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同步蒸馏萃取和超声波辅助石油醚浸提两种方法提取降香黄檀籽挥发油,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31种和81种化合物。同步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p,p,p-三苯基-亚胺磷(35.3%)、二(1-甲基乙基)过氧化物(16.4%)、1-甲基-1H-吡咯(5.2%)和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酮(4.7%)等;超声波辅助石油醚浸提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有α-氢过氧基二乙醚(28.7%)、11,14-二烯二十酸甲酯(6.3%)、棕榈酸(5.5%)和γ-生育酚(5.4%)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柠檬草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柠檬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从柠檬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初步鉴定了4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28.82%)、香叶醛(13.52%)、棕榈酸(12.71%)、橙花醛(10.83%)、硬脂酸(3.23%)、柠檬醇(2.65%)、乙酸香叶酯(2.03%);从柠檬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了35个成分,主要成分为香叶醛(32.86%)、橙花醛(28.22%)、乙酸香叶酯(7.93%)、橙花醇(4.47%)、橙花叔醇(4.13%)、苯乙酸橙花酯(2.44%);两者共有成分21个。两种方法提取的柠檬草挥发油组分及其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柠檬草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RI)对牡丹皮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加酒精灯加热蒸馏法、乙醚超声波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这五种提取方法所制备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挥发油得油率、化合物成分和丹皮酚提取率,选出最佳提取方法。五种方法的得油率分别为:1.03%、2.97%、4.45%、2.85%、0.63%,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种类依次为21、22、22、23和22种,主要包括酚、烷烃、酸、酯、酮、醇和醛类等成分。五种方法获得的丹皮酚含量分别为:76.34%、72.49%、91.54%、60.04%和75.90%。以得油率和丹皮酚提取率为指标,水蒸气加酒精灯加热蒸馏法提取牡丹皮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可用于牡丹皮挥发油的提取;以化合物成分为指标,则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醚超声波萃取法,鉴别出的成分更全面。  相似文献   

4.
当归挥发油的提取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采用水蒸气法、溶剂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气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最高,其当归挥发油在保持较高藁本内酯含量同时含有更多其它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适于提取当归挥发油。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2):161-165
目的:对采自甘肃天水的两种花椒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大红袍和油椒出油率分别为2.55%、1.64%,从大红袍及油椒中分别鉴定出36和47个化学成分,大红袍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b-松油烯、b-月桂烯、芳樟醇、4-萜烯醇、α-蒎烯等,油椒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丙酸芳樟醇、4-萜烯醇、芳樟醇、β-月桂烯、乙酸松油酯、γ-松油烯。结论:两种花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萜醇及其酯类,其中共有成分24个,但其含量有较大差异,为花椒的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两种四川花椒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用挥发油测定仪对四川汉源和喜德两地的花椒果实进行了挥发油的提取,测得挥发油含量分别为8 02mL/100g和4 27mL/100g。用GC-MS法对其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其中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β 月桂烯、β 罗勒烯、大根香叶烯的含量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不同提取方法对花椒挥发性香味成分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常温溶剂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花椒中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提取,各类挥发性香味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23种香味成分,其中溶剂萃取法检测出53种,同时蒸馏萃取法检测出110种,共有成分40种,对各种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含量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10693.69μg/g)、花椒素(4368.17μg/g)、月桂烯(3023.15μg/g)、胡椒酮(1726.35μg/g)、桉叶油醇(1259.79μg/g)、芳樟醇(418.01μg/g)等。  相似文献   

8.
麦冬挥发油成分的提取与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冬是名贵中药,挥发油是麦冬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麦冬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定性定量分析了麦冬的挥发油。通过质谱库检索得到其中37种主要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3.65%。  相似文献   

9.
麦冬是名贵中药,挥发油是麦冬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麦冬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定性定量分析了麦冬的挥发油。通过质谱库检索得到其中37种主要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3.65%。   相似文献   

10.
丁岙杨梅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丁岙杨梅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1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0%以上.其中主要成分有石竹烯(49.79%),α-石竹烯(24.16%),橙花叔醇(16.59%),石竹烯氧化物(2.21%).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法提取代代花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代代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提取率分别为0.16%、2.18%和2.34%。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方法分别鉴定出55、34、29种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以萜品醇(20.98%)、柠檬烯(11.67%)主,回流法以棕榈酸(20.61%)、9,12-十八碳二烯酸-2-氯乙胺(14.54%)为主,超声法以正二十四烷(11.32%)、正二十一烷(11.06%)、棕榈酸(8.76%)为主。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针对目标产物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水蒸汽蒸馏法对无极性和弱极性的萜烯和萜醇类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好,超声法和回流法对极性稍强的脂肪酸和酯类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代代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提取率分别为0.16%、 2.18%和2.34%.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方法分别鉴定出55、 34、 29种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以萜品醉(20.98%).柠檬烯(11.67%)主,回流法以棕榈酸(20.61%)、 9,12-十八碳二烯酸-2-氯乙胺(14.54%)为主,超声法以正二十四烷(11.32%)、正二十一烷(11.06%).棕榈酸((8.76%)为主.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针对目标产物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水蒸汽蒸馏法对无极性和弱极性的萜烯和萜醇类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好,超声法和回流法对极性稍强的脂肪酸和醋类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13.
董然  南敏伦  刘洪章 《食品科学》2010,31(10):228-230
以蹄叶橐吾和有毛蹄叶橐吾叶片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两种马蹄叶挥发油中均分离得到11 个化学组分峰,共鉴定出13 个化合物,其中蹄叶橐吾鉴定出9 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2.72%,主要成分为α- 金合欢烯、石竹烯、A - 法呢烯及3,7- 二甲基-6- 辛烯-1- 醇甲酸酯,前3 种倍半萜类化合物以60.23% 的总相对含量占优势;有毛蹄叶橐吾鉴定出7 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67.52%,主要成分为3,7,11- 三甲基-2,6,10- 十二烷三烯-1- 醇乙酸酯(金合欢醇乙酸酯)、植物醇、石竹烯及石竹烯氧化物,后两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20.07%;已鉴定的化合物均首次从这两种橐吾叶片中检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MAHD)法和水蒸气蒸馏(HD)法提取新鲜橙皮中的挥发油,并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基本一致,但相对含量不同。与HD法相比,MAHD法节省时间,总的提取率略高。对挥发油中的不同成分进行提取时,对于高温较易氧化的成分,选择HD法可能要优于MAHD法;对于对氧化时间敏感或高温比较稳定的成分,选择MAHD法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亚临界流体、超临界CO2和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蒲公英净油,对比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蒲公英净油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差异,使用GC-MS法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了半定量分析。三种方法提取所得净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均为十六酸,分别为66.881%(亚临界)、31.632%(超临界)和33.570%(乙酸乙酯);醛类物质含量最高的是亚临界净油,为6.218%;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超临界净油,为5.641%和4.072%;酯类物质含量最高的是乙酸乙酯净油,为21.202%。通过不同萃取方法之间的对比,为以后有针对性的提取蒲公英成分、进一步开发蒲公英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龙脑提取废气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共检测到4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9个,其中龙脑(25.04%)、柠檬烯(15.92%)以及樟脑(15.04%)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低于0.1%的有13个化合物,所鉴定化合均为香精香料制备原料,为龙脑提取废气挥发油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丹桂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同时采用水蒸气蒸馏(SD)、同时蒸馏萃取(SDE)、超临界CO_2萃取(SFE-CO_2)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丹桂挥发油进行提取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SD和SDE方法提取得到的化合物种类较多,且主要化合物均为酮类和醇类及其氧化物,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β-紫罗兰酮和植酮。SFE-CO_2和HS-SPME得到的化合物种类较少,但主要化合物明显,均为醇类及其氧化物,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和(E)-呋喃芳樟醇氧化物。此外,SD和SDE方法提取得到的丹桂挥发油颜色变化较大(浅黄),且香味失真。SFE-CO_2得到的挥发油颜色鲜艳(橙红),香味浓郁。因此,SFE-CO_2和HS-SPME更适于丹桂挥发油的提取或分析。  相似文献   

18.
苏健裕  陈玲  李冰  李琳 《食品科学》2010,31(20):399-40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梅片树叶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离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本法可从梅片树叶挥发油中分离出43 种化合物,可鉴定出其中的40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4%;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78.6%)、乙酸龙脑酯(3.26%)、斯巴醇(2.60%)和桉叶油素(1.92%)。梅片树叶富含右旋龙脑,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地椒挥发油提取工艺及GC-MS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地椒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挥发油提取的4个因素;选用L_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对影响挥发油收率的提取时间(A)、浸泡时间(B)、粉碎度(C)、加水量(D)4个因素进行提取工艺条件优选,并按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发现,地椒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2 h、提取4 h,并鉴定出了6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0.
木姜子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香料植物,其枝叶、花蕾、果实都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烹饪调料中.为了提取木姜子风味更浓郁的挥发油,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UASD)、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ASD)、超临界CO2萃取法(SCFE)对木姜子花蕾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经SPME-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