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探究糙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在发芽过程中的变化。对糙米中各营养成分发芽前后含量进行测定。淀粉含量72 h时比发芽前下降28.8%,且淀粉含量随着α-淀粉酶活力的升高而下降;还原糖含量相比发芽前增加了6.46倍;可溶性蛋白先增加后减少;谷胱甘肽含量由3.74 mg/100 g上升到9.58 mg/100 g;游离氨基酸72 h时含量最高达881.45μg/g;γ-氨基丁酸含量呈现急剧增长趋势;主要内源酶活力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VB6不断增加;VC24 h时含量达最高3.25 mg/100 g;植酸含量呈现持续降低趋势。糙米发芽24 h~48 h的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
黑豆发芽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黑豆在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在20℃发芽7 d对黑豆中各营养成分发芽前后含量进行测定。未发芽前黑豆中几乎不含VC,发芽后VC逐渐增加;黑豆干种子中不含有叶绿素,发芽5 d后叶绿素急剧增加;异黄酮在发芽过程中逐渐增加,在发芽第6天达到最大值为0.39 g/100 g;蛋白质的含量由发芽前36 g/100 g先下降至34.56g/100 g,后又上升至39.56 g/100 g;多酚的含量出现2个峰值,第4天达到最大值182 mg/100 g,必需氨基酸总量不断增加;黑豆在发芽过程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黑豆经过发芽培育在发芽5~6 d食用对人体更有益。  相似文献   

3.
大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大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和总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蛋白质、还原糖、VC和异黄酮含量在发芽后均较未发芽时增加。其中VC的含量增加最多,到第7天时候,每100 g的大豆芽中含有9.7 mg的VC。大豆在发芽1 d时,蛋白质的含量有所下降,随后缓慢增加,第7天的蛋白质含量比未发芽前增加了11%。还原糖含量在其发芽的过程中平稳地上升,在第7天的时候达到9.38 g/100 g,比未发芽前增加了2.32倍。异黄酮含量在发芽4 d时达到最大值0.51 g/100 g,以后平缓。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闽北豆豉生产过程中水分、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态氮及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闽北豆豉发酵7 d后,水分含量由53.34%下降到27.34%;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先由1.42%上升至2.50%后又降低至1.82%;蛋白质含量略有上升,从36%上升至41.77%;氨基酸态氮含量由0.45 g/100 g上升至0.90 g/100 g;赖氨酸含量由2.45 mg/100 g上升至19.23 mg/100 g。  相似文献   

5.
大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大豆在30℃发芽0d、1d、2d、3d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变化。随着发芽时间延长,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发芽3d时含量为2.895g/L,比未发芽大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增长10.6%;游离脂肪酸含量在发芽第1天稍下降,随发芽时间增长又增加,到发芽第3天时含量达1.4888%,但仍比未发芽大豆含量稍低:维生素C含量在发芽过程中增加最多,到发芽第3天时含量已达0.131g/L,是未发芽大豆11.42倍。  相似文献   

6.
提出两步酶法(包括发芽和均相反应2个阶段)生产γ-氨基丁酸(GABA)的新方法。以大豆为原料,采用两步酶法生产GABA,讨论了Ca2+对大豆发芽和均相反应过程中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活力,以及谷氨酸游离和GABA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a2+对这两种酶分别表现出激活和抑制作用。在发芽过程中,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的活力,以及GABA和游离谷氨酸的含量随发芽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浸泡液CaCl2浓度3.0mmol/L、发芽时间60h的条件下,发芽大豆中GABA和游离谷氨酸的含量分别为111.9mg/(100g干物大豆)、224.8mg/(100g干物大豆)。在均相反应过程中,GABA和游离谷氨酸的含量增加。在固体含量20g/100mL、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游离谷氨酸含量在料液CaCl2浓度为1.0mmol/L时达到最大值369.9mg/(100g干物大豆),GABA含量在CaCl2浓度为3.0mmol/L时达到最大值316.1mg/(100g干物大豆)。采用两步酶法可充分发挥大豆内源酶的活力,生产出游离谷氨酸和GABA含量都较高的食品材料。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6,(9):23-26
为了探究燕麦发芽过程中主营养成分的变化,对燕麦在20℃发芽8 d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燕麦发芽过程中,游离氨基酸、还原糖、磷脂在发芽4 d时含量最高,分别为250 mg/100g、5.3 mg/g、10.2 g/100g;蛋白质、生物碱在发芽6 d时最多,为20.5%、54.6 mg/100g;总酚发芽7 d时最高,为1.73 mg/g;维生素C在8 d时含量高达31.2 mg/g。燕麦发芽后主要营养物质在4~6 d营养价值最高,为最佳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以中黄13大豆中异黄酮β-糖苷、糖苷配基、游离多酚及总黄酮为指标,观察上述功能成分在发芽期间的动态变化,从而明确发芽时间对功能成分的影响规律。采用比色法及超高效液相(UPLC)法,分析大豆在发芽第1天至第7天内上述功能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发芽时间对大豆中糖苷配基、游离多酚及总黄酮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大豆苷元、游离多酚及总黄酮于发芽第7天时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286.40μg/g、0.47 mg GAE/g d.m.和11.86 mg RE/g d.m.;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于发芽第5天时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353.22和336.14μg/g。发芽期间β-糖苷含量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而糖苷配基则主要呈增加趋势。因此,发芽有助于中黄13大豆中异黄酮类成分的提高,其可作为功能性大豆产品进一步被开发。  相似文献   

9.
发芽处理对蚕豆主要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芽处理对启豆2号蚕豆主要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对蚕豆发芽前后蛋白质、脂肪、淀粉、VC、氨基酸、植酸和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蚕豆在发芽1d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随后逐渐下降;粗脂肪和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发芽2d时VC含量显著增加,达到最大58.65mg/100g,随后逐渐下降,5d后VC含量仍高于未发芽的;发芽后1~2d蚕豆的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发芽1d抗营养因子植酸含量下降了33.55%,随后平缓;发芽1d蚕豆的单宁含量增加到462.70mg/100g,2~3d增加比较平稳,5d急剧增加至1306.10mg/100g。可推知,将启豆2号蚕豆发芽1~2d的作为食用及加工的较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苦荞发芽后,将其分为芽及去除芽后的籽粒两部分,在发芽期间,对芽和籽粒中的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及D-CI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发芽第二天开始,随着发芽时间延长,芽粉中总黄酮、芦丁、D-CI含量呈下降趋势,槲皮素含量缓慢上升;发芽第二天,芽粉中D-CI含量高达18.38 mg/g,未萌动的苦荞全粉中D-CI含量为0.32 mg/g。随发芽时间延长,全粉中总黄酮、芦丁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发芽萌动第七天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为27.92 mg/g,第六天芦丁含量达到最大,为23.13 mg/g;槲皮素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在发芽中后期含量上升迅速,发芽第八天其含量为6.85 mg/g;D-CI含量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第一天其含量为1.07 mg/g,第六天其含量为1.51 mg/g。芽粉中总黄酮、芦丁、D-CI在发芽初期含量较高;全粉中D-CI的合成也主要发生在发芽初期,芦丁、槲皮素的合成主要在发芽中后期。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豌豆原料、0.5 cm芽长、5 cm芽长和10 cm芽长4种豌豆形态下的营养功能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发芽过程对豌豆各营养功能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有影响。随着豌豆幼苗的增长,含水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含量均在0.5 cm芽长时达到最大值;粗纤维和灰分含量都在发芽过程中持续下降;VC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5 cm芽长时达到最大值;总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和总抗氧能力在发芽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发芽可以作为提升豌豆营养保健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柚子籽油的营养成分含量,开发高品质的安全油脂,以梅州金柚柚子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超声诱导发芽过程中柚子籽油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超声诱导发芽时间的延长,柚子籽的得油率逐渐降低,9 d时柚子籽得油率为(52.18±0.01)%,比未发芽时降低了3.56百分点;发芽不改变柚子籽油脂肪酸组成,油酸含量小幅升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小幅降低;发芽5 d时柚子籽油的酸值(KOH)为(1.19±0.04)mg/g,过氧化值为(1.98±0.02)mmol/kg,均符合植物油国家标准;脂溶性营养物质生育酚、角鲨烯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发芽5 d时生育酚含量为(265.29±0.05)μg/g,角鲨烯含量为(36.10±0.01)μg/g,均达到了峰值,与未发芽相比分别增长了3.74倍和7.60倍。因此,短时发芽可提高柚子籽油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粟谷发芽期间主要营养物质和γ- 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探讨粟谷中GABA 富集情况。采用低氧通气的方法对发芽粟谷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谷氨酸、GABA 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氧通气条件下,发芽粟谷芽长增长,但低于对照;游离氨基酸含量急剧增长并 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但低于对照;谷氨酸含量在处理24h 内升高,随后下降;GAD 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GABA 含量随处理时间显著增加,处理48h 时,GABA 含量达到24.32mg/100g,是未处理的4.78 倍,比同期对照提高87.51%。由此表明,低氧通气显著提高了发芽粟谷中GABA 含量,且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GAD 活性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低氧通气对发芽粟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粟谷发芽期间主要营养物质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探讨粟谷中GABA富集情况。采用低氧通气的方法对发芽粟谷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谷氨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氧通气条件下,发芽粟谷芽长增长,但低于对照;游离氨基酸含量急剧增长并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但低于对照;谷氨酸含量在处理24h内升高,随后下降;GA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GABA含量随处理时间显著增加,处理48h时,GABA含量达到24.32mg/100g,是未处理的4.78倍,比同期对照提高87.51%。由此表明,低氧通气显著提高了发芽粟谷中GABA含量,且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GAD活性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高粱营养品质,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实验以白高粱为原料进行发芽,探讨高粱发芽过程中氨基酸组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活性、植酸酶活性、植酸及单宁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延长,高粱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60 h达到最大值为5.694 g/100 g,相较未发芽高粱增加了28.50%;赖氨酸含量在发芽72 h达到最大值为0.157 g/100 g,增加了21.71%;GAD活性增强,GABA含量增加,60 h达到最大值为19.026 mg/100 g,增加到5倍;植酸酶活性同样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强,促使植酸发生降解,植酸含量从94.85 mg/100 g下降到52.44 mg/100 g,降低了44.71%;单宁含量从1.07%降到0.14%,下降了86.92%。综上所述,发芽可显著提高高粱营养成分,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提升了高粱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豆发芽期间维生素C、异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发芽期间不同芽长的维生素C、异黄酮含量及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确定大豆发芽的最佳长度。结果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发芽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发芽长度为5 cm时,每100g大豆芽中含维生素C为120.09 mg;大豆异黄酮在芽长3 cm时达到最高值,含量比未发芽前增加了17.28%,之后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大;较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未发芽大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表现出更强的清除能力;发芽后,在芽长为4 cm时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结论大豆发芽到4 cm时为最佳食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对山毛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和还原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蛋白质、VC和异黄酮含量在发芽后均较未发芽时增加。其中VC的含量增加最多,从第4天到第5天增幅达到了200%,蛋白质含量在发芽初期持续上升,第4天的时候达到最大值349.1 mg/g,还原糖含量在第4天时达到最大值64.1 mg/g,以后又逐渐减少,到了第9天下降至46.1 mg/g。脂肪的含量在1-4 d下降得较快,在第4天的时候下降幅度达到24.48%。总糖含量在第2天下降幅度达28.92%。第9天下降至6.82%,比发芽前减少38.56%。异黄酮含量在发芽4 d时达到最大7.8 mg/g,以后有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绿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和还原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和异黄酮含量在发芽后均较未发芽时增加.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最多,维生素A含量在7d内增幅92.42%,维生素C含量则由0增加至9.66rag/100g,蛋白质含量增加也较多,由25.01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生长期红美人柑橘幼果营养成分、苦味物质及生物碱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7~10月不同生长期的红美人柑橘幼果为研究对象,监测其总酚、总黄酮、果胶、还原糖等营养成分、柠檬苦素类化合物、辛弗林等指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生长期延长,幼果中总酸、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黄酮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总酚、果胶含量呈下降趋势,7-8月生长期幼果中总黄酮、总果胶含量最高分别达(5.38±0.02) mg/g和(22.67±0.03)mg/g,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加工和果胶提取原料资源。此外,幼果中柠檬苦素和诺米林呈先上升后下降,活性成分辛弗林含量先快速下降后趋于平缓,A生长期幼果中含量最高[(2071.13±16.96) μg/g FW]。结论 红美人柑橘幼果可作为果胶、辛弗林等活性成分和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原料,提高其副产物利用率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8种花生种子为原料,探究发芽4 d过程中各品种花生发芽率、芽长、基础成分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并优选出3个品种(花育22、花育25和花育50),分别采用低温、超声、紫外、添加诱导剂苯丙氨酸和水杨酸对白藜芦醇进行富集。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各品种发芽率和芽长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营养成分也发生改变,水分、游离氨基酸均显著增加,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总体均显著下降,灰分、粗蛋白和总糖的含量总体上不发生变化,活性成分白藜芦醇的含量也显著增加,最高达144.72 μg/100 g。此外,进一步通过对比3个品种发芽2 d时各诱导处理组与对照组白藜芦醇的含量可知,超声、紫外以及添加苯丙氨酸的处理对发芽过程中白藜芦醇均有显著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