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一直是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之一,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源性病原体的种类仍在增加,对食品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已经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南昌大学的许杨教授担任专题主编。许教授为国务  相似文献   

2.
<正>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一直是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之一,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源性病原体的种类仍在增加,对食品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已经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南昌大学的许杨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一直是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之一,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源性病原体的种类仍在增加,对食品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已经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南昌大学的许杨教授  相似文献   

4.
<正>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一直是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之一,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源性病原体的种类仍在增加,对食品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已经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南昌大学的许杨教授担任专题主编。许教授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营养学会  相似文献   

5.
<正>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一直是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之一,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源性病原体的种类仍在增加,对食品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已经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南昌大学的许杨教授担任专题主编。许教授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营养学会第  相似文献   

6.
<正>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一直是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之一,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源性病原体的种类仍在增加,对食品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已经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南昌大学的许杨教授担任专题主编。许教授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营养学会第  相似文献   

7.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策划"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上海理工大学董庆利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新型快速检测技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分离与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毒力与耐药性、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监测与风险控制等展开论述和研究。本专题计划在2020  相似文献   

8.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策划"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上海理工大学董庆利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新型快速检测技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分离与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毒力与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正>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一直是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之一,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源性病原体的种类仍在增加,对食品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已经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正>正值炎炎夏季,湿热的空气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备的温度和湿度,因此更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由于传统的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繁琐耗时,故致病微生物的创新检测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只有深入分析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才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和应用要点,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关键技术的作用,进一步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为此,本刊特设"食源性微生物及其检测技术"专题,对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深入探讨了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应用与发展,以期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策划"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施春雷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微生  相似文献   

12.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策划"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施春雷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微生  相似文献   

13.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策划"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施春雷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微  相似文献   

14.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策划"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施春雷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微生  相似文献   

15.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针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举措。随着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和先进的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展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商业化的发展。本文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分类出发,深入总结和探讨了传统培养分离法、免疫学检测技术、核酸检测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基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核酸检测新方法。通过对最新的针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综述,为研究者开辟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新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食源性致病菌"专题,由扬州大学黄金林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  相似文献   

17.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食源性致病菌"专题,由扬州大学黄金林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有效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微生物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各类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新方法,包括微生物试纸片检测技术、微生物代谢物检测技术、微生物免疫学检测技术、微生物DNA检测技术、微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分析了各类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并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仍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一直比较耗时的过程,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也引起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论文综述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分析法、PCR、核酸探针检测技术、阻抗法、基因芯片、生物传感器、蛋白质芯片和纳米金技术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将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微生物种类繁多,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既可以起到有益作用,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危害主要是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或完全丧失。其中,随着食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食品贸易的国际化,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控制面临严峻挑战—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导致的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例如,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阪崎克罗诺杆菌等广泛存在,且与疾病暴发密切相关。为有效管控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我国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其中提到,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监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