度地震下保持畅通。按此标准,规划了唐山市中心城区地震应急通道系统,达到了依据唐山地震环境危险性来构建符合唐山实际的、满足多级防灾目标的地震应急通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峤  臧鑫宇  曾坚 《风景园林》2018,25(6):24-29
系统总结了城市暴雨灾害的特征和诱因,建立了高密度中心城区暴雨防灾规划体系,根据中心城区特征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土地效能优化、基于绿道理论的绿地空间规划、基于低影响理论的暴雨调节系统、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暴雨管网建设等常态暴雨防灾策略,探索了基于灾时应急思维的暴雨防灾策略以及法律规范、技术条件、财政投入等暴雨防灾支撑策略,力图有效指导中心城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应急疏散空间是乡村防灾韧性最直接的空间表征,由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两部分构成。现有的乡村综合防灾规划中对应急疏散空间研究不足,缺少科学实用的应急疏散空间规划方法。从韧性提升的视角提出乡村应急疏散空间规划方法及其技术要点。结合乡村特征识别空间脆弱性,通过多区域协同防灾空间规划、仿真优化的疏散路径规划和设施配置等方式,提升应急疏散空间工程韧性。深度介入社区应急疏散能力训练,建立多主体协同、多阶段联动、具备地方性特色的乡村社区应急响应机制,同步加强社会韧性。该方法完善了乡村综合防灾规划中的相关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明溪县城区园林绿化现状,提出加快园林绿地规划编制步伐、增强行政执法和部门协作机制、强化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等对策,供城市管理及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外大城市防灾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城市防灾和应急管理体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东京、伦敦、纽约三个国外大城市的防灾应急管理体系作了概括性分析。借鉴国外大城市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利于促进中国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提高的可行性建议。I  相似文献   

6.
蒋蓉  邱建  陈俞臻 《规划师》2011,27(10):61-65
以往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主要针对大中城市,建设实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但是,“5 ·12”汶川地震暴露出县域范围内的城镇特别是广大村镇抵御灾害的能力极其脆弱.为保障县域城镇的安全,以灾后重建工作为依托,成都市大邑县重点从行为分析、标准选择、场所体系构建、通道建设等方面就避难场所规划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类似地区的城乡防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工作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等研究也成为热点问题,决策者风险知识的局限性以及风险感知的差异都制约着应急响应功能的发挥。为了提升基础设施管理人员的风险感知敏锐度,提高应急响应效能,本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对影响管理人员灾害应对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和理论构建模型;其次,通过对196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分析检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人员的灾害经历与风险感知呈显著负相关,与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管理人员的灾害经历和知识水平会通过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显著影响应对行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引导管理人员采取灾害应对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综合防灾理念,分析CBD主要灾害及其特征,以及规划设计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高层建筑综合体"自防自救"策略、平灾结合的复合空间设计、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规划体系与应急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与生命线系统的优化等防灾减灾对策,以提高CBD安全容量和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全国企业抗震防灾工作经验交流会已经进行了三天。各部门、各地区、特别是不少工矿企业介绍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其中有如何贯彻“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全面开展企业抗震防灾工作的经验;企业抗震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与安全生产体制相结合的抗震防灾保障体制的经验;编制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的经验;制定生产岗位应急对策的经验;抓好新建设防、抗震加固和设备抗震的经验;建立企业综合抗震防御体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在防灾生活圈规划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邻里避难生活圈、社区防灾生活圈和城区防救单元三个层级,以及避难场所、防灾中心和应急道路三个方面,讨论城市防灾空间设施优化配置策略,并据此提出理想的城市防灾空间设施配置模型。该模型对于城市新建地区的防灾空间设施规划和已建成区域的防灾空间设施的提升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防灾减灾是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需要建立高效的应急服务体系,而应急测绘能够为应急服务提供至关重要的地理空间信息支撑,本文提出了城市应急测绘的概念,并从应急空间数据库建设、应急服务模式和应急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灾害形势,分析乌兰浩特市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建成区现状概况及上位规划,提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总目标,并对城市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系统和避难设施等内容深入研究。本次专项规划的编制,对统筹城市防灾体系、提高防灾综合能力及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安全前置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绿色安全理念的高铁客站疏散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坚  曹笛 《南方建筑》2010,(5):28-31
论文针对我国当前高铁客运系统的运营特点,提出了建构绿色、安全的防灾体系理念。并从绿色防灾的角度,分析了客站空间特征与防灾难点、旅客应急心理与避灾行为特点等内容,进而提出了绿色高效的性能化疏散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社区防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对编制社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内容与要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灾害防御中,可以通过环境设计来减轻的灾害划分为防灾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而不能通过环境设计来减轻的部分,则需要通过防灾知识宣传、应急响应的管理以及相应的社区居民自救及灾害预防、恢复重建等预案的建立与演练来减少社区在未来各种灾害作用下的影响与损失。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9)
为了深入研究驾驶人应急转向操作行为下车辆的横向响应状态,在车辆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辆应急转向响应力学模型。通过驾驶人应急转向行为下车辆横向应急响应实车试验,采集了驾驶人应急转向操作力度与车辆横向响应等关键数据,对比分析了实车试验数据与模型计算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误差较小,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能够反应驾驶人事故前应急操作,可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再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矿井工作面的充水来源和充水通道形式,探讨了井下防水方案的设计要点,从组建防治水管理部门、编制突水应急方案、完善水文地质监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为矿井水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体育场内人群事故频发的现象,分析人群事故特征及成因,以及事故发生各阶段的人群速度、人群流动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软、硬件方面提出防灾措施:逐步完善不同风险等级的体育场馆的相应防护措施,明确观众容量与疏散能力的关系,提高建筑结构安全储备,考虑人群动态荷载,保证人群安全使用的体育场附属设施的安全设计维护和管理,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适当的人群管理方案.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培养公众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本文研究目的在于为体育场的综合防灾系统的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城市防震避难空间规划探讨——以西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艳  郑岭  高捷 《规划师》2011,27(8):19-25
日本、我国台湾等地的防震避难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包括:以防灾生活圈作为空间组织的基本单元,结合城市用地分级设置避难场所,有效组织防灾避难的通道系统.借鉴以上经验,我国大陆城市防震避难空间体系应以防灾生活圈作为组织核心,由三级防灾生活圈与防灾隔离带共同构成.西昌城区防震避难空间规划基于以上体系,结合避难场所划定防灾生活圈,...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我国防灾规划现状入手,借鉴日本防灾规划经验,提出我国近期防灾规划完善可着重于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灾害应急避难系统、救灾物质储备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和救灾通道及物质运输系统、志愿者救灾参与系统等六个方面的防灾基础设施规划。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建设防汛应急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平台"项目作为2019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项目,主要针对城市水涝灾害这一全球普遍问题,综合运用模型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GIS等关键技术,实现水雨情监测预警智能化和集成化,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和动态化,应急指挥调度科学化和协同化,贯穿汛前监测预警、汛中应急调度、汛后总结评估整个过程,达到市区分级管理、多部门联动、公众参与,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收集建设前后区域内蓄排水量、防洪排涝等指标变化信息以及设施建设运行信息,为海绵试点区建设效果考核与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本篇主要介绍该项目立项背景、技术特点、创新点、应用情况及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