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中心无线网络系统的空中接口高层协议栈的设计及软硬件实现参考。本高层协议栈是依据现代通信协议的分层思想对传统协议栈进行重新设计,和传统协议栈相比协议层次更清晰,提高了组网的灵活性、增大了网络容量,并使得设备更加易于配置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设计与实现,采用基于ARM7TIMD内核的处理器S3C44BOX和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进行硬件设计,详细阐述了硬件接口电路、驱动程序的编写及LwIP协议栈在S3C44BOX上的移植,并给出了通信函数的流程图,通过软硬件的调试,实现嵌入式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它适用于中小型嵌入式系统的网络化,可满足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等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使VoIP智能终端高效率、低成本、多业务的优势日益明显.介绍一种基于SIP/RTP协议的VoIP终端的设计和实现方案.硬件以由DSP和MIPS核构成的双核处理器芯片Infineon PSB21553E为平台;软件基于MIPSLinux内核,采用RADVISION协议栈构建终端系统,对VoIP实现方案做了具体设计,并对服务质量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Linux内核防火墙Netfilter实现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姚晓宇  赵晨 《计算机工程》2003,29(8):112-113,163
介绍了Linux内核防火墙的发展,对2.4.x内核中的Netfilter框架的流程和Pv4协议栈中Netfilter的实现进行了分析,通过一个内核防火墙模块实例介绍了基于Netfilter框架下的内核防火墙设计方法,对Netfilter框架下的防火墙高级功能扩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与实现的基于Linux平台的Bluetooth核心协议栈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服务发现协议SDF模块,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L2CAP模块,串行线路模拟协议RFCOMM模块和主机控制接口HCI模块。在本核心协议栈的设计过程中,始终将提高整个协议栈的执行效率作为第一目标。为提高协议栈的效率,对协议栈进行了设计优化,采用了状态自动机、散列技术、缓冲机制、开放式平台、硬件模拟技术等一些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6.
内核级透明代理TPF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理防火墙存在着性能不高、自身安全性无法保证、可扩展性差等诸多弱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在定制安全操作系统基础上,将代理程序与OS内核协议栈一体化设计及代理程序分层实现的思想。介绍了报文分类标记、策略树机制、协议栈快速通道等实现内核级代理的关键技术,以及在安全OS内核中实现透明代理防火墙TPF的过程。TPF在性能、自身安全性和易扩展性方面较之传统代理防火墙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蒲翰  唐晓晟 《软件》2011,32(6):73-77
本文主要研究了DSP/BIOS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深入探讨该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特点,对其提供的关键系统内核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系统中对象的配置和使用做了介绍。根据TD—LTE协议栈的系统构架和各子层的交互特点,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基于DSP/BIOS系统下实现协议栈功能的方法,包括各子层的架构,层间通信,接口设计,同步机制等。尤其对实现过程中,各内核对象具体的参数配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保证ID—LTE协议栈在该系统正常运行,对于更好的提高整个TD—LTE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了DSP/BIOS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深入探讨该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特点,对其提供的关键系统内核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系统中对象的配置和使用做了介绍。根据TD-LTE 协议栈的系统构架和各子层的交互特点,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基于DSP/BIOS 系统下实现协议栈功能的方法,包括各子层的架构,层间通信,接口设计,同步机制等。尤其对实现过程中,各内核对象具体的参数配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保证ID-LTE 协议栈在该系统正常运行, 对于更好的提高整个TD-LTE 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VoIP-PSTN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VoIP-PSTN网关的软硬件设计.其中软件设计主要负责控制SIP核心协议栈oSIP、RTP/RTCP核心协议栈eeRTP的正常运转,控制外围DSP芯片工作.硬件主要由基于ARM内核的微处理器S3C44B0子系统和基于LSI403LP芯片的DSP子系统以及电话接口模块构成.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VoIP-PSTN网关能够实现网关的主要功能.和现有VoIP设备相比,具有成本低,方便易用,可扩展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ANT无线网络的协议栈结构、典型拓扑、技术特点和基本概念,并针对智能家居应用构建YANT实验网络平台,同时基于Nordic公司的第二代单片ANT解决方案芯片nRF24AP2进行了网络平台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对该网络的通信可靠性测试和功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ANT协议设计的多跳无线网络能够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能适用于强调低功耗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嵌入式开发中,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在操作系统中实现特定用途的网络协议栈是一个重要工作。利用Linux内核中基于AF_INET套接字类型的TCP/IP网络协议栈的实现机制,在不影响Linux系统原有网络协议栈的情况下创建了一种新的网络协议栈,通过在原有的Linux网络协议栈中添加新的服务,提高了视频服务器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802.11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re unfortunately notoriously infamous due to their many, critical security flaws. Last year, world-first 802.11 wireless driver vulnerabilities were publicly disclosed, making them a critical and recent threat. In this paper, we expose our research results on 802.11 driver vulnerabilities by focusing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fully featured 802.11 fuzzer that enabled us to find several critical implementation bugs that are potentially exploitable by attackers. Lastly, we will detail the successful exploitation of the first 802.11 remote kernel stack overflow under Linux (madwifi driver).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Linux的网络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现网络协议栈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重要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文章利用Linux内核中基于AF_INET套接字类型的TCP/IP网络协议栈的实现机制,在不影响Linux系统原有网络协议栈的情况下创建了一种新的套接字类型的网络协议栈,并应用于实际路由器软件的实现,通过在原有的Linux内核中添加新的服务,实现了对路由器硬件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Linux内核与内存关系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nux内核与内存之间的关系涉及内核中与系统硬件相关的部分,本文作者在阅读Linux内核源代码的基础上,探讨内核与内存之间关系的若干基本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包括:内核与进程的关系、内核映象的生成、系统启动过程中内核与内在的关系、内核堆栈的机制等,本文的讨论基于Intel的80x86平台上的内核2.2。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IPv6协议的推出和无线终端的广泛普及,人们越来越发现许多长期应用于固定网络环境中的TCP假设都无法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环境。文章针对移动IPv6的无线局域网环境下TCP性能由于无线链路的影响而引起的性能损失问题,提出利用Snoop协议来提高接入性能,并利用内核模块的机制给出了基于Linux系统的实现,最后在实验平台环境中测试了Snoop模块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Linux防火墙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Linux 2.4内核版本中的Netfiher防火墙机制和IPv4协议栈中Nettilter的实现原理,然后分析了如何基于Netfilter框架设计防火墙,并给出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7.
给出一种嵌入式Linux下USB接口的Chirp无线通信网卡驱动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Linux下无线网卡的驱动模型,为含有微处理器、射频发射模块和USB接口的无线网络节点编写网卡驱动。与嵌入式Linux系统配合,成功组建了嵌入式AODV自组织无线网络。测试效果表明:该网卡驱动实现了上层TCP/IP应用的透明网络传输,下层实现了基于AODV路由的自组织多跳网络通信,提高了无线节点应用的可移植性和复用性。  相似文献   

18.
田欢 《计算机安全》2007,(10):13-17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2TP/IPSec VPN的远程无线安全接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服务器端使用基于Linux 2.6内核的Openswan和l2tpd,客户端选用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实现的平台系统能够保证用户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能够实现动态分配内网虚拟IP地址。服务器端使用的都是开源软件,远程客户端使用GPRS/CDMA等公众无线网络进行接入,因此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强大的功能,同时有很强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集成Anycast路由协议实现方案及该方案在Linux下的具体实现技术。通过修改Linux内核IP层协议栈,介绍了IARP协议的工作过程、通信报文格式、MAP表和流信息的动态更新及Anycast组成员管理的实现机制,并应用于实际路由器软件的实现。通过实验测试了集成Anycast路由协议在网络负载均衡方面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