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锦州油田稠油油藏油井汽窜产生成因、造成危害的分析,提出了以多井组合注汽,整体蒸汽吞吐为主,封堵窜和分层选注为辅的油井气窜综合防治措施。通过现场实施达到了防止气窜,提高注汽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欢西油田锦607块为2001年投产区块,油井汽窜已成为影响锦607块开发效果的重要因数之一。为寻找防治汽窜的有效措施,提高蒸汽热能利用率,针对区块油井的不同情况,并通过现场试验并综合比较,研究出三种防治汽窜的有效技术,在锦607块的应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普通稠油产量规模逐渐萎缩,开始大规模开发超稠油,在开发过程中汽窜现象频繁。直接影响了超稠油蒸汽吞吐阶段的开发水平,防窜关井给油井正常生产带来影响。为此,我们在进行汽窜分析的基础上,收集汽窜相关情况,结合储层参数和监测,寻找汽窜规律,提出一套从地下到井口防喷的汽窜防治可操作性做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轮次不断增加,油井汽窜现象逐渐突出,严重影响油井开井时率及油井产量。本文针对油田目前存在的汽窜现象,分析汽窜特征及原因,总结出治理汽窜的有效方法。为下步稠油热采预防汽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84兴隆台西超稠油区块投入开发以来,井间汽窜问题就成为制约区块开发主要予盾,随着油井吞吐轮次的增加,采出程度的不断提高,汽窜矛盾更加突出。如何认识汽窜、缓解汽窜矛盾使油井增产创效,在生产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应用小区域集团注汽治理汽窜成功。逐步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程度汽窜的技术对策,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汽窜井分为单井单注汽窜和单井单注多井汽窜;面积驱内单井汽窜或多井汽窜。文章分析汽窜井的特征,针对油井出砂的危害总结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超稠油井的大规模开发,油井汽窜现象逐渐加剧,严重的影响了油井开井时率,影响产量及开发效果,针对汽窜油井管理,通过摸索、整合出系统的、有效的、可持续采用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在防汽窜出砂倒井、改善平面层间矛盾状况、减少汽窜关井,以及在防汽窜管理办法的形成和应用方面达到了目的。  相似文献   

8.
井楼油田一区稠油油藏经过20多年的蒸汽吞吐,已进入日产油量低、含水高、油汽比低和井间汽窜严重的高周期吞吐阶段,稳产难度增大,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下降,汽窜现象变得更严重。如何防治汽窜,确保油井有效开采,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变成油田生产的首要问题。本文从井楼油田一区油藏储层特征、原油物性、油藏分布状况及生产实际等方面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汽窜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块10年开发历程的跟踪及开发数据的分析,对井楼油田一区的汽窜现场表现进行了描述,揭示了井楼油田一区油藏的汽窜规律具有多向性、选择性、重复性等特征,结合汽窜特征、油藏地质特征和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分析汽窜的产生原因,包括油层物性好、原油粘度高、井距过密等。  相似文献   

9.
由于加密井网、水平井的投入开发,单家寺稠油油田汽窜现象逐年加剧,严重影响油井生产开发效果。采油三矿从汽窜井地下、井筒、地面多方位管理入手,通过建立了"稠油汽窜井预警制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降低注汽井热损失,提高油井生产效果目的,保证稠油生产平稳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超稠油汽窜的特点,对曙一区超稠油汽窜的油藏和开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该块防治汽窜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汽窜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超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汽窜现象、汽窜危害及汽窜产生原因的分析研究和认识,对杜84兴隆台西超稠油汽窜的地质因素、开发因素等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汽窜的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适合该块蒸汽吞吐开发的汽窜防治措施,现场实验表明:汽窜增产技术试验可以有效地抑制和利用汽窜,提高蒸汽热能利用率,改善油层动用状况,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锦607块油井汽窜水淹状况严重,为寻找治水治窜的有效措施,对锦607块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汽窜、水淹各研究出3种有效技术,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各种技术在锦607块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其他稠油油藏治水治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汽窜发生制约了超稠油油藏采出程度的提高。一旦发生汽窜,就会导致超稠油油藏加热不均,出现蒸汽波及体积小、热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杜813兴隆台区块目前开井48口,其中发生汽窜油井30口,占总井数的62.5%。较高的汽窜井比例直接影响了该区块蒸汽吞吐阶段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油田稠油区块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后,油层层内、层间矛盾愈加突出:层内存水增多、纵向横向上压降不平衡、导致边水内侵;层问水窜;井间汽窜。导致注汽热能损失严重影响区块油井的正常开采。稠油复合驱油技术通过前端屏蔽暂堵剂保护主要产油油层,中间用凝胶堵剂对汽窜层、出水层进行封堵,后端堵剂使用无机凝胶进行高强度封堵提高封堵强度,依靠注汽顶替、在层内发生“运移”而形成高强度凝胶,从而封堵油井间的“舌侵”通道,既要解决油井层内平面水窜问题、又要解决油井纵向物性层间差异导致采出的不均衡问题,最后使用固体汽源,在注汽时形成混相泡沫,强化注汽热效应,达到先调后驱的目的——井问实现调驱,本井实现助排,最终实现调驱达到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曙一区杜84块兴Ⅰ组2004年整体实施水平井开发,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井间汽窜问题日趋严重,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油井中汽窜通道不断形成,导致井间汽窜的进一步加剧,逐步暴露出一些开发矛盾:吞吐周期油汽比下降,井间干扰严重,地下存水增多,水平段动用不均,措施效果变差等问题,严重制约油井的吞吐效果。为改善兴Ⅰ组水平井开发效果,实施组合注汽,统一吞吐生产,逐步探索出了超稠油油藏的有效注汽方式。  相似文献   

16.
稠油油藏注蒸汽热采过程的汽窜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汽窜的现象的发生、危害及汽窜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对八面河油田面120区稠油汽窜的油藏地质因素和工艺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治汽窜的手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汽窜防治的措施。现场应用表明:通过采用井网调整、射孔参数优化、蒸汽吞吐工艺改进、油层改造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抑制和利用汽窜,改善油层动用状况,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浅45区块油藏属于浅薄层稠油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周期吞吐阶段,汽窜程度加剧,高吞吐周期油井生产效果变差,低部位油井受边水影响,后备层不足,措施挖潜余地小,为改善区块吞吐效果,对高周期吞吐井进行返层生产,对汽窜严重的井区加大措施调剖力度,作好汽驱前期准备,为抑制边水推进速度采取短周期注汽和氮汽泡沫调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油井汽窜产生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前区块在稠油注蒸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剖技术——投球选注工艺技术,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技术原理、特点、现场应用情况。该技术利用注汽选堵球对高渗层炮眼进行封堵,减少其吸汽量,有效地防止了稠油注汽汽窜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富拉尔基油田为稠油热采区块,经过高轮次的蒸汽吞吐,井间汽窜已成为影响富拉尔基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此类问题2011年对B区4口井实施了G级水泥封窜措施,在抑制汽窜、油井增产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对B区8口井、D区2口井陆续实施了水泥封窜措施并投产,整体取得了抑窜增产的效果。因此,公司将水泥封窜作为常规性油井措施,在A、B、D区全面实施,2013年全年共投产水泥封窜30口井,成功率90%。  相似文献   

20.
对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的汽窜现象、危害及产生原因等进行了调研,对注蒸汽油藏汽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指出,汽窜井的补救措施只能延长生产井的寿命,对汽窜的控制效果不大,不能提高蒸汽波及体积;为控制注蒸汽油藏的汽窜,应采用低廉的高温调剖剂进行中、深部调驱,以提高蒸汽驱动的纵向、平面波及系数,继而提高注蒸汽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