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何悦  陈荣  张云路 《风景园林》2022,29(3):31-36
新型农村社区是当下推进城乡统筹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公共空间地方性的丧失、过度城市化等现象让原住民的地方依恋这一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为化解新型农村建设与原住民地方依恋之间的矛盾冲突、建设现代治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的新型农村社区,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为例,采用地方依恋量表问卷和村民访谈等方法度量不同年龄段村民对于不同公共景观要素的地方依恋感知程度,细化人群并深入研究各群体依恋感知出现差异的原因,揭示触发原住民场所依恋感知的乡村公共景观特征。结果显示,村民对具有生产性质和情感牵绊的公共景观依恋感较强,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各类公共景观要素的关注点和认同度具有较大不同。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以增强地方依恋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景观的优化建议和策略,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乡村公共空间与场所依恋研究综述:概念、 逻辑与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新型乡村社区公共空间地方性丧失、过度城市化、缺少人文关怀等现象突出。针对这一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场所依恋作为跨越学科领域的综合性概念,近年来成为较热的研究话题。通过文献梳理和纵横分析,首先厘清乡村公共空间和场所依恋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尝试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对乡村公共空间和场所依恋相互联系进行研究综述,进一步对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中"场所依恋"的作用逻辑、关键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相较城市公共空间而言,乡村公共空间与场所依恋的关联研究较少,文献更多还是理论的阐述和形成表象的分析,场所依恋与乡村公共空间的关联性及作用路径较为模糊和主观定性。未来在识别乡村中的重要恋地空间,探索具有乡村生态、生产和生活特征的公共空间要素与场所依恋关联机制,明晰触发恋地情感的乡村公共空间特征和准确把握乡村居民场所依恋的驱动要素等方面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潜力。  相似文献   

3.
姜宏  邵龙 《中国园林》2021,37(12):64
场所依恋理论作为当代人-地情感联结研究的核心, 是增强人与场所情感联系、提升居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重 要切入点。然而场所依恋传统测量方法因情感数据与空间数据 的脱节,较难探讨场所依恋强度的空间分异特点,其测量结果 也难以直接指导实际的规划与管理。为此,在总结形成基于 PPGIS的场所依恋综合测量方法框架的基础上,以长春水文 化生态园为例开展场所依恋的多维度综合测量和可视化制图, 并基于语义分析解析同类型空间场所依恋强度差异的原因。以 期从情感数据、场所意义和空间数据相结合的角度为场所依恋 理论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4.
恢复性知觉可以让个体在空间中获得恢复性效益,研究恢复性知觉的作用来源则有助于理解个体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规划设计更具恢复性效益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因此根据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构建了由深度休闲、场所依恋与恢复性知觉三者共同组成的结构方程模型,以上海市徐汇滨江滑板空间为例获取数据,通过SmartPLS软件对其进行检验并探讨其关系与作用机制。发现:(1)深度休闲对场所依恋有积极影响;(2)场所依恋对恢复性知觉有积极影响;(3)深度休闲对恢复性知觉有直接的积极影响,且在场所依恋中介作用下,深度休闲对恢复性知觉有间接的积极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故而城市恢复性空间的建构需要关注深度休闲和公共空间资源的匹配,加强场地的功能性条件并提升个体在场地中的情感体验,以此提升个体的恢复性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的乡村建设中,乡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乡村历史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乡村公共空间。乡村公共空间中的人文情怀对村民来说是特殊的情感,是村民对乡村的精神寄托。营造人文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对乡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人文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概念以及构成类型出发,以苏州市金庭镇阴山村为例对人文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以及点线面空间的营造。  相似文献   

6.
魏萍  蔺宝钢  张斌  刘涛 《中国园林》2024,40(6):91-96
:针对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态与村民需求不 匹配的现状,提出“两模型三层级”的乡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 方法。以西安周边乡村-车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 (SNA)构建车村公共空间双层网络模型,即:物质网络模型与 村民行为网络模型(两模型)。从“聚落-片区-单点”3个层级 (三层级)设计衡量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指标,并通过 双层网络模型指标的对比分析,精准定位车村公共空间需要优 化提升的要素。最后,基于“社会-空间”互动逻辑,以空间布 局形态与村民需求匹配为导向,从聚落布局优化、片区派系完 善、单点品质提升三方面提出精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姜宏  邵龙 《建筑学报》2022,(S2):233-238
从时间和学科发展维度开展场所依恋研究发展历程的梳理,明晰了存在主义现象学对于理解人与公共空间之间场所依恋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继而基,于经典理论分析尝试从存在主义现象学视角构建了场所依恋形成的理论路径,并提出以多步多重中介模型为核心的实证研究指导框架,以期为公共空间场所依恋形成过程研究提供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8.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开展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更是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交往、交流和交融的重要空间场所。多民族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及品质提升,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吐鲁番多民族自然村落亚尔村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村落公共空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句法理论对公共空间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多民族村落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尝试为类似的多民族村落公共空间优化提供具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已转向高质型,如何协调人地矛盾、维护城乡地域性成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场所依恋作为探讨人地关系的代表性理论,较早地运用于国外城市建设,其理论成果对我国城镇地方感建构具有一定的参鉴意义。该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2013年—2022年场所依恋研究相关文献,结果表明:近十年场所依恋研究学科交叉特征显著,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尺度下的研究较多,尤其关注居民归属感建立及心理健康,对“情—地”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拓展了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发展做出展望:重视多元群体的情感需求;探寻情感与地域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规律,协同城乡发展热点问题,构建体现本土特色的场所依恋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琳  杨珂 《风景园林》2020,27(12):104-109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具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人们体验田园生活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采用依恋量表问卷、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村民的传统村落景观感知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村民对自然古朴、保留了传统风貌、承载了集体记忆的景观具有强烈的依恋感知,而对功能、风貌、格局变化较大的村落景观则依恋感知较弱;且功能依赖维度的感知普遍低于情感认同维度。针对以上问题与发现,提出以提高村民的场所依恋和情感认同促进传统村落景观内生性保护和发展的策略建议,实现传统村落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漳浦诒安堡聚落的实态调查基础上,通过民居们在祭祀活动和日常活动的空间行为深入观察记录,对其公共空间及其行为活动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正确的传承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及特色,并启发更符合村民需求的人居环境营造。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重构——以番禺大岭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健 《华中建筑》2012,(7):144-148
该文以主要影响村落空间形态和村民生活形态的村落公共空间为研究范围,选取番禺大岭村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岭村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深入剖析,揭示大岭村公共空间的形成原因和在村落空间中的作用与意义。并针对大岭村在由传统乡村聚落向城市社区演变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保护、改造、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现今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过分的追求平面的几何化和图案化,这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离大众的情感越来越远。随着人们群众需求的提高,他们也对城市公共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的“非人工化”设计,在烈士公园东大门设计实践中,整体设计并非盲目无序而是呈现出一种制约下的游离状态,散漫有机中不乏理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uses narrative accounts of private gardens in Britain from the Mass-Observation Archive (MO) to explore ideas of landscape, privacy and attachment that emerge from daily practices and routines in these ordinary domestic spaces. We argue for the domestic garden as a vernacular or ordinary landscape that displays tensions between the private and the public nature of home within ambivalent emotional responses. Extended personal narratives offer privileged access to a site of intense engagement and carefully guarded privacy, yet with varying levels of attachment. The garden is a space well described in Britain in its public form but less well known as a private, everyday landscape. In this way a cultural landscape study becomes a contemporary critical geography of an ordinary space.  相似文献   

15.
何嘉丽  王欣 《园林》2020,(3):2-7
南朝名伎苏小小之墓是杭州西湖女性风景的典型代表,历代文人追思拜谒苏小小墓,共同构建了"西泠桥畔苏小小"这一形象。西泠是杭州西湖最古老的名胜之一,名人墓祠、园圃印社,文化底蕴丰厚,又以苏小小而名。苏小小文学形象依托西泠风景空间的演进而不断丰满,形成了"创作—解读—重构"的风景欣赏模式,成为人们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最好例证,同时形成了具有集体认同的风景空间,所谓"景物因人成胜概"。本文试以苏小小墓为切入点,聚焦西泠之演变,其女性化风景的形成与发展,探寻情感作为风景内核的多样性特质。  相似文献   

16.
为刻画黔东南苗族聚落在城镇化、旅游化作用下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分别以乌冬苗寨、郎德上寨为例,以村民日常活动行为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以"空间"为"节点",以"村民日常活动行为轨迹"为"联结"构建公共空间复杂网络模型,分析对比其节点聚集度、模块化分析、联系强度等指标所反映的功能、层级、关联、布局结构特征.研究结...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outlines patterns of use, perceived benefits and place attachment relating to public open space in Jeddah, Saudi Arabia, a city in which almost half the residents are born overseas. The methods included case studi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recreational landscape typologies, observational analysis and 85 on-site interviews (46% Saudi, 54% migrants). The findings outline the benefits of visiting as a retreat from busy lifestyles, for everyday sociability, for improving health, for religious practice and for mutual support, highlighting dimensions of gender, transnationality and heritage. The paper explores place attachment related to displacement comparing between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of rapid urbanisation. The narratives suggest that experiences shaped by temporality and memory inform emotional geographies for both Saudi and migrant residents.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use between resident groups, bu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within a highly stratified society, the public open spaces of Jeddah provide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shared pleasures and everyday multi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