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原子吸光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Cu、Fe、Zn、Mn、Ca、Mg、Se、Co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皂苷的含量;GC-MS分析鉴定挥发性提取物。结果:贵州施秉产太子参中Fe、Mn、Mg、Ca、Co和皂苷含量最高;福建柘荣产太子参中Zn和Se含量最高、浙江磐安产太子参中Cu和多糖含量最高、挥发性化合物组分之间没有较大差异,但各组分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一旦差异,浙江磐安产太子参鉴定出29种,贵州施秉产太子参鉴定出28种,福建柘荣产太子参鉴定出25种挥发性化合物。结论:太子参化学成分及含量受种植环境和品种类型的影响,贵州具有适宜太子参生长的土壤和气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 LC-Triple TOF 仪器建立筛查食品/农产品中未知农药的分析方法。 方法 采用 QuEChERS
法对多种食品/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进行提取, PeakView 软件全智能分析, 对照每个化合物的 TOF-MS 质量精度及同位素分布情况, 以及对照化合物 TOF-MS/MS 与标准品谱库, 给出匹配度, 对照化合物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 对化合物作出定性判断。同时利用 MultiQuant 软件对检出的化合物含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该方法通过自动校正系统, 能自动进行批校正, 长时间内系统的准确质量数稳定, 且该系统的质量准确度小于1 mg/kg。结论 该方法满足对食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筛查检测要求, 适用于检测部门的日常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MS)联用仪对花生油甲醇提取液分离检测,分析花生油成分,并通过二级质谱图和标准品确定物质。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检出86种化合物,鉴定30种物质,其中芥酸、棕榈酰胺、硬酯酰胺、油酸酰胺、11Z-二十二碳二烯酸为已知的花生油成分,亚油酰乙醇胺、亚油酰胺、鞘氨醇、N-油酰乙醇胺、十八碳四烯酸、顺-4-癸二酸等26种物质均为首次被检出;在负离子模式下,共检出27种化合物,鉴定15种物质,其中包括花生油中常见的7种脂肪酸,首次检出(Z)-13-氧-9-十八烯酸、蓖麻油酸、烯油酸、13-羟基十八酸和2(R)-羟基海藻酸5种脂肪酸和其他3种物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技术,对枇杷叶水提组分进行分析,并且对萜类物质进行解析。采用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以水+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共检测到120个化合物;包括18种萜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1452.693 μg/mL;24种黄酮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10378.081 μg/mL;18种酚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36967.955 μg/mL;5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214.778 μg/mL;进一步鉴定出18种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主要包括乌苏烷型6种、齐墩果烷型7种、3种倍半萜、1种二萜类物质和1种特殊的环烯醚萜苷类物质;其中栎瘿酸、银杏内酯B、Prespatane、山栀苷甲酯、Icariside B5、皂皮酸、积雪草酸、18β-甘草次酸在以往的枇杷叶活性物质中未见报道。本文为枇杷叶水提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两种不同橄榄核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橄榄和滇橄榄核仁中提取油脂,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两种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从橄榄核仁油中检出13种脂肪酸,从滇橄榄核仁油中检出11种脂肪酸,两种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达73.4%和84.1%,其中亚油酸含量分别为41.76%和23.68%,油酸含量分别为30.48%和58.37%,另外,油中还含有奇数碳的脂肪酸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表明两种核仁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江西不同产区茶叶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矿物元素指纹特征,构建江西茶叶不同产地鉴别的判别模型。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ICP-MS/MS)对采集于3个江西代表县的150个茶叶样品中的15种矿物元素进行测定,获得其中的元素成分信息,结合主成分分析技术(PCA)和判别分析技术(DA),分析不同产地茶叶的特征元素变量,研究筛选元素特征指纹。结果 江西不同产地的茶叶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可以成为指纹分析技术的有效产地溯源指标。主成分分析以提取特征值>1.0,可以将15个矿物元素提取2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达63.00%,基本保留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以2个主成分为原始变量,建立判别典型函数,利用判别典型函数可以对三个不同产地的150个茶叶进行99.3%正确判别。结论 矿物元素指纹图谱可以用于江西茶叶的产地溯源判别,为今后江西各种知名茶叶品牌的原产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建立玫瑰花水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来源的玫瑰花水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玫瑰花水产品的质量现状。方法 样品经二氯甲烷提取、浓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进行检测,运用保留指数、质谱标准谱库(NIST14)检索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对不同来源玫瑰花水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所建方法能对玫瑰花水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出51种香气成分,本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为:保留时间RSD<0.2%,峰面积RSD<4.2%。玫瑰花水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苯乙醇、α-松油醇、香茅醇、香叶醇、丁香酚及长链烷烃,3批玫瑰花水的主要香气成分总含量低于1%,缺少玫瑰的特征香气成分,7批玫瑰花水的主要香气成分总含量高于3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精密度,可作为玫瑰花水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玫瑰花水能以主要香气成分总含量为质量控制指标,且该类产品需加强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多种模型研究槐花水提物的抗糖化作用,并初步鉴定其有效成分。方法:通过构建牛血清白蛋白(BSA)/还原糖反应、甲基乙二醛(MGO)诱导成纤维细胞糖化以及葡萄糖溶液诱导斑马鱼体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增加体系,从生化、细胞及斑马鱼三种不同模型全面评估槐花水提物抗糖化效果。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Triple TOF/MS)联用技术对槐花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进一步测定槐花主要化学成分对生化体系中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BSA/还原糖体系中,槐花水提物抑制AGEs的IC50值为53.93 μg/mL。细胞模型中,10及40 μg/mL的槐花水提物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羧甲基赖氨酸(CML)表达量分别降低了72.28%和83.85%。斑马鱼模型也同样验证了槐花水提物的抗糖化效果,与模型组相比,2 mg/mL的槐花水提物能使斑马鱼的AGEs生成量降低76.85%。采用液质联用分析,从槐花水提取物中共鉴定了14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成分。对其中7种黄酮类成分进一步进行BSA/还原糖体系分析,发现其均能有效抑制AGEs生成,其中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的IC50值分别为165.5、133.0和42.9 μmol/L,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物。结论:槐花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糖化作用,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等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潜在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以川渝地区9种不同产地和等级的红花椒和青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同时提取花椒中主要的香味物质和麻味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从花椒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6种化合物,且在不同产地和等级的花椒中香味物质和麻味物质的含量均有差异;哩哪醇、α-松油醇、月桂烯、1,8-桉叶素、柠檬烯等主要呈香物质在青花椒中的含量大大高于红花椒;产生麻味的多烯酰胺类物质的含量在红花椒中高于青花椒。 相似文献
14.
水解植物蛋白添加半胱氨酸盐酸盐和木糖,经过热反应制得肉香风味剂,通过GC/MS法对制得的风味剂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其中具有肉类特征风味的成分主要是含氮杂环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而一般性风味成分主要是醛、酮、醇以及呋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豆渣中小分子物质的赋存形态,本研究用石油醚作溶剂在索式萃取器中对豆渣进行了萃取,并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所得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分析,同时用FT-IR对原料豆渣和萃余残渣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连续萃取5 h,所得石油醚萃取物为淡黄色油状物,萃取率为10.7%;原料和萃余残渣的红外谱图峰形相近,但各吸收峰的吸收强度有所不同,而石油醚萃取物与原料和萃余残渣的红外谱图有明显的差别;石油醚萃取物中共检测到35种GC/MS可识别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烷烃、烯烃、芳香烃、醛、酸、酯及其它类物质7种类别;其中,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最多,高达61.79%。该研究在开发豆渣的高附加值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通过Folch法提取俄罗斯鲟鱼不同部位总脂,采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标准品对照鉴定脂肪酸组成。研究表明,鱼肉、鱼卵、鱼皮、鱼腹中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类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40%,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30%左右)和饱和脂肪酸(17%左右),多不饱和脂肪酸以9,12-十八碳二烯酸和DHA为主。鱼肉中总脂含量12.83%,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为42.37%,EPA+DHA为17.25%;鱼卵总脂含量为14.46%,其中n-3脂肪酸为22.10%;鱼皮含有较高含量的n-6脂肪酸(19.43%);鱼腹总脂含量14.45%,含有较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42.66%)和单不饱和脂肪酸(34.07%),EPA+DHA为17.38%;鱼鳔中未检测到n-3和n-6脂肪酸;鱼肝总脂含量为55.9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为突出,高达55.81%,以9-十八碳烯酸(49.82%)为主,饱和脂肪酸含量仅为17.24%;椎骨中总脂仅为0.0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