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一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6为出发菌株,利用氯化锂、紫外线进行诱变,通过实验证明氯化锂诱变剂量在1.2%时致死率达到82.4%,紫外线在照射30 s时致死率达到81.8%.利用氯化锂诱变谷氨酸棒杆菌S6,所得菌株D3的L-组氨酸产量为243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10.5%;以紫外线做诱变S6,所得高产菌株U1产量256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8.5%;以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S6,所得菌株N1产量为251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13.6%,结果显示,经紫外线与氯化锂复合诱变后的菌株N1产L-组氨酸的产量最高,比氯化锂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3.1%,比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5.1%.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室保藏的原始菌株作为诱变的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产酶较高的菌株。经8次传代,酶活较稳定。其中第6代菌株所产糖化酶活为2 773 U/m L,比原菌株的产酶能力提高17.98%。  相似文献   

3.
以提高生物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效率为目的,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产脂肪酶的细菌菌株进行诱变和筛选,得到的诱变株命名为U12,脂肪酶酶活(60.25 U/mL)比原始相对出发菌株酶活提高220%。经五次传代实验平均酶活为58.63U/mL,相对诱变原菌降低2.69%。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对实验室保藏的1株高产耐热脂肪酶的根霉SFE-L01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筛选获得1株突变株UD-23,产耐热脂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2.39%,达24 000.00 U/mL。对突变株UD-23的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UD-23所产脂肪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条件优化后,该突变株产酶酶活达30 000.00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5.
从广式腊肠中的28株葡萄球菌中,经初筛和复筛,获得产脂肪酶活力较高的菌种M1和M14.以M1和M14为起始菌株,经过微波和紫外单独诱变、微波复合紫外和紫外叠加诱变,选育一株产脂肪酶活力高、酶活的遗传性稳定的菌株M14-W-UV-Ⅰ,酶活为5.26 U/mL,是初始菌株M14的8倍.产酶培养基的初步优化结果表明,M14-W-UV-Ⅰ产酶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1%可溶性淀粉和1%蛋白胨,最适的诱导剂是1%橄榄油,优化后获得的最高酶活为17.54 U/mL.  相似文献   

6.
通过富集、初筛和复筛从榨油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筛选耐盐脂肪酶产生菌ZF-9,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 RNA序列分析,菌株ZF-9被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产脂肪酶活力为44 U/m L。为增强该菌株的耐盐和产脂肪酶的能力,对其进行紫外线He-Ne激光复合诱变,获得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突变株ZF-9-14,其所产脂肪酶的酶活最高可达138 U/m L,此外还可耐受30%浓度的氯化钠。作为一种耐盐且高产脂肪酶的菌,该突变株在食品生产及环境修复等方面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固体曲中精化酶能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精,进而被微生物发酵生成酒精.以分离筛选出的1株产糖化酶的黑曲霉(酶活265.21U/g干曲)为出发菌,经紫外线及原生质体紫外线复合诱变育种,获得1株糖化酶活力较高、生产性能稳定的菌株,其酶活达到3367.79U/g干曲,比原始菌株提高1169.86%.  相似文献   

8.
以产凝乳酶的米黑毛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照射、紫外复合氯化锂处理,以筛选产凝乳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确定的紫外线最佳照射时间为90 s,经多次诱变,筛选得到了突变株UV-13,其凝乳酶活力为2448.98 SU/m 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2.85%;复合诱变的最佳条件为90 s紫外照射复合1.5%氯化锂,在多次诱变的基础上,筛选得到了突变株UV-Li Cl-6,其凝乳酶活力为2703.58 SU/m 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7.70%。传代实验表明,两株突变菌都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具有高产脂肪酶能力的菌株,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再经过维多利亚蓝B平板初筛和两次摇瓶复筛,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酶活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G1。通过提取16S r DNA进行同源比对,确定该菌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该菌经紫外和ARTP复合诱变得诱变株G1-7-4,酶活较原始菌株提高了51.87%。在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脂肪酶酶活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酶活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玉米油33.09 m L/L,酵母膏31.90 g/L,初始p H 6.67。该条件下酶活最高达到80.62 U/m L,为初始条件下的24.81倍。该脂肪酶的最适p H为8.0,在30~80℃范围内均具有较高酶活,最适反应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实验室筛选得到的胆固醇氧化酶产生菌青霉TS406进行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通过紫外线联合硫酸二乙酯(浓度3%)和紫外线联合亚硝基胍(1.2mg/mL)两次连续复合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型突变株,其产酶活力从546 U/L提高到了1267 U/L,酶活提高了 273%,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证明了突变株的产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酿酒酵母菌株UV-45为出发菌株,通过硫酸二乙酯(DES)诱变筛选及致死率测定,得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稳定,酶活为74.26 U/m L的突变菌株UV-E-16,与出发菌株相比,其酶活提高了22.74%;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对该菌株发酵产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初始p H、培养温度和接种量为显著影响因子;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获得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初始p H5.62、培养温度29.5℃、接种量6.12%,该条件下,菌株UV-E-16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为90.91 U/m L。经化学诱变及响应面优化产酶条件,出发菌株UV-45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提高了50.24%,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改善菌种产纤维素酶的能力,该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为原始菌株,以纤维素酶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诱变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复合诱变条件为紫外(UV)处理150 s、0.25 mol/L亚硝酸钠(NaNO2)在诱变温度23 ℃下诱变处理23 min。在此优化复合诱变条件下,突变株UN-5纤维素酶酶活为101.48 U/mL,比原始菌株的酶活提高了205.8%。经10代传代,纤维素酶酶活仍有100.5 U/mL,说明该突变株产纤维素酶能力强且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3.
高菊粉酶活酿酒酵母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安琪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与微波2种物理诱变方法进行复合诱变.经过初筛与复筛,选育出了高菊粉酶活突变菌株Y05,其酶活达到90.97U/mL,约为出发菌株的8倍.经多次传代证明该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当培养基中菊粉浓度200g/L时,经30℃72h发酵突变菌株Y05发酵液乙醇浓度为71.78g/L,乙醇得率为0.43g/g,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2.5%和13.2%.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酿造大曲中分离到一株产较高纤维素酶的霉菌,该菌株经紫外线-亚硝酸盐复合诱变选育出突变菌株HY3-2,其CMC和FPA酶活力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89.69%和88.86%,且传代稳定性较好。对该突变株进行固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表明,以硫酸铵或蛋白胨为氮源,发酵酒糟与麸皮比为2∶3,培养120 h,产酶活力最高,CMC酶活力为89.892 U/mL,FPA酶活力为30.912 U/mL。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对产中温α-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平板、深孔板初筛及摇瓶复筛共筛选出3株酶活明显提高的菌株,其中产酶活力最高的突变株BS-12,摇瓶酶活达到了801 U/m 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2.2%。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温度36℃,发酵时间68 h。在此条件下,摇瓶酶活力达到1 395 U/m L,经30 L发酵罐放大,酶活达到了1 553 U/m L。  相似文献   

16.
以红曲霉F9-2为出发菌株,24孔板培养法结合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处理选育高产红曲黄色素菌株。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照射130 s、氯化锂添加浓度为0.1%的复合诱变条件下得到的菌株Y16,经液态发酵后产黄色素高达488 U/m L,与出发菌相比,黄色素色价提高了37.1%。经10次传代培养,色价稳定,可作为生产红曲黄色素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高酯化力红曲菌,采用紫外线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复合诱变对实验室保藏的红曲菌进行诱变育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固态发酵条件,提高菌株产酯化酶能力。出发菌株N3经过复合诱变,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及酯化酶活力测定法复筛,得到1株产酯化酶活力高且遗传稳定性较好的诱变菌株Z14,其酶活稳定至34.44 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4%。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优化的固态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5%、含水量为70%、培养时间为7 d。在该条件下Z14产酯化酶活力达到38.53 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已筛选出的产酶菌株N1进行诱变处理,结合甲基橙平板筛选和α一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活力测定,确定了紫外线和亚硝酸的诱变剂量,获得了一株【一CGTase活力较高的菌株B3.实验结果如下:距离20 W紫外灯30 cm,照射100 s,0.25 mol/L的HN02处理30 min,效果较好.出发菌株N1酶活为0.62 U/mL,经过诱变获得高产菌株B3酶活力是3.76 U/mL,发酵生产的α-CGTase活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506%.经8代稳定性实验,B3的活力稳定在3.760±0.030 U/mL.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UV-D-8,提高其产酸性蛋白酶能力。结果表明,诱变后菌株的酶活为459.8 U/mL,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52.7%。对UV-D-8进行10次传代实验,其相对酶活稳定在95%以上,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
紫外线与超声波复合诱变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 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色价提高了12.6%~69.03%.经3次传代培养,色价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