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脱脂蚕蛹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对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超声波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素,考察对蚕蛹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e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蚕蛹多糖的工艺条件进一步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脱脂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 L),功率550 W,提取时间6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蚕蛹多糖率达到94.36%。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对蚕蛹多糖的脱色条件的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蚕蛹多糖的得率为指标,优化微波法对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202、D113)和大孔吸附树脂(HZ-841、HZ-806、HZ-803)对蚕蛹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蚕蛹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传统工艺提取最佳条件:90℃提取3.5h,固液比1∶25g/mL,蚕蛹多糖的得率为3.95%;微波提取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9min,固液比1∶25g/mL,蚕蛹多糖的得率为4.49%。蚕蛹多糖大孔树脂脱色的最佳条件为HZ-803树脂、pH4.0、温度45℃。结论:优化之后的微波提取法提取蚕蛹多糖的得率有显著的提高,且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在大孔树脂静态吸附最佳脱色的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8.56%、62.15%、92.21%,在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最佳脱色的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9.43%、65.58%、90.56%。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对蚕蛹多糖的脱色条件的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蚕蛹多糖的得率为指标,优化微波法对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202、D113)和大孔吸附树脂(HZ-841、HZ-806、HZ-803)对蚕蛹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蚕蛹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传统工艺提取最佳条件:90℃提取3.5h,固液比1∶25g/mL,蚕蛹多糖的得率为3.95%;微波提取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9min,固液比1∶25g/mL,蚕蛹多糖的得率为4.49%。蚕蛹多糖大孔树脂脱色的最佳条件为HZ-803树脂、pH4.0、温度45℃。结论:优化之后的微波提取法提取蚕蛹多糖的得率有显著的提高,且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在大孔树脂静态吸附最佳脱色的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8.56%、62.15%、92.21%,在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最佳脱色的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9.43%、65.58%、90.56%。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蚕蛹甲壳素的提取优化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脱除蚕蛹蛋白和无机盐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蚕蛹蛋白脱除的主次关系依次为:时间、碱液浓度、温度;影响蚕蛹无机盐脱除的主次关系依次为:盐酸浓度、时间、温度。蚕蛹蛋白脱除的较优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8%(w)、处理温度95℃、时间2h,该条件下残余蛋白含量为1.15%;脱除无机盐的较优条件为:盐酸浓度3%(v)、温度60℃、时间3.5h,该条件下灰分含量为0.36%;所得甲壳素产品为淡黄色粉状固体,纯度96.8%。  相似文献   

5.
张睿 《食品工业》2015,(1):30-33
以蚕蛹为原料,研究蚕蛹抗疲劳多肽的响应面提取工艺及其运动饮料的研制。研究结果表明,蚕蛹抗疲劳多肽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181.6 Hz,超声提取时间为18.9 min,液料比值为13.5(m L/g),酶用量为8.08%,该工艺条件下蚕蛹抗疲劳多肽得率可达0.37%。  相似文献   

6.
蚕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完全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有望作为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品进行深入开发。由于蚕蛹本身具有特征性异味,限制了其在食品方面的用途,因此在制备食用级蚕蛹蛋白的工艺中须增加脱臭的步骤。本研究以蚕蛹为原料,经过脱脂之后,采用碱法提取蚕蛹蛋白。将脱脂蚕蛹粉溶解于碱性溶液,再将pH调节至蚕蛹蛋白的等电点(4.5),收集蛋白质沉淀。最佳碱法提取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固液比为1∶6。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脱臭蚕蛹蛋白得率为27.6%。采用氧化脱臭的方法,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对蚕蛹蛋白进行脱臭,最佳条件为双氧水用量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0min、固液比为1∶4。经喷雾干燥后,制得灰白色无嗅蛋白粉末,可满足食品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脱脂蚕蛹粉为原料研究碱液提取蚕蛹蛋白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温度、时间、p H、液固比4个参数对蚕蛹蛋白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蚕蛹蛋白的较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关系依次为:温度、液固比、p H、时间。蚕蛹蛋白提取的较优条件为:温度70℃、时间3.0 h、p H 8.0、液固比14∶1(m L/g),在上述条件下蚕蛹蛋白得率为72.42%,蛋白质含量86.2%,含水率为11.4%,所得蛋白为淡褐色,几乎无蛹臭味。  相似文献   

8.
桑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桑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桑叶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 ∶ 19,浸提温度96℃,浸提时间2.5h;浸提2次,桑叶多糖的实际一次提取率可达3.094%.  相似文献   

9.
牛膝多糖由于其独特的生理活性结构及显著的药理功效,有望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用多糖药物,在保健食品与药品行业重点发挥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实验进而得到牛膝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赤芍、黄柏两种多糖复合提取工艺并优化其提取条件。采用热水浸提法正交实验确定其复合提取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赤芍、黄柏复合多糖最优提取条件为:药材配比为2:1,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2h,料液比为1:20。此最佳条件下得到的复合多糖符合后期活性研究所需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木耳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金凤 《食品科学》2004,25(6):143-146
本文讨论了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酶法可显著提高多糖提取率,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6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5h,中性蛋白酶用量650IU/g,作用温度43℃,作用时间1.5h,最适pH值7.4;纤维素酶用量375IU/g,作用温度43℃,作用时间1.5h,最适pH值5.3。木耳多糖提取率为4.38%。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与油脂》2016,(3):81-84
以枇杷叶为原料,研究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枇杷叶多糖得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提取方法和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到热水浸提法提取枇杷叶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15(g/m L)、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 h,该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8.84 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2 h、超声功率120 W、料液比1∶25(g/m L)、浸提温度60℃,该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15.03 mg/g。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的得率提高了70.0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决明子多糖的3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得出超声波辅助浸提法收率最高,可以达到4.9%。同时对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的4个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考察,得知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对决明子多糖含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提取温度。在这4个因素中其影响程度的排序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固液比。而最佳提取条件的组合是固液比1:40,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次数为3次。在最佳条件下,决明子多糖含量为5.88%。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主要讨论了热水浸提法提取菌多糖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经热水提取,Sevage法去除蛋白质,乙醇沉淀等处理,得到多糖。从不同方面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单因子实验,提出了影响菌多糖得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影响菌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乙醇浓度、浸提比和提取时间,实验表明,杏鲍菇在原料/水=l∶20,提取时间3.5h,乙醇浓度为75%时提取效果最佳。用此工艺条件,可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菇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猴头菇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醇浓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为95%,浸提时间4h,在最佳提取工艺时,猴头菇的多糖提取率为7.29%。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银杏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浸提时间,浸提料水比,浸提温度,以及银杏叶的物料粒度等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为4h,浸提料水比为1:30(g/mL),浸提温度100℃,物料粒度60目。在此工艺条件下,银杏叶多糖的得率为6.5%。  相似文献   

17.
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茶多糖(TSP)提取参数,正交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研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对TSP得率、茶多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对TS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浸提温度宜在55℃,浸提时间宜为3h,料液比达到1:25即可。对TSP得率影响最大的为因素时间,其次为料液比和浸提温度。TS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3h,料液比(RTW)1:25。TS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以黄秋葵为原料,比较碱提法、水提醇沉法、超声波提取法三种方法的多糖提取效果,探究黄秋葵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得出,利用超声波提取黄秋葵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实验温度70℃、浸提时间20 min、料液比1∶30、实验pH值10.在此条件下,黄秋葵多糖得率达到最大值,为6.79%.  相似文献   

19.
米糠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米糠多糖,对影响提取米糠多糖的工艺参数如浸提温度、浸提时间、 料水比等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提出提取米糠多糖最佳工艺条 件:浸提温度110℃、料水比1:20、浸提时间5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讨论了热水浸提法提取菌多糖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经热水提取,Sevage法去除蛋白质,乙醇沉淀等处理,得到多糖。从不同方面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单因子实验,提出了影响菌多糖得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影响菌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乙醇浓度、浸提比和提取时间,实验表明,杏鲍菇在原料/水=l∶20,提取时间3.5h,乙醇浓度为75%时提取效果最佳。用此工艺条件,可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